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
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封面图

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

吴忱,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30.0

书籍简介:

本书研究了华北(包括华北山地、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下同)地貌环境,对地貌的形态特征、组成物质、分布规律做了论述,对地貌的成因做了推测,对地貌的形成做了断代,对地貌类型与区域做了划分。本书复原了华北地貌面(包括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面和盆地埋藏面)。在已建立华北山地地文期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华北平原地文期,并基于山地侵蚀与平原堆积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华北地区的地文期,对华北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做了复原;依椐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貌演化趋势做了推测。本书认为地貌也是一种资源,应该依椐不同的地貌类型与组成物质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建议对一些典型地貌进行保护。指出了华北地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书对华北山地的冰川地貌、山麓剥蚀面的划分与形成时代、黄河发育史及三门峡以下河谷的形成时代、渤海北岸“碣石”与“碣石山”的地貌背景、古河道砂带与华北末次盛冰期沙漠化的关系等,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对华北平原地貌做出了与前人不同的分区;首次用各种测年数椐推测了华北地貌的形成年代、论述了华北地区晚全新世初期的地貌突变、复原了两个极限时期(末次盛冰期和中全新世大暖期)的地貌环境、建立了华北山地与华北平原两个地区的地貌演化模式。本书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石油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矿产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海洋地质和地貌、第四纪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教学人员以及从事矿业、农业、水利、交通、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

书籍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华北”的含义及其政区、地文现状

第一节“华北”的含义

第二节华北政区现状

一、华北地区政区现状

二、渤海地区政区现状

第三节华北地文现状

一、华北地区地文现状

二、渤海地区地文现状

第二章华北地貌研究概况及研究史

第一节华北地貌研究概况

一、华北山地地貌研究概况

二、华北平原地貌研究概况

三、渤海地貌研究概况

第二节华北地貌年龄研究概况

一、相对地貌年代研究

二、绝对地貌年龄同位素测试法年龄研究

三、古地磁测试法年龄研究

四、关于华北地貌年龄的综合研究

第三节华北地貌研究史

一、华北各区域地貌研究史

二、华北地貌研究史

第三章华北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

第一节地质构造基础

一、区域大地构造与地质构造

二、地层与岩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特征

一、气候特征及新生代气候变化

二、河流及其动力特征

三、海洋水文动力特征及海平面变化

四、植被演替与现代植被

第四章华北地貌环境

第一节华北地貌格局及其在全国地貌中的位置

一、华北地貌特点与格局

二、华北地貌在全国地貌中的位置

第二节华北山地地貌环境

一、山地地貌

二、构造地貌

三、河流地貌

四、层状地貌与构造运动

五、湖泊与湿地地貌

六、风沙与黄土地貌

七、岩石地貌

八、冰缘地貌与冰缘现象

九、关于“冰川地貌”

十、灾害地貌

十一、人为地貌

十二、应用地貌

十三、地貌类型与区划

第三节华北平原地貌环境

一、华北平原古河道

二、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层划分与标志层

三、构造地貌

四、河流地貌

五、湖泊与湿地地貌

六、古三角洲、漏湖地貌

七、风沙地貌

八、火山与残丘地貌

九、灾害地貌

十、人为地貌

十一、应用地貌

十二、地貌类型与区划

第四节华北地区地貌环境

一、华北地区两个极限地貌环境的复原

二、晚全新世初期地貌环境的突变

三、华北地区地貌类型与区划

第五节渤海地貌环境

一、海岸与海岛地貌

二、海底地貌

第六节关于华北地貌的形成年龄

一、华北地区地貌的形成年龄

二、渤海海岛地貌的形成年龄

第五章华北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复原华北地貌环境形成与演化的理论基础

一、“地貌面”理论及其主要论点

二、“地文期”理论及其主要论点

三、关于地貌面与地文期的年龄

第二节华北山地地貌环境的形成演化

一、华北山地地貌面

二、华北山地地文期

三、华北山地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第三节华北平原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一、华北盆地的形成演化

二、华北平原的地貌面

三、华北平原的地文期

四、华北平原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节渤海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一、渤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二、渤海盆地的地貌面

三、渤海盆地的地文期

四、渤海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第五节华北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一、华北地貌面

二、华北地文期

三、华北地貌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第六章华北地貌环境演化趋势分析和特殊地貌的保护

第一节华北地貌环境演化趋势分析

一、华北地貌环境演化趋势分析依据

二、华北地貌环境演化趋势分析

第二节华北特殊地貌资源的保护

一、华北山地特殊地貌资源的保护

二、华北平原特殊地貌资源的保护

三、渤海海岸特殊地貌资源的保护

第七章从华北地貌形成演化看地貌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关于古河道发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一、古河道的含义与类型

二、古河道与河流的概念不完全相同

三、古河道的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地理环境制约

四、古河道的演化有不同阶段之分

五、华北平原的地理环境是古河道与古湖沼交替演化的模式

六、古河道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第二节关于地貌演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一、多级地貌面的存在表明地貌演化具有多旋回性

二、华北地貌演化周期地文期有不同尺度之分

三、华北地貌演化与构造、气候、海平面旋回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四、华北地貌演化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第八章华北地貌环境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开发利用建议

第一节华北地貌环境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华北地区地貌环境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华北山地地貌环境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华北平原地貌环境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渤海地貌环境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华北地貌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关于山地夷平面开发利用的建议

二、关于山区水库开发利用的建议

三、关于平原和海底古河道开发利用的建议

四、关于禁止开发利用河滩地的建议

五、关于禁止滨海地区挖砂掘贝的建议

第九章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继《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和《华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两部著作问世之后,作者吴忱研究员又利用退休时间完成了本书。本书利用了1000多个各种测年数据,对华北地貌进行了断代,在区域地貌研究中也很少见到。在地域上,该书包括了华北山地、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在内容上,首先回顾了华北地貌研究史,接着又阐述了华北地貌环境现状,论述了华北地貌的形成与演化,最后指出了华北地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方法上,既有野外考察、剖面测量等传统方法,又有遥感影像判读、室内样品分析测试等新方法;在结构上,既有高度的理论升华,又有广泛的实践应用;对冰川地貌、“碣石”地貌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该书内容全面、系统,图表丰富,论述有理有据,是有关区域地貌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好著作。  本书研究了华北(包括华北山地、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地貌环境,对地貌的形态特征、组成物质、分布规律做了论述,对地貌的成因做了推测,对地貌的形成做了断代,对地貌类型与区域做了划分。  本书复原了华北地貌面(包括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面和盆地埋藏面)。在已建立华北山地地文期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华北平原地文期,并基于山地侵蚀与平原堆积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华北地区的地文期,对华北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做了复原;依据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貌演化趋势做了推测。  本书认为地貌也是一种资源,应该依据不同的地貌类型与组成物质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建议对一些典型地貌进行保护,并指出了华北地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书对华北山地的冰川地貌、山麓剥蚀面的划分与形成时代、黄河发育史及三门峡以下河谷的形成时代、渤海北岸“碣石”与“碣石山”的地貌背景、古河道砂带与华北末次盛冰期沙漠化的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华北平原地貌做出了与前人不同的分区;首次用各种测年数据推测了华北地貌的形成年代,论述了华北地Ⅸ晚全新世初期的地貌突变,复原了两个极限时期(末次盛冰期和中全新世大暖期)的地貌环境,建立了华北山地与华北平原两个地区的地貌演化模式。  本书可供从事石油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矿产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海洋地质和地貌、第四纪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教学人员以及从事矿业、农业、水利、交通、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作者简介】  吴枕,男,汉族,1936年3月生,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9~196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修,师从罗来兴研究员,并参加了中国西部南水北调地区地貌、第四纪考察工作。1963年回到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从事华北地貌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过”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古河道与浅层淡水关系研究”、“河北平原地下蓄水库容勘探选址研究”、“华北平原四万年来自然环境演变研究”、“河北山地地形面农业立地条件研究”等研究项目20多项,以及国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华北平原古河道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意义”、“华北山地地形面、地貌演化及其与平原的对比”、“晚全新世以来华北平原河道变迁”、“河北山地层状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等研究项目10多项。对华北地区水系变迁、古河道、地形面、地貌与环境演化有独到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35篇;主编出版专著(专业图)《1∶100万华北平原古河道图及说明书》、《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华北平原四万年来自然环境演变》、《华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华北地貌及其开发利用》共5部;副主编出版专著3部。有4项研究成果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曾被授予河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216687
如需购买下载《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是科学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942.2 的主题关于 地貌学-研究-华北地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