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诗通论
宋金元诗通论封面图

宋金元诗通论

王辉斌, 编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学术界迄今为止第一部将宋金元408年诗歌作为一个文学流程进行综合研究的专著。其内容是在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两宋诗歌史的文化观照”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项重要成果,同时也是一部特色独具的断代文学史著作。全书约40万字,共由八章组成,首次将宋金元三个朝代的诗歌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的论析,即“宗唐论”、“变唐论”、“乐府论”、“题材论”、“作家论”、“流派论”、“总集论”、“诗学论”。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即为一章。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每一章又从纵的方面切入,即先北宋、后南宋、再后为金元(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有时也先两宋、后金代、再后为蒙元),纵与横的互为关联,即构成了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同时,本书还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论析。本书视野开阔,材料丰富,论析精当,为人们认识宋金元诗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作者介绍:

王辉斌(1947—),字靖华,号竞陵居士,湖北天门人。襄樊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佛教文学的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先唐诗人考论》、《孟浩然研究》、《李白史迹考索》、《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王维新考论》、《唐代诗人咏湖北》、《唐人生卒年录》、《唐代诗人婚姻研究》、《唐代诗人探赜》、《全唐文作者小传校考》、《唐代文学探论》、《唐宋词史论稿》、《四大奇书研究》14种;主编、参撰、参编的著作有《孟浩然大辞典》(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约20万字)、《李白大辞典》、《襄阳历代名作家论稿》等7种。其中,《唐代诗人探赜》为《中国文学年鉴》(2006)收录并评介,《王维新考论》、《孟浩然大辞典》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网”全面介绍。   此外,还在《文学遗产》、《社会科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等全国100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80多篇。先后有近百篇论文先后被《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华读书报》等报刊,或转载、或摘转、或收录、或介绍。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宗唐论

第一节 北宋诗人宗唐真面目

一、北宋诗人宗唐的基本概貌

二、北宋诗人宗唐的主要形式

三、宗唐在北宋诗歌中的表现

第二节 南宋诗人的宗唐情结

一、千家注杜之与以杜甫为师

二、诗话之唐诗创作经验总结

三、南宋诗歌的宗唐艺术实践

第三节 金元诗人与唐代诗歌

一、金代诗人宗唐的总体趋势

二、金元易代之际的宗唐诗人

三、元代诗人宗唐的几种形式

四、元代诗人宗唐的选择标准

第二章 变唐论

第一节 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

一、初期:于模仿中初显精神

二、中期:执著而热烈的变唐

三、晚期:宗唐而变唐的高峰

第二节 南宋诗歌的变唐成就

一、特殊条件下的“诗史诗派”

二、“中兴”时期的变唐新面目

三、“诗得唐人句”的变唐特质

第三节 金元诗歌的变唐特征

一、曙光初现的金诗变唐指向

二、元好问等遗民诗人的变唐

三、元代诗歌之分期变唐鸟瞰

第三章 乐府论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两宋乐府

一、北宋:升平时期的乐府诗

二、南宋:战乱时期的乐府诗

三、两宋乐府诗作的三大特点

第二节 元好问与金代乐府诗

一、元好问乐府诗的创作实况

二、金代其他诗人的乐府之作

三、金代乐府诗的特征与地位

第三节 元代乐府与铁崖本色

一、少数民族诗人的乐府创作

二、汉民族诗人的乐府诗类型

三、杨维桢与铁崖乐府的风貌

第四章 题材论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奉使诗

一、北宋使辽诗的时代特征

二、南宋使金诗的忧国情怀

三、金元诗人的异域风情诗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梅花诗

一、宋代梅花诗的三座高标

二、金代诗人的梅花诗创作

三、元代的连章体梅花组诗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哲理诗

一、北宋哲理诗的三大特征

二、南宋的理趣诗与理学诗

三、金元时期的哲理诗一瞥

第五章 体裁论

第一节 杂体诗的兴盛与革新

一、宋以前杂体诗鸟瞰

二、宋代杂体诗的特点

三、金元的杂体诗创作

四、杂体诗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吴体的发展及其嬗变

一、唐人的“吴体”扫描

二、宋人的“吴体”认识

三、宋人的“吴体”创作

四、唐宋“吴体”的核心

第三节 勃兴的宋金元连章体

一、宋以前连章体一瞥

二、宋代的连章体创作

三、金元时期的连章体

四、连章体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作家论

第一节 金宋遗民诗人面面观

一、“金宋遗老”的成员分析

二、“金宋遗老”的师学指向

三、“金宋遗老”的诗歌创作

四、“金宋遗老”的创作特点

第二节 周紫芝及其诗歌综论

一、以诗寿秦桧生日的问题

二、周紫芝诗歌的双宗取向

三、梯米集中的各类乐府诗

四、周紫芝诗歌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独树一帜的郝经诗歌

一、宋金灭亡的历史回首

二、蒙元铁骑南下的记录

三、仪真馆中的现实反思

第七章 诗派论

第一节 宋代的诗派及其成因

一、北宋诗派:在宗唐中崛起

二、南宋诗派:因时局而集聚

三、理学诗派:道与诗的结合

四、不同的背景与共同的创作

第二节 金源时期的诗派一瞥

一、金代初期的借才异代派

二、国朝诗派的宗唐与变唐

三、元好问与金末丧乱诗派

四、金源诗派的发展与变化

第三节 蒙元诗派与宗唐复古

一、蒙元时期的四大诗派

二、蒙元诗派的宗唐特色

三、铁崖乐府诗派与复古

第八章 总集论

第一节 《中州集》的文学史意义

一、集金代诗人诗作之大成

二、有金一代最早的诗歌史

三、丰富的文学史料学遗产

第二节 《宋诗钞》的诗选学特征

一、尊宗宋诗的诗选学指向

二、各家俱存的诗选学准则

三、其文加详的品评与考证

第三节 《元诗选》的文献学价值

一、纲举目张的诗选凡例

二、元诗文献蒐集的冠冕

三、特色鲜明的诗人小传

本书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宋金元诗通论》讲述了:将宋、金、元三朝408年的诗歌作为一个文学流程进行综合观照,《宋金元诗通论》是这方面的第一部著作。
之所以选择宋、金、元408年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这408年是文学史上一个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而且,文化的大融合,也促使了诗人群体之间的大交融,如北宋诗人之于金代诗人,金代诗人之于蒙元诗人,蒙元诗人之于南宋诗人,南宋诗人之于金代诗人与元代诗人等,即如同“掺沙子”般互为关联与交融。这样交融的最终结果,不仅成就了金代初期的“借才异代”派,而且也导致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诗人的高度汉化,从而使得当时诗国的星空更加寥廓与璀璨。
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诗人们,虽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着各种样式、各种风格的诗歌创作,并且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但他们在对待前人的文学遗产方面,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即其都是以尊崇唐人唐诗为己任的。因之,“宗唐”与“变唐”,即在这一时期408年的诗歌史上,形成了一座令后人无以超越的高标。这是一种在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文学现象。正因此,曾一度出现于金代的“苏学盛于北”,未久即为“以唐人为指归”所取代。而从文学写作学的角度言,“宗唐”只是一种因,“变唐”则为果,因此,宗唐而变唐,不仅成为了宋、金、元三代数以百计诗人的共识,而且在当时还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崛起于元末明初的“铁崖乐府诗派”,以及杨维祯现存的1227首“铁崖古乐府”,即无不与此关系密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宋金元诗通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6117065
如需购买下载《宋金元诗通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黄山书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宋金元诗通论是黄山书社于201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辽宋金元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