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的天堂
撕裂的天堂封面图

撕裂的天堂

闫亮,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在阿富汗战争10周年之际,聚焦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并分别从塔利班武装冲突、大国博弈与地缘争夺、国家重建障碍、部族社会特点、多元文化和教派冲突等方面入手,通过作者在阿富汗的亲身经历加以分析,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种思考阿富汗问题的新视角。

作者介绍:

闫亮,山东青岛人,2008年4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研究生毕业,随后进入新华社国际部专特稿采编中心担任助理编辑;2009年4月至8月在新华社宁夏分社实习;2010年11月赴阿富汗任新华社驻喀布尔记者,经历了阿富汗战争爆发10周年、塔利班发动“春季攻势”和北约驻阿部队向阿方移交安全防务等重大政治事件;2011年12月底回国后至2012年4月在新华社国际部专特稿采编中心任编辑。2012年5月赴美国芝加哥任新华社芝加哥分社记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9·11”之后的塔利

第一节 与塔利班谈判:美国立场转弯?

1.塔利班“温和派”在和谈

2.塔利班“强硬派”在阻挠

第二节 塔利班10年变脸

1.行为方式更趋“基地”化

2.拉拢毛拉打遣“人肉炸弹”

3.构建“影子政府”争夺民心

第三节 塔利班的“软实力”

1.塔利班言论比塔利班更危险

2.塔利班媒体运动

第四节 塔利班的游击战术

1.初入总统府:体验超级安检

2.“巴达尔”攻势:潜伏与反潜伏

3.刺杀瓦利·卡尔扎伊

4.塔利班“人弹”三部曲:中国公民劫后余生

5.古尔邦节 :毛拉奥马尔发声

第二章 地缘争夺酿造分裂态势

第一节 美俄伊正面交锋

1.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考量--亲历喀布尔反美游行

2.地缘战略下的美国高层突访

3.俄罗斯的南下与顾虑

4.伊朗在阿富汗的双面手法

第二节 巴基斯坦与印度暗中博弈

1.巴基斯坦:秘密武器

2.印度:经济援助为拉拢

3.印阿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第三节 中美博弈艾娜克

1.踏上中冶艾娜克铜矿的营地

2.中国在阿富汗的特殊角色

3.打拼在阿富汗的中国商人

第三章 国家机器打碎容易重建难

第一节 民选政府缘何失效?

第二节 经济重建:造血与输血

1.外援型经济:体外输血能撑多久?

2.还《三杯茶》作者一个清白

3.阿富汗的银行安全吗?

第三节 难以安置的战争难民

1.有一种苦难叫不忍回首

2.法里德A的追梦之旅

第四节 塔利班与毒品

1.瘾君子的天堂:美丽的卡尔加湖

2.罂粟花的眼泪:探访喀布尔戒毒所

3.现实之需:中阿联手跨境禁毒

……

第四章 部族忠诚挑战国家认同

第五章 多元文化冲击民族和谐

第六章 前瞻和平 未来忧患重重

附录 活在阿富汗

后记 不是终结

内容摘要:

拉登死了,十年“反恐”长路漫漫,阿富汗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这是一份驻外记者的实地采访手记,是用笔和键盘记录下的阿富汗的真实生活,是作者身的体验和经历、心的感悟与思考。
2001年9月11日,一声轰然巨响拉开了战争的序幕。时隔数年,塔利班这个神秘的组织几经“变脸”,不仅没有被彻底清剿,反而似乎愈挫愈勇,既打造“人肉炸弹”又构建“影子政府”,与北约明争暗斗,展开·场游击战。
十年间,阿富汗无辜平民死伤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周之路的必经之地,驼铃声声述说着昔日无尽的繁荣,而今日的阿富汉却饱经战火摧残
经济反遭毒品绑架,发展模式严重依赖外援。
这里曾经伫立着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多民族与多元文化的碰撞、宗教派别间的分歧与冲突,却一直冲击着阿富汗的民族和谐。
这里驻扎着儿十个国家的军队,轮番上演着大国博弈和地缘争夺一美国在阿富汗的战略意图欲盖弥彰;俄岁斯意欲“南下”,但又顾虑重重;印度主打经济援助牌,借助“宝莱坞”电影拉拢民心;巴基斯坦依靠自己的“秘密武”不断搅局……
而作为与阿富汗接壤的邻国中国,这里的反恐局势和跨境犯罪则与西部新疆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息息相关。
究竟是谁在阻挠阿富汗的和平?十年战争,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他们又到哪里去找寻那失落的天堂?

编辑推荐:

“尽管阿富汗有些贫穷,但这里仍然是我们的天堂。不过,好多和我父亲一样返回家乡的难民后来才意识到,他们错了,阿富汗是天堂,但这个天堂已经被撕裂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撕裂的天堂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509482
如需购买下载《撕裂的天堂》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8 × 20装帧袋装
页数 150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撕裂的天堂是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15.4 的主题关于 阿富汗问题-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