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和谐发展之路
通往和谐发展之路封面图

通往和谐发展之路

(美) 帕尔默, 冯兴元, 毛寿龙, 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6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专著,涵盖的内容有城市化、土地制度、公司治理、财政改革、法制建设、城市环境、医疗改革等方面。作者包括茅于轼、胡景北、盛洪等十多位当代著名学者。在本书中,学者们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独到的分析,指出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本书高屋建瓴,既有宏大的理论叙事,又有具体而微的问题分析,语言生动而不刻板,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当代中国问题的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中国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及其问题

胡景北、傅十和、冯革群、郑彩霞

一、导论:中国的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

1 史无前例的劳动力城乡转移与城市化进程

2 研究状况和问题

二、中国城市化问题和政策

1 中国城市化问题简述

2 建国后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选择及其演变

三、中国乡城人口转移规模

1 城市化比率的提高

2 人口的乡城迁移

3 中国乡城人口转移规模

4 中国劳动力的乡城转移

5 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原因

6 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波动

7 农民转移的制度约束

8 农民转移的人力资本约束

第二章:土地市场制度建设与土地财税改革

刘守英、朱秋霞

一、中国土地市场制度建设三十年

1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发展

2 农用地转非农用地市场发展

3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发展

4 深化改革、完善土地市场的主要政策建议

二、中国土地财税制度改革方案选择

1 城市化与中国土地财政制度的发展

2 改革三十年以来土地财税制度演变

3 土地税费制度改革方案选择

4 中国台湾土地税制度的经验和教训

5 中国内地土地财税制度改革基本方案--土地税制度

第三章:中国农用地使用权流转与金融制度

刘宪法、何广文等

一、中国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演进与实践

1 农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建立及农用地使用权的初始分配

2 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建立

3 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演进的现况

4 理论讨论与农用地使用权交易制度的可能演进方向

二、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1 导言

2 农地金融:理论与实践

3 农地金融产生的背景

4 中国农地金融现状、问题及其潜在后果

5 构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理论原则和模式探讨

第四章:中国公司治理问题与对策报告

郑志刚、范建军、山立威、王鹏

一、导言:公司治理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1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2 中国公司治理发展历史的简单描述

3 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

4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股权结构和机构投资者

1 股权结构

2 控制权市场或接管市场(takeover)

3 机构投资者

三、经理人薪酬设计

1 现有公司治理文献的主要理论结论

2 主要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

3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已有研究结论的简单综述

4 对中国公司治理实践的评估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四、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董事会和监事会

1 机制

2 关于监事会的研究

3 董事会

4 结论和对我国政策的建议

五、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

1 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监督的作用

2 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

3 我国信息披露的状况和在此方面的研究

4 信息披露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六、投资者保护研究

1 投资者保护机制

2 投资者保护的研究结论

3 中国市场的投资者保护

4 政策建议

七、法律外制度的公司治理角色

1 有关法律外制度的公司治理角色文献的主要结论

2 主要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3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已有研究结论的简单综述

4 对中国法律外制度公司治理实践的评估和相关政策建议

八、结论

1 研究结论的总体描述

2 对中国公司治理实践的总体评估

3 中国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4 相关政策建议

第五章:转型时期中国的地方制度和中央地方财政改革

李洪雷、朱彩霞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地方--特点、缺陷与改革

1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特点

2 我国地方制度的缺陷

3 中国地方制度的改革

二、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的理论依据与改革设想

1 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的理论依据

2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历史回顾

3 市县地方财政关系

4 乡镇财政关系改革

5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历史回顾与改革方案

第六章:普通法与中国法制建设

刘海波

一、判例法法制的理论辩护与历史经验

1 实践理性与判例法方法

2 重构判例法规则秩序模式

3 两制并立的政体模式

4 判例法法制发展的历史经验

二、判例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潜力

1 判例法技术与我国户籍制度困局

2 判例法与我国中央与地方法律冲突调节

三、如何在中国建设判例法法制

1 司法制度的改革

2 学院判例法试验

3 法律推理研究与培训

第七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

贾西津、王春光

一、城市化与公民社会

1 城市化与公民社会的历史渊源

2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凸显的问题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民社会角色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践

1 农民的公民权及外来工维权组织的案例

2 城市社区与乡村自治中的公民社会发育

3 公民社会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三、促进新型城市化与公民社会成长的政策建议

1 公民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困境

2 促进新型城市化和公民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用市场制度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

--以森林、水资源、能源和碳排放为例

盛洪、茅于轼、赵旭等

引言

一、市场化与外部成本

1 市场化的定义与内容

2 外部成本定义

3 市场化指数

4 第一类外部成本和第二类外部成本

5 市场化与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

6 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时间最优配置问题

二、中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1 转型期存在第二类外部成本

2 能源领域的市场化尚未完成

3 以政府为主导的水资源管理

4 存在缺陷的林木产权

5 煤炭的第二类外部成本的基本判断

6 与市场制度成熟国家的具体差距

7 国际比较:二氧化碳排放/GDP

三、市场化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影响

1 制度变革效应和制度内效应

2 市场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3 水权制度与水资源交易对水资源问题的影响

4 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产业和环境的影响

四、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市场化方案

1 将煤炭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市场化措施

2 水权及其交易的方案

3 林木产权、市场交易与减税方案

4 完成能源领域的市场化

五、广义的市场化:补救市场失灵

1 效率原则:广义的市场原则

2 水权:人为的产权制度

3 打破和清除垄断企业及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技术开发和推广的障碍

4 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于能源价格

5 用社会贴现率评价节能减排新技术

六、市场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估计

1 广义市场化对煤炭供需及外部成本的影响

2 完成能源领域的市场化对减少碳排放的影响

3 林权及其交易带来的影响

4 市场化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综合判断

第九章: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报告

1 导论

2 1949至1979年: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3 1980至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

4 2007年医疗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前进方向

5 总结分析

6 结论和建议

……

内容摘要:

《通往和谐发展之路:国民利益政策报告》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专著,涵盖的内容有城市化、土地制度、公司治理、财政改革、法制建设、城市环境、医疗改革等方面。作者包括茅于轼、胡景北、盛洪等十多位当代著名学者。在本书中,学者们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独到的分析,指出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通往和谐发展之路:国民利益政策报告》高屋建瓴,既有宏大的理论叙事,又有具体而微的问题分析,语言生动而不刻板,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当代中国问题的著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通往和谐发展之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21166884
如需购买下载《通往和谐发展之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5装帧平装
页数 78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通往和谐发展之路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4 ,D668 的主题关于 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