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百问百答
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封面图

地震知识百问百答

《地震知识百问百答》编写组, 著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0

书籍简介:

本书精选了100个地震常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普及地震发生的成因、实用的防震减灾常识、震时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书籍目录:

一、地震与地震灾害

1.你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吗?

2.什么是地震?

3.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

4.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5.什么是断层,它与地震有关吗?

6.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

7.什么叫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

8.什么叫震源?什么叫震中,它是怎样确定的?

9.什么叫震中距,如何划分地震的远近?

10.什么叫震源深度?

11.什么是震级,它是怎样测定的?

12.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13.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

14.地震烈度是怎样评定的?

15.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16.什么是烈度分布图?什么是烈度异常区?

17.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

18.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19.什么是板块构造,它与地震活动有关吗?

20.什么是板缘地震?什么是板内地震?

21.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22.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23.什么是“南北地震带”?

24.什么叫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25.什么是地震序列?

26.什么是主震一余震型地震?

27.什么是震群型地震?

28.什么是孤立型地震?

29.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严重?

30.什么是地震的直接灾害?

31.什么是地震的次生灾害?

32.地震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33.地震水灾是怎样造成的?

34.震后疫病为什么容易流行?

35.地震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国有危害吗?

二、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36.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吗?

37.什么是地震预报?

38.地震能预报吗?

39.你知道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吗?

40.什么是地震谣传?

41.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42.听到地震谣传怎么办?

43.什么是地震前兆?

44.地震微观前兆是怎样观测的?

45.你知道《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吗?

46.震前地下水为什么会有异常变化?

47.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48.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

49.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表现?

50.动物行为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

51.什么是地声,它有什么特点?

52.地光有什么特点?

53.为什么说“建筑大计,抗震第一”?

54.地震为什么会造成房屋的破坏?

55.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56.什么样的场地不适合建房?

57.怎样建房才有利于抗御地震?

58.如何加固已建房屋?

59.如何及时维修老旧房屋?

60.城镇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61.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62.每个家庭应从哪些方面做好防震准备?

63.怎样摆放室内物品才有利于避震?

64.怎样防止家具物品震时倾倒或坠落?

65.为什么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

66.怎样在室内准备好避震的场所和通道?

67.为预防次生灾害应处理好哪些不安全品?

68.家中应常备哪些震后急需用品?

69.睡觉时哪些物品应放床头边?

三、震时的自救与互救

70.为什么灾难来临时自救互救至关重要?

71.强烈地震时人们有可能自救求生吗?

72.什么是大震的预警现象?

73.什么是大震的预警时间?

74.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75.避震时须把握什么原则?

76.震中区的人为什么会感到“先颠后晃”?

77.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78.震时是跑还是躲?

79.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80.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81.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82.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83.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84.在户外怎样避震?

85.在野外怎样避震?

86.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87.被困在室内应如何保护自己?

88.在废墟中如何设法逃生?

89.暂时不能脱险应怎样保护自己?

90.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91.怎样寻找被埋压人员?

92.扒挖被埋人员时怎样保证他的安全?

93.应给予被救出人员哪些特殊护理?

94.如何救治和护送伤员?

95.震后露宿时应注意什么?

96.搭建防震棚要注意什么?

97.震后哪些食品不能吃?

98.灾后如何解决饮水问题?

99.灾后为什么要大力杀灭蚊蝇?

100.怎样预防地震火灾?

内容摘要:

  《地震知识百问百答》从地震与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震时的自救互救三个方面,解答了公众最需要知道的问题。如果你认真阅读完本书,你就会知道基本的防震减灾知识好懂、好记,并不难学。而更为重要的是:对地震绝不能存有麻痹心理和侥幸心理。痛定思痛,从“居安思危”的角度说,只有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才能将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地震知识百问百答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832926
如需购买下载《地震知识百问百答》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地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8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地震知识百问百答是地震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315-44 的主题关于 地震-问答 ,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问答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