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
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封面图

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

徐万胜等,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认为以日美安保体制为核心的日美同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同盟之一。冷战后,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同盟呈现出“全球性”、“对称性”与“冲突性”三大发展趋势。日本作为中国地缘邻国的右倾化,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巨大势力存在,使日美同盟在21世纪初期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外部因素。基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总体战略,我们正确分析与认识这种影响,对于稳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介绍:

徐万胜,1971年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1993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教授、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问题与东亚地区安全。出版专著《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人民出版社,2006),并发表论文近50篇。

书籍目录:

序章

第一节 课题解析

第二节 研究状况

第三节 框架结构

第一章 日美同盟与日本的军事大国化

第一节 日美同盟的强化历程:从“冷战后”到“9·11后”

第二节 日美同盟与日本的军备扩张

第三节 日美同盟与日本的海外派兵

第四节 日美同盟与日本的防卫政策

第五节 日本的“自主防卫”与日美同盟

第二章 日美同盟与朝鲜半岛局势

第一节 日美同盟与“朝鲜核威胁”

第二节 日美同盟与日朝邦交正常化

第三节 日美同盟与韩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三章 日美同盟与台海局势

第一节 日美台“准同盟”安全合作

第二节 日美同盟与两岸“统独之争”

第三节 日美同盟与台海军力平衡

第四节 日美同盟与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

第四章 日美同盟与东南亚地区安全

第一节 日美同盟与东南亚地区安全的基本态势

第二节 日美同盟与地区热点

第三节 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东盟与日美同盟

第五章 日美同盟与中国西部周边安全

第一节 日美同盟与南亚地区安全

第二节 日美同盟与中亚地区安全

终章——以日美同盟与中日关系为视角

第一节 “日美基轴”与日本对华政策

第二节 “日美安保”与中日关系摩擦

第三节 “美主日从”与中日关系发展

附录 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1978年11月28日)

附录一 日美同盟大事记(1945年8月15日~2006年12月22日)

附录二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9月8日于旧金山)

附录三 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1960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字,同年6月23日生效)

附录四 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1978年11月28日)

附录五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面向21世纪的同盟(1996年4月17日)

附录六 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1997年9月23日于纽约)

附录七 日美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2005年2月19日)

附录八 日美实施再编的路线图(2006年5月1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通过)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认为以日美安保体制为核心的日美同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同盟之一。冷战后,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同盟呈现出“全球性”、“对称性”与“冲突性”三大发展趋势。日本作为中国地缘邻国的右倾化,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巨大势力存在,使日美同盟在21世纪初期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外部因素。基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总体战略,我们正确分析与认识这种影响,对于稳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东亚与中国丛书
9787509709023
如需购买下载《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1 ,D831.32 的主题关于 日美关系-影响-国家安全-中国-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