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自然世界
人类与自然世界封面图

人类与自然世界

(英) 托马斯 (Thomas,K.) ,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0.0

书籍简介:

“1500到1800年间,发生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社会各阶层男男女女以变化了的方式理解周围的自然,并进行分类。”“人们对动物、植物与景观产生了新的情感。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被重新界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其他物种的权力受到尖锐的挑战。”作者指出在现代初期,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优越感渐渐削弱,人们开始强调未开发的自然对人类精神健康的重要性,自然作为人类长期生存基础的作用,以及荒野景观本身的美与价值。这种新感性与文明发展的物质方式与之间可以说形成了现代社会一个基本的内在矛盾。从本书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思想如何在很久以前就扎下了根。作者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挖掘现代初期英国人对动植物和风景的认识与感觉背后的思想根源。

书籍目录:

前言

致谢

序言

第一章人类优越性

一神学基础

二征服自然界

三人类独一无二

四维持疆界

五低等人类

第二章博物学与民间错误

一分类

二民间错误

三术语

四变化的观点

第三章人与动物

一驯服的同伴

二特权物种

三缩小的差距

四动物灵魂

第四章对野蛮造物的同情

一残忍性

二新论点

三废黜人类

四新感性

五新条件

第五章树木与花卉

一原始林地

二植树

三树木崇拜

四花卉

第六章人类的两难处境

一要城镇还是要乡村?

二要耕耘还是要荒野?

三要征服还是要保护?

四要杀生还是要慈悲?

五结语

缩略语

注释

插图出处

索引

内容摘要:

  本书为“人文与社会译丛”系列之一,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本书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本书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引证史料丰富具体,涉及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其他人物,并大量引用诗歌和文学资料,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轨迹打开了一扇窗。【作者简介】  基思.V.托马斯(1933),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曾任牛津大学现代史教授,圣体学院院长,1988年因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被授予爵位。他的写作广泛涉猎现代初期的社会与知识史,第一部著作《宗教与巫术的衰落》(1972)荣获沃夫森历史学图书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人类与自然世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人文与社会译丛
9787544707428
如需购买下载《人类与自然世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人类与自然世界是译林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095.61 的主题关于 环境保护-历史-英国-1500~1800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