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
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封面图

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

刘小鲁,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7.0

书籍简介:

本书以企业技术进步的战略性选择为核心,详细分析了影响企业技术进步方式和方向的微观机制,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宪法,探讨了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背景下,我国技术进步方向选择的偏差及其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作者介绍:

刘小鲁,男,1981年7月出生,经济学学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研发决策与专利竞赛

2.1 企业R&D决策的静态分析

2.1—1 最佳的创新时点

2.1—2 最佳的研发投入

2.2 企业R&D决策的动态分析

2.2—1 无风险情形下的动态研发决策

2.2—2 引入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策略相关性

2.2—3 研发过程中的领先与赶超

2.3 总结与评论

第三章 资金约束、学习效应与企业的技术进步模式

3.1 厂商的研发与技术引进决策

3.1—1 自主研发决策

3.1—2 技术引进决策

3.2 资金约束与学习效应

3.2—1 固定成本与自主研发中的资金约束

3.2—2 技术引进中的知识外溢

3.3 总结

第四章 厂商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

4.1 基本假设

4.2 对厂商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决策问题的分解

4.3 厂商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

4.3—1 技术进步中的成本最小化

4.3—2 技术进步幅度与成本函数的性质

4.4 厂商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

4.5 比较静态分析

4.6 联合利润最大化下厂商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

4.7 资金约束

4.8 对技术引进成本函数的讨论

第五章 最优专利制度

5.1 最优的专利长度

5.1—1 最优的专利长度:创新激励还是社会福利?

5.1—2 专利保护长度与创新速度(Horowitz和Lai.1996)

5.2 最优的专利宽度

5.2—1 最优的专利长度和宽度(Gilbert和Shapir0,1990)

5.3 累积性创新与创新阻塞

5.3—1 单项初始专利下的创新阻塞(Green和Scotchmer,1995)

5.3—2“反公共地悲剧”与专利池

5.4 累积性创新中的最优专利宽度

5.4—1 模型设定、分析框架与比较基准

5.4—2 分散决策下的专利许可

5.4—3 专利联盟与社会福利

……

第六章 知识产权保护与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

第七章 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途径

第八章 我国的偏向型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讨论厂商如何选择最优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为理解微观主体技术进步决策提供分析的切入点,相应的结论也可以作为技术进步战略与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在此论题下,厂商技术进步决策将主要体现为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之间的权衡和搭配。除此之外,由于技术进步方向可以大致划分为中性技术进步、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因此厂商的技术进步决策还应当体现技术进步方向上的选择。不过,在《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的叙述中,为避免表述上的歧视,“企业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将特指企业为实现一系列技术进步目标所选择的最优自主研发比重。

编辑推荐:

一个国家技术进步路径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并构成决定以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性因素。《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以企业技术进步的战略性选择为核心,详细分析了影响企业技术进步方式和方向的微观机制,以及知识 产权制度设计的基本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探讨了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背景下,我国技术进步方向选择的偏差及其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713377
如需购买下载《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7.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研发技术与政策选择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3.1 的主题关于 企业-技术开发-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