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误区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致命误区

郭万超, 编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克服60种不良的心理,锻造人的心灵,走向成功。对具有诱惑力和隐蔽性的心理进行剖析,避免被自己的心理陷阱所骗。

作者介绍:

郭万超,山东滕州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供职于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出版著作有:《中国崛起——一个东方大国的成长之道》、《轻松经济学》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不要骗自己1.一条松开的鞋带——衍射心理2.神奇的毛虫实验——从众心理3.一种可怕的自毁心理——约拿情结4.“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思维定势5.心无芥蒂,天地自宽——狭隘心理6.“化学家”的新发现——权威效应7.“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懊悔心理8.从赵本山《卖拐》说起——暗示心理9.算命先生为什么常常说得“很准”——巴纳姆效应10.一位学者的发现——视网膜效应1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效应12.“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13.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首因效应14.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相互回报心理

序言:不要骗自己1.一条松开的鞋带——衍射心理2.神奇的毛虫实验——从众心理3.一种可怕的自毁心理——约拿情结4.“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思维定势5.心无芥蒂,天地自宽——狭隘心理6.“化学家”的新发现——权威效应7.“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懊悔心理8.从赵本山《卖拐》说起——暗示心理9.算命先生为什么常常说得“很准”——巴纳姆效应10.一位学者的发现——视网膜效应1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效应12.“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13.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首因效应14.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相互回报心理15.心灵的肿瘤——嫉妒心理16.“……我们唯一要害怕的是害怕本身”——恐惧心理17.没有任何借口——借口心理18.疑心使曹操误杀吕伯奢——猜疑心理19.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强求公正心理20.平平淡淡才是真——心理摆效应21.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求同心理22.赵王信谗用赵括——信谗心理23.裙带之风何时休——近亲心理2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求全心理25.河南人惹谁了?——偏见效应26.“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刻板印象2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因效应28.师不必贤于弟子——戴维现象29.“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也变的小了”——自恋心理30.自欺是最可悲的事情——自欺心理31.勿以恶小而为之——侥幸心理32.“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望着那花俏”——虚幻心理33.现代社会的“负翁”——攀比心理34.“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墨守成规心理……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人们渴望成功,但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阻碍成功的心理。这些心理的诱惑力、隐蔽性极强,使人们难以发现,也难以提防。同时,这些心理也很容易被我们的心灵接受并内化。我们只有发现自己的心理陷阱,努力克服它,才能走向成功。本书解答了人们的一种困惑:“我为什么总是希望破灭?”全书在解答中,通过讲述古今中外富有哲理、对人有启迪作用的小故事,使人们能够发现并跳出心理陷阱,走向成功。

编辑推荐:

人们渴望成功,不愿失败,却不知道:妨碍成功,甚至导致失败的致使误区,就在自己的心里。 本书忠告:只有发现自己的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才能避免失败,走向成功。 请拿起这本书的读者自己对照本书中所讲的60个心理陷阱,您有哪几种?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致命误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704078
《致命误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当代中国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致命误区是当代中国出版社于2005.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48.4-49 的主题关于 成功心理学-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