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研究
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研究封面图

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研究

朱哲学, 著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时间轴为线索,将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概括各个阶段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的特征和动力机制,分析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优化空间结构的途径和提升城市功能的对策建议。第一部分着重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1861—1949年武汉近代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变迁。第三部分介绍1949—1978年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第四部分介绍1978年至今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第五部分是优化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介绍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以及本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一节引论第二节国外文献综述第三节国内文献综述第四节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评价与展望第五节本书的分析框架与创新点第六节本书的内容安排第二章1861-1949年武汉近代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第一节近代武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第二节近代武汉三镇主体功能第三节武汉早期现代化第四节小结——变迁的动力第三章1949-1978年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第一节武汉现代城市空间架构第二节武汉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三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变迁的动力因素第四节小结——重大结构事件的影响第四章1978-2011年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第一节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体系调整第二节社会变迁与居住空间分异第三节城市功能大提升第四节小结——空间特征与重大结构事件第五章结论与展望第一节变迁动力与趋势第二节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思路第三节武汉城市功能提升战略第四节武汉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第五节结语参考文献著作类论文类附录:空间结构大事记

内容摘要:

《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研究》以时间轴为线索,将武汉从近代至今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861年汉口开埠到新中国成立为第一个阶段,1949年到1978年新中国建设时期为第二个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时期为第三个阶段。研究各个阶段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的特征和动力机制,分析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优化空间结构的途径和提升城市功能的战略建议。  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首先分析了经济区位论学派、社会生态学派、行为分析学派、政治经济学派和景观学派这五个主要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和实践,并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宏观层面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的辩证关系,中观层面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之间的互动结构,微观层面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的动力机制。  第二章分析1861~1949年武汉近代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变迁,解析近代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变迁进程,分析武汉独特的三镇鼎立空间结构形态形成机制及其功能特点,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产业布局对武汉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资本主义入侵对武汉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分析1949~1978年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分析武汉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形态及其动力机制,重点研究计划因素对武汉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互动结构,并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分析1978年至今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分析经济与空间的互动过程,研究社会空间结构分异,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的综合机制,重点研究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提升的影响。  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从历史变迁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结合当前武汉发展的实际情况,预测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的趋势,提出优化武汉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路,研究武汉城市功能提升的战略规划,探索武汉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最后对本项研究做一个总结,并提出本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武汉文化研究基地学者丛书
9787543083783
如需购买下载《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武汉空间结构与功能变迁研究是武汉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984.263.1 的主题关于 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研究-武汉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