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
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封面图

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

孙天泽, 袁文菊,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书籍简介:

ARM作为一种嵌入式系统处理器,以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占领了大部分市场。目前最常见的是ARM7和ARM9两个系列。随着人们对系统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RM7在某些应用中已经不能胜任,性能更加强劲的ARM9处理器逐渐占据了高端产品市场。本书以ARM9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结合深圳优龙公司的开发板,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流程,并针对Linux 2.6版本的内核,介绍了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方法。

书籍目录:

第1章嵌入式系统基础

1.1嵌入式系统简介

1.1.1嵌入式系统定义

1.1.2嵌入式系统与PC

1.1.3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1.2.1嵌入式系统现状

1.2.2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

1.3嵌入式操作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

1.3.1Linux

1.3.2uC/OS

1.3.3WindowsCE

1.3.4VxWorks

1.3.5PalmOS

1.3.6QNX

1.4嵌入式系统选型

第2章基于ARM9处理器的硬件开发平台

2.1ARM处理器简介

2.1.1ARM公司简介

2.1.2ARM微处理器核

2.2ARM9微处理器简介

2.2.1与ARM7处理器的比较

2.2.2三星S3C2410X处理器详解

2.3FS2410开发平台

第3章创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3.1嵌入式Linux的开发环境

3.2Cygwin

3.3虚拟机

3.4交叉编译的预备知识

3.4.1Make命令和Makefile文件

3.4.2binutils工具包

3.4.3gcc编译器

3.4.4Glibc库

3.4.5GDB

3.5交叉编译

3.5.1创建编译环境

3.5.2编译binutils

3.5.3编译bootstrap_gcc

3.5.4编译Glibc

3.5.5编译完整的gcc

3.5.6编译GDB

3.5.7成果

3.5.8其他交叉编译方法

3.6通过二进制软件包创建交叉编译环境

3.7主机交叉开发环境配置

第4章BOOtIoader

4.1嵌入式系统的引导代码

4.1.1初识Bootloader

4.1.2Bootloader的启动流程

4.2Bootloader之vivi

4.2.1vivi简介

4.2.2vivi的配置与编译

4.2.3vivi代码导读

4.3Bootloader之U-Boot

4.3.1U-Boot代码结构分析

4.3.2编译U-Boot代码

4.3.3U-Boot代码导读

4.3.4U-Boot命令

4.3.5U-Boot移植

4.4FS2410的Bootloader

第5章Linux系统在ARM平台的移植

5.1移植的概念

5.2Linux内核结构

5.3Linux内核向ARM平台的移植

5.3.1定义平台和编译器

5.3.2arch/arm/mach-s3c2410/devs.c

5.3.3arch/arm/mach-s3c2410/maeh-fs2410.c

5.3.4串口输出

5.4编译Linux内核

5.4.1代码成熟等级选项

5.4.2通用的一些选项

5.4.3和模块相关的选项

5.4.4和块相关的选项

5.4.5和系统类型相关的选项

5.4.6和总线相关的选项

5.4.7和内核特性相关的选项

5.4.8和系统启动相关的选项

5.4.9和浮点运算相关的选项

5.4.10用户空间使用的二进制文件格式的选项

5.4.11和电源管理相关的选项

5.4.12和网络协议相关的选项

5.4.13和设备驱动程序相关的选项

5.4.14和文件系统相关的选项

5.4.15和程序性能分析相关的选项

5.4.16和内核调试相关的选项

5.4.17和安全相关的选项

5.4.18和加密算法相关的选项

5.4.19库选项

5.4.20保存内核配置

第6章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6.1设备驱动概述

6.1.1设备驱动和文件系统的关系

6.1.2设备类型分类

6.1.3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6.2设备驱动基础

6.2.1设备驱动中关键数据结构

6.2.2字符设备驱动开发

第7章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7.1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7.1.1device数据结构

7.1.2skbuff数据结构

7.1.3内核的驱动程序接口

7.2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

7.2.1特性

7.2.2工作原理

7.2.3电路连接

7.2.4引脚

7.2.5操作模式

7.3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实例

7.3.1初始化函数

7.3.2打开函数

7.3.3关闭函数

7.3.4发送函数

7.3.5接收函数

7.3.6中断处理函数

第8章USB驱动程序开发

8.1USB驱动程序简介

8.1.1USB背景知识

8.1.2Linux内核对USB规范的支持

8.1.3OHCI简介

8.2Linux下USB系统文件结点

8.3USB主机驱动结构

8.3.1USB数据传输时序

8.3.2USB设备连接/断开时序

8.4主要数据结构及接口函数

8.4.1数据传输管道

8.4.2统一的USB数据传输块

8.4.3USBD数据描述

8.4.4USBD与HCD驱动程序接口

8.4.5设备类驱动与USBD接口

8.5USBHUB驱动程序

8.5.1HUB驱动初始化

8.5.2HuBProbe相关函数

第9章嵌入式文件系统

9.1文件系统简介

9.2Linux根文件系统

9.3Linux系统的引导过程

9.3.1启动内核

9.3.2init

9.3.3mingetty

9.4嵌入式文件系统

9.4.1嵌入式文件系统的特点和种类

9.4.2常见的嵌入式文件系统

9.4.3MTD

9.4.4RAMDISK

9.4.5网络文件系统

9.5使用Busybox制作根文件系统

第10章系统设计开发

10.1概述

10.2硬件功能的实现

10.2.1功能定义

10.2.2原理图设计

10.2.3PCB设计

10.2.4硬件调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书籍,同时也介绍了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开发的内容。本书适合以下人员阅读:想学习或者刚刚进入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开发人员;在非X86平台上工作,想学习ARM处理器的开发人员;熟悉Windows的WDM驱动开发,但想转到Linux系统下的驱动程序开发人员;对嵌入式系统或者Linux系统非常有兴趣的人员。  ARM作为一种嵌入式系统处理器,以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占领了大部分市场。目前最常见的是ARM7和ARM9两个系列。随着人们对系统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RM7在某些应用中已经不能胜任,性能更加强劲的ARM9处理器逐渐占据了高端产品市场。  本书以ARM9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结合深圳优龙公司的开发板,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流程,并针对Linux2.6版本的内核,介绍了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方法。  本书是基于ARM+Linux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本实用指导书籍,着重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些概念及开发的过程,使读者能快速了解嵌入式开发的步骤。本书内容实用易懂,适合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和Linux设备驱动开发人员的参考书,以及嵌入式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丛书
9787121096228
如需购买下载《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3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32 的主题关于 微处理器,ARM-系统设计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