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封面图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

(美) 李湛忞 (Lee,B.) ,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6.0

书籍简介:

本书基于2003年秋季在北京大学的系列讲座。针对全球化经济与人文精神面临的挑战,本书强调语言和话语是文化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试结合语言学转向、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等学者的思想,将经济过程(例如金融衍生品市场)看作复杂“流通文化”的一部分,用“述行性”、“对象化”、“以流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和“风险流通”等概念来思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为全球化时代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

书籍目录:

序言

引言

礼仪、交换和“语言学转向”的根源

以生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以流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第一讲:流通文化

概述

想象社会生活

结论

第二讲:述行性

概述

述行词的引申

弗雷格

对主体性的文学分析

述行性的对象化

第三讲:资本主义的述行性

概述

流通的述行性

资本的述行性

第四讲:流通风险

概述

风险的具体化和具体化的风险

流通政治

系统性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述行性的对象化”不仅是分析主体性和客体性现代概念的起点,也是分析资本本身的起点。一种新型的以流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正在取代以生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正是风险对象化而非劳动力对象化,成为当代以流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沿。金融流通文化本身已成为最重要的金融风险……  本书基于2003年秋在北京大学的系列讲座,发掘“语言学转向”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意义。五十多年前结构主义兴起之后,对语言和话语的关注在西方文化与文学研究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列维斯特劳斯、米歇尔.福柯、皮埃尔.布迪厄、雅克.德里达、唐纳德.戴维森、于尔根.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等思想家虽各有侧重,但都深信语言和话语是文化分析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全球化的影响却在提出质疑:面对似乎是由经济变革驱动的全球性问题,语言学分析是否还有用武之地?太平洋两岸的人文学科都因此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出现“人文精神危机”,美国也日益感到“理论”的枯竭,尤其是在文化与文学研究方面。  针对这种倾向,本书提出“语言学转向”中的某些关键思想(例如述行性和对象化)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提供了基础。首先要将经济过程看作复杂“流通文化”的一部分。看到述行性和对象化在其中的作用,这些概念对现代社会想象物市场、公民国家和公共领域的形成至关重要,是西方现代性的标志,也是理解资本主义兴起的关键。讲座进而将这些概念引申,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包括围绕金融衍生品等新型金融工具建立的现代风险文化。【作者简介】  美国人类学家。1986年获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19862001年任芝加哥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哲学、人类学、文学理论,研究课题包括多元文化主义、国际文化批评、全球化、民族主义,以及当代中国文化。19952004年任莱斯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并兼任詹姆斯t贝克政策研究所跨国际中国项目主任。19992001年在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任访问教授。20042006年任美国纽约新学院大学(TheNewSchoolUniversity)人类学和哲学跨系讲座教授、社科研究院院长,2006年至今任该校教务长暨主管学术的副校长。主要学术著作包括:TalkingHeads:Language,Meta-language,andtheSemioticsofSubjectivity(1997),VinancmlDerivativesandtheGlobalizationofRisk(2004,与EdwardLipuma合著)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际名家燕园讲学录
9787544702195
如需购买下载《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是译林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0 的主题关于 文化-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