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封面图

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黄烨菁,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全球型产业中的信息技术产业为对象,在国际分工模式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就国际化进程中的价值链形成机制与效应展开分析。

作者介绍:

黄烨菁,上海崇明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曾获得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和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在德国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美国犹他大学和澳大利亚La Trobe等大学与研究机构学习并参加国际研究项目。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问题,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与省部级课题近十项,出版专著《经济发展的全球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经济学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信息技术产业的概念界定与分类

第二节 产品的微观形态与创新动向

第二章 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视角

第二节 国际分工理论的分析视角

第三节 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分析视角

第三章 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的形态与特征

第一节 产业国际竞争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形态与地区特征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第四章 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的微观机制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形态--产业层面的国际化机制

第二节 跨国企业离岸生产模式--企业层面的机制分析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与发展中经济体承接外包

第五章 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技术升级

第一节 技术升级的宏观形态--国际化生产的发展阶梯

第二节 技术升级的微观动因--国际外包的知识管理

第三节 技术升级的内在路径--国际外包的技术流动

第四节 技术升级的形成条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

第六章 发展中经济体技术升级的路径与特征--基于中国台湾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台湾与芯片产业的全球价值链

第二节 中国台湾承接芯片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中国台湾芯片企业技术升级的机制与路径

第七章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与技术升级

第一节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的历程

第二节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生产的竞争优势

第三节 中国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中国产业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和战略导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笔者以当代国际分工格局新形态与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理论为全书的理论框架,结合跨国企业国际外包策略理论以及开放式创新理论的视角,对信息技术产业价值链实现跨国安置的总体格局与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选取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案例以及行业案例就技术后进方实现升级的微观路径与机制加以探索。后者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的重点,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在宏观层面上从产业内技术外溢视角提出信息技术产业跨国生产网络内的技术流动形态,对国际生产网络内领先企业对跟随企业带来的技术升级效应加以阐述;其次,以国际化生产下的技术学习机制为切入点,提炼技术后进方实现技术进步以及价值链功能升级的载体、路径与影响因素。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455950
《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2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9 的主题关于 信息技术-高技术产业-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