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庐遗恨
瓶庐遗恨封面图

瓶庐遗恨

王振羽, 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15.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以晚清政局中显赫的翁氏家族为对象,着力刻划翁氏父子在几千年示遇之变局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的载沉载浮荣辱遭际,折射痛苦的历史变故。不刻意渲染两代帝师的荣耀、状元门第的尊严,而尽心体验翁氏这一方正的士大夫家族在天朝衰落和崩溃历程中嬗变,而对情势复杂的满清权贵手无寸柄的门生天子党同伐异的汉人权臣所经受的精神折磨。全书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释论力求公允,语言苍凉沉郁,感情浓烈,是以清新耐读的文字读解翁氏文化家庭的惨淡经营之作。

书籍目录:

引言 别样的葬礼

第一章 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

一、家风清白守义型

二、蟾宫折桂

三、喜跃龙门

四、辞官养亲

五、避难灵岩山

六、入阁拜相

七、“五字号”风波

八、尽瘁弘德殿

第二章 安徽巡抚翁同书

一、知兵翰林

二、临危受命

三、失陷定远

四、寿州被困

五、被劾入狱

六、马革裹尸

第三章 湖北巡抚翁同爵

一、蒙荫入仕

二、跻身地方大员

三、终成封疆大吏

四、署理湖广总督

第四章 两代帝师翁同□(上)

一、状元及第

二、陕西学政

三、为父案奔走

四、初为帝师

五、同文馆风波

六、身似闻门解缆船

七、得依福地沐新恩

八、刑都任上

第五章 两代帝师翁同稣(中)

一、再为帝师

二、立身南北之间

三、本纪班书仿子长

四、奉旨审理云南报销案

五、短暂的军机处行走

六、抄书读画小神仙

七、出任户部尚书

八、与李鸿章的恩怨

九、为君选才

第六章 两代帝师翁同□(下)

一、参预处理日韩事变

二、慈禧太后六旬庆典

三、再入军机

四、主战亦难和亦难

五、秘荐康有为

六、手拟《明定国是诏》

七、老夫惯听怒涛声

八、在戊戌政变的风波里

九、凄凉到盖棺

内容摘要:

《瓶庐遗恨:常熟翁氏传奇》所叙述的对象,不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这样显赫的重臣,也不是慈禧太后、恭亲王、醇亲王等这样的最为炙手可热的大人物。而是来自于江南常熟虞山脚下的翁家父子。翁家父子,本无显赫背景。也无赫赫战功.在承平时期,完全靠本分读书科举一途,自翁成封开始奔波宦海,到翁心存跻身京华,开始显达,终至翁同书、翁同爵、翁同□弟兄三人,出人头地,或为帝师,或者封疆,显赫一时,令人艳羡。这样的人前光鲜.是如何造成的?翁家父子,数代绵延,是事出偶然?仅仅靠上天眷顾皇恩浩荡?有无值得总结的内在规律?在如此大动荡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翁家父子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遭遇经历?遇到了怎样的挫折艰辛?又是怎样不屈不挠,能屈能伸,在困境中孜孜以求,最终成就一段家族荣耀光照门楣的传奇?翁同书是翁家三兄弟中的老大,也是唯一征战沙场领兵打仗的人,但其命运也颇为跌宕,最终死在西北宁夏;翁同爵署理过湖广总督,担任过湖北巡抚,层层攀升,处事圆融,还算善终;翁家三兄弟中,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当然是翁同□,因为他的地位显赫,因为他在大内多年,更因为他是军机大臣、皇帝的业师,加之他命运结局的令人嗟叹,身后是非,任人评说,也是很自然的事。翁同铄的机遇与他的才具见识,翁同□的性格兴趣作风与他的地位,翁同□在晚清政局的糜烂和崩解中,究竟应该承担何种责任?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编辑推荐:

《瓶庐遗恨:常熟翁氏传奇》导读:翁咸封为人极重品节操守,清廉爱民。学正薪俸收入有限,海州又是个有名的穷地方,米价一日数涨,一家人生活非常拮据,常常靠野菜、豆屑、麸皮充饥。心存幼年常常跟随母亲到海州郊外去挖野菜。野外环境清静,空气新鲜,令人神清气爽,正是读书的好地方。母亲一边剜菜一边教儿子温习背诵诗文。母亲声音轻柔,如旷野风吟;儿子书声琅琅,似金声玉振。母子二人声音一高一低,十分和谐,常常引起路人驻足赞叹。而心存母子乐以忘忧,也常常忘记腹中的饥饿和野外的风寒。到了野菜盈筐,该回家的时候,心存的书也背得烂熟了。久而久之,剜菜背书成了习惯。翁心存独自一人在野外剜菜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一边剜菜一边背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瓶庐遗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9927838
如需购买下载《瓶庐遗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瓶庐遗恨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13.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