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
企业伦理封面图

企业伦理

吕春晓, 编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从企业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阐述了企业伦理的概念、产生机理、企业经营行为与选择困惑、生活质量、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等之间的关系。本书适合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企业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1.1 企业编制虚假经营绩效信息

1.1.1 企业非伦理经营行为分析

1.1.2 企业编造虚假会计信息

1.1.3 企业编造虚假投资项目

1.1.4 利用政策骗取社会财富

1.2 企业蓄意制作虚假宣传广告

1.2.1 企业制作虚假的药品广告

1.2.2 雾里看花的化妆品广告

1.2.3 企业发布虚假房地产广告

1.3 一些企业无视基本的社会责任

1.3.1 企业提供忽视客户生命健康的产品

1.3.2 企业生产无视客户经济利益的产品

1.4 企业恶意运用合同欺诈

1.4.1 企业自行编制虚假经济合同

1.4.2 企业恶意利用政府职责缺失

1.5 企业利用地方政府短视政策

1.5.1 违规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

1.5.2 企业构造“合谋”布局的结果评述

1.6 企业经营行为的伦理性思考

第2章 企业伦理研究基础

2.1 企业伦理的有关概念

2.1.1 元伦理与伦理学

2.1.2 道德与伦理之内涵

2.1.3 企业伦理学概念与简略评述

2.2 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2.2.1 企业伦理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2.2 企业伦理对企业经营行为选择的影响

2.2.3 企业伦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3 企业伦理行为的依据与标准

2.3.1 案例讨论

2.3.2 契约论的基本内容

2.3.3 义务论的基本内容

2.3.4 目的论的基本内容

2.3.5 企业健康的基本概念

2.3.6 企业伦理标准的讨论

第3章 企业伦理问题的产生机理

3.1 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冲突

3.1.1 企业经营目标分析

3.1.2 企业经营目标与经营规模

3.1.3 企业经营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3.1.4 阶段性经营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潜在矛盾

3.2 企业缓解经营压力导致非伦理经营行为

3.2.1 非伦理经营行为与利益博弈

3.2.2 政府政策与企业非伦理行为的环境基础

3.3 企业非主观故意形成非伦理性经营行为

3.4 政府监管政策与行为存在缺陷

3.4.1 政府管理职能缺失催生企业的非伦理行为

3.4.2 政府监管策略失当衍生的企业非伦理行为

3.4.3 政府工作人员隐性失职促成的企业非伦理行为

3.5 企业恶意攫取社会利益的非伦理行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伦理性经营行为与企业的选择困惑

4.1 企业外部行为的伦理困惑

4.1.1 企业的不良经营行为

4.1.2 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

4.1.3 公众对企业外部非伦理行为的态度

4.2 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伦理困惑

4.2.1 分配公正与伦理

4.2.2 惩罚公正与伦理

4.2.3 公众对企业内部管理行为的认识

4.3 企业非伦理性经营行为的归纳

4.3.1 顾客看到和感觉到的非伦理行为

4.3.2 其他类型的非伦理行为

4.4 企业在经营中的行为选择困境

4.4.1 企业在两难困境中的经营行为选择

4.4.2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倾向分析

4.5 企业经营行为的选择依据

4.5.1 单一追求利润的经营行为选择

4.5.2 遵循规则的经营行为选择

4.5.3 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行为选择

4.5.4 其他影响企业行为选择的依据

4.6 企业经营行为选择过程中的困惑

4.6.1 企业损益与伦理的关系

4.6.2 缺乏实用性的研究结果

4.6.3 伦理学研究任重道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伦理性经营行为与生活质量

5.1 企业与企业家的幸福观

5.1.1 企业的幸福指数

5.1.2 企业家的幸福感受

5.2 提升企业幸福指数的经营行为选择

5.2.1 提升企业健康指数的经营目标选择

5.2.2 企业经营过程的终极目标选择

5.3 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经营行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6.1 企业经营行为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6.1.1 企业重组行为与利益相关方

6.1.2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过程分析

6.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涵

6.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变与概念变化

6.2.2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的局限性

6.3 利益相关理论中的规则讨论

6.3.1 企业处理利益关系的规则

6.3.2 企业处理利益关系的选择过程

6.4 企业利益相关者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6.4.1 平衡计分测评法

6.4.2 企业利益相关者绩效指标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经营行为与社会责任

7.1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

7.1.1 社会责任与企业生存

7.1.2 企业经营行为面临社会责任挑战

7.1.3 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现状

7.2 企业经营过程的社会责任缺失状况

7.2.1 著名品牌生产企业推脱社会责任产生的困境

7.2.2 降低道德指责的企业经营行为选择

7.2.3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

7.3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与内涵

7.3.1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

7.3.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7.3.3 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

7.3.4 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理解

7.4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7.4.1 逼迫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7.4.2 需要强迫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7.5 案例讨论

7.5.1 企业劳资状况

7.5.2 问题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企业伦理学的其他专题

8.1 政府行为与企业伦理行为

8.1.1 政府行为与企业非伦理经营

8.1.2 政府漠视区域发展与伦理矛盾

8.1.3 城管执法过程的伦理导向

8.1.4 交警暗中执法的伦理分析

8.2 经理人道德观与企业伦理行为

8.2.1 经理人道德与企业伦理

8.2.2 经理人选择与企业伦理

8.2.3 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生存

8.3 案例讨论

8.3.1 一位中层管理人员的困惑

8.3.2 “末位淘汰制”中的伦理困惑

8.4 本章小结

引用参考文献

阅读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为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决定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核心教材建设,编辑出版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系列教材,这是专业学位建设中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专业学位的设立丰富了我国学位类型,主动地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保证了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协调发展,在构造学习型社会,实现我国“小康”的伟大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业学位是与各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学位规格,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它与学术型人才不同,重在实际应用。因此,对于专业学位必须从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来设置学位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专业学位的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和沟通组织的能力。既要重视专业知识培养,又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真正地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  不同的专业学位有着不同的人才规格要求,但是同一个专业学位有着相对统一的要求,因此每个专业学位应当有相对稳定的核心课程,对于这些核心课程要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并由具有丰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经验且学术造诣较高的老师编写的教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企业伦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西安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系列教材
9787560529622
《企业伦理》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企业伦理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0-05 的主题关于 企业管理-伦理学-研究生-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