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
进化论封面图

进化论

(英) 达尔文 (Darwin,C.) ,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稿围绕达尔文进化观点:“适者生存”、“生存斗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等,揭示了自然选择进程中的生物竞争事实和进化规律。是对整个进化学说的通俗解读,为现代个人与社会竞争带来启迪。

书籍目录:

序丛林法则

Part1适者生存

Part2以食为天

Part3地盘情结

Part4两性斗争

Part5自我保健

Part6学习适应

Part7通讯联络

Part8善假于物

Part9预先适应

Part10伪装生存

Part11欺骗生存

Part12运动适应

Part13灵活适应

Part14合作生存

Part15寄生

Part16血酬生存

Part17母亲的无奈

Part18敏锐预感

Part19绝对消化

Part20绝对竞争

Part21鹰派与鸽派

Part22同类相食

Part23等级制度

Part24不可脱离队伍

Part25互利共生

Part26利他主义

Part27趋利避害

Part28弱肉强食

Part29一山不容二虎

Part30适度壮大

Part31“君子协定”

Part32用进废退

Part33优化选择

Part34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Part35相对适应

Part36印随效应

Part37不平衡律

Part38亲缘选择

Part39基因的自私性法则

Part40替罪羊法则

Part41“有产者”原则

Part42趋同进化

Part43墙与醉鬼

Part44不可逆转

Part45中性路线

Part46社会达尔文主义

参考文献

前言

丛林法则别让人成为动物吧!也许以后某一天,在动物身上发生过的所有事情,也会在人身上发生。

美洲印第安酋长的祈祷卢梭说:“研究人们须从近处看,研究人类则必须从远处看。”人们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变得脆弱的今天,回顾达尔文的世界,也许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动物世界的竞争事实,并不曾离人类太远。

丛林法则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原来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狼时刻觊觎着这群猎物。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保护这些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如豹子等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也被猎杀了很多。得到保护的鹿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又啃食大树的树皮……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鹿最后也难逃厄运。

达尔文说:“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增加其个体数量的倾向,这必然导致生存斗争。”所有生物的有利变异,都在天敌的制约下产生。弱肉强食是自然选择背后的一种强有力的驱动力。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弱肉强食的争斗时刻都在发生。“当我们看到极为丰富的食物时,我们常欣喜地看到自然界光明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忘记了那些自由歌唱的鸟儿,在取食昆虫或者植物种子时,却在不断地毁灭着另一类生命;可能我们还忘了,这些‘歌唱家’们的卵或雏鸟是如何大量地被其他食肉鸟或者兽所毁灭的。”除了可见的“一物降一物”现象,还有很多你死我活的斗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很多幼仔在出生前就开始为生存而展开了竞争。在母鲨受孕大约6个月时,母鲨两个子宫中里面会各产生十多个胎儿,此时的它们已经长齐全部牙齿,而在子宫这样幽闭的环境中,幼鲨们先是用牙齿吃掉未成熟的卵,然后开始互相残杀。通过一系列杀戮练习,最后分别留在两个子宫中的两个胎儿幸存下来。

蕴藏生物身体更深层的斗争来自基因的争斗。基因为争夺在后代染色体上的位置,直接同它们的等位基因发生你死我活的竞争。在基因库中,如果能牺牲等位基因而增加自己生存机会,那么该基因就会生存下去。反之,如果它不自私,而是利他主义者,它把生存机会让与其他基因,那么自己就被消灭了。所以,生存在下来的必定是自私的基因而不可能是利他基因。

还有一些抢夺则被人们误解。长时间以来人们只是把微生物看作生态系统中微不足道的分解者。事实上,它们是大型动物的直接竞争者。它们并不是被动地在沼泽底部等待其他动物排出那些无用的粪便和垃圾,而是从一开始就努力抢夺食物资源。科学研究发现,微生物通过使食物发臭,迫使对手放弃腐肉、种子和水果这些“珍贵”的食物资源。

跨过艰难,迎接美好讨个媳妇真难为了争夺到雌性,雄性必须冒着伤残甚至失去性命的危险。美洲雄牛闻到雌牛的尿味后立刻性欲勃发,但雌牛对杂交没有兴趣,所以雄牛只有暂时克制自己的性欲,在完成一场生死搏斗之后,才有可能“美上一回”。

性选择让强者在配偶问题抢尽风头,但是弱者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这需要伎俩。美洲雄牛蛙都用叫声吸引雌性个体,牛蛙发出的声音强度和个体大小成正比。声音比赛的结果,理所当然是大牛蛙获得了优先交配权。所以,当大个雄性高声呜叫吸引雌性的时候,总有一些小个雄性偷偷藏在它附近的水草中。当远处的雌性牛蛙被吸引过来的时候,躲在一旁的小个体牛蛙就抢先跳出来和雌性牛蛙相会,完成交配。

在人类发展早期,男人之间、部落之间为争夺和占有女人,世世代代频繁发生着男性相斗,夺妻、抢妻、抢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一个20岁的小伙子因体力发育不足而不敢娶妻者大有人在,因为他们尚无足够的力量进行武力较量。

有个自己的骨肉真难在大洋洲西部,在雌袋鼠短暂的一两天发情期内,雄鼠根本无暇进食,以防雌鼠被其他雄鼠找到,每天晚上它要使十多只雌鼠受孕,才能保证属于自己的骨肉诞生。多数雄鼠都因体力不支而亡。

对付杂交,雄蜻蜓在交配时,会先用自己像鞭子一样布满小刺的阴茎将雌性蜻蜓体内其他雄性留下的精子除尽后才开始射精。尽管如此,由于雌蜻蜓天性喜欢杂交,雄蜻蜓仍然不能保证自己的精子会与雌性蜻蜓的卵子结合。

酒糟鼻海豚和海湾海豚同属一个家族,雄性酒糟鼻海豚常常会攻击海湾海豚,它们不断地冲撞和撕咬对方直至将其杀死。雄性酒糟鼻海豚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在练习杀死幼仔的技巧。因为带幼子的母海豚不愿与雄海豚交配,除非在它的孩子死后。成年雄性酒糟鼻海豚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不惜拿海湾海豚当靶子练习对付自己的侄子侄女们的本领。

在海岛猫鼬的家族中,王后负责生育大部分的后代,而其他的雌性则扮演保姆的角色,帮助它把孩子养大。大部分时间,下级的雌性动物确实在一心一意做着保姆的工作,但它们有时也不安分,偷偷怀孕,然后抓死王后的孩子,试图使自己的基因融入到整个家族中,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作“女人”真难“我的青春像鸟儿一样一去不返。”这的确有生物学依据。鸟类的青春宝贵无比,使得性选择相当紧张。一只处于繁殖季节的雌鸟,如果择偶不慎,孵化不出成活的幼鸟,或者养育不出合格的或优秀的后代,就会错过一个繁殖季节。对于那些寿命短的鸟类,这意味着失去了再生育的机会。

卡洛族女子为了找到一个好人家,结婚准备往往要在自己身体上下很大赌注。在进入青春期后,她们时常要忍受剧痛,在前身和腹部做一些手术用刀片在皮肤上切割出一些口子,把大量竹签插进伤口,并使它们呈现一定的图案。等伤口痊愈后,精心制作的图案就保留在前胸和肚皮上了。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对男人们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作妈妈真难宠爱儿女是母性的表现。可是,偏心在动物界经常不被允许。动物妈妈一旦分配不均将因此引起孩子们的争斗,这种斗争更多时候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争抢不到食物的孩子会饿死;觉得不公平的孩子会耍心眼,它们故意大吵大叫,妈妈分不清楚真饿假饿,只好给它食物吃;这一招失灵,它就会直接杀害幼小的弟妹,切掉竞争;还不行的话,它会转向敌人大吵大闹,以吸引天敌作要挟。

过分地爱它就是害它。这是动物妈妈的另外一个无奈。为了使孩子早日独立,必须在必要的时候赶它出家。离别前的幼熊和母熊形影不离,当母子在路上遇见敌人时,母熊会将小熊赶到树上去,而单独对付敌人,等状况解除后,再叫听话的幼熊下来。当离别的时刻到来时,行走于路上的母熊看到敌人会一如往常地将小熊驱赶到树上,而她自己却默默地离开。

等到听话的幼熊因等候过久,自己从树上下来时,却已不见母亲的踪影。

幼熊的独立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作弱者真难当危险来临的时候,瞪羚会故作姿态地炫耀跳跃,有时候甚至会达到令捕食者恼火的程度。一般认为瞪羚的这种炫耀是利他性的自杀行为,是诚心吸引捕食者的注意,甚至像在戏弄捕食者,这么做为了保住其他的成员。这的确令人感动不已。然而事实上瞪羚是通过跳高比赛,来告诉捕食者自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追捕其他的同类更合适。

为了逃避被捕捉的命运,负鼠采取装死的苦肉计。它在装死时还会瞪直双眼,半开嘴巴,装出一副僵硬的痛苦的表情。几分钟后,当敌害已离时,这具“死尸”才会恢复正常活动。

成就种群,牺牲无辜。弱者危险关头就是替罪羊的代名词。河马团队在“穿越封锁线”时会把老弱病残的挤到边缘,去应付虎视眈眈的敌人。

帝企鹅都害怕被水中的海豹吃掉,在潜入水中之前都踌躇犹疑,最后只好拼命地挤,直到不幸的个体掉入水中为止。

生存如此艰辛,但迈过去,前面就是阳光大道。

谁曾在食物链的顶端?大者为王。考古发现,在史前存在一个以暴龙和许多巨型恐龙统治的巨兽时代,那时候的生物物种普遍比现在的同种体形要大得多。曾经,一只2吨重的袋鼠穿越在澳大利亚的内陆,长毛象和剑齿虎将整个加利福尼亚海岸占为己有。一场大灾难中,这些动物,包括其他一些庞然大物都已经在地球上消失,而替代它们的却是体型相对较小的动物。

强者为王。在体形普遍减小之后,狮子曾经是“百兽之王”。凭借身强力壮,狮子过着坐享其成的王者生活。雄狮一般不出猎,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觅食的活儿都由母狮去做。等到进食的时候,雄狮终于发挥自己身大力强的有利条件,把母狮和幼狮赶到一旁,自己先饕餮一顿,吃饱之后才许可母狮和幼狮进食。

智者为王。人类成为地球的霸主,无疑这得归因于我们的伟大头脑。

不过一些预言家认为:“人类正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走向灭亡。”因为弱肉强食的潜规则,似乎被人类忽略了。狼宁可饿死一些自己的成员,也不会把兔子和羊赶尽杀绝。因为它们知道一旦这些美食全部被消费掉,生态毁掉了,狼这个物种也会完蛋的。而人类已被认为是地球上的超级掠夺者,我们要深刻反省。

我们该不该为文明骄傲?按照物种起源理论,人类脱胎于野兽。人体的兽性使早期人类没有就被凶残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兽群淘汰。圣贤们认为,兽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危害极大。的确,如果一个国家里的人群全像野兽一样,这个国家的人群就会在互相厮杀中同归于尽、彻底毁灭。所以,人们一直利用“文明”作为武器,来压制人类的兽性本能。

中国在这方面无疑做得最有成效。华夏民族力图走一条人性“无野蛮”的农耕式文明发展道路。华夏先圣,怀着善良朴素的愿望,力图实现“克己复礼,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极力铲除人性中的兽性。经过千年的教化驯牧,上层精英充满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下层大众布满了软弱可欺的良民顺民,温和不争几乎成了国民性格。

与此相反,西方民族走的是一条保留人性半野蛮的文明发展道路。西方民族强悍的游牧遗风和性格顽强存留下来,而且在之后千年的商战、海战和贸易战中得到不断加强,后来又进入到现代工业残酷的生存竞争之中,强悍进取的性格从来没有被削弱过。

在《狼图腾》中,作者形象地说,西方走的是一条“文明狼”的道路,而华夏走的是一条“文明羊”的道路。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强悍进取,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大就多;而一个民族的性格软弱,这个民族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增大。敦厚的华夏“文明羊”遇上了凶悍的西方“文明狼”,两种文明相撞,被撞翻的当然是羊。

大国要崛起,下一个崛起的是中国。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进化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7054288
《进化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进化论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Q111.2 的主题关于 进化学说-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