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封面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谢晓娟,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展开论述。本书首先分析了有关价值、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以及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意义与作用。

作者介绍:

谢晓娟:女,1964年生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辽宁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带头人。近年主要研究文化问题、国家软实力问题。近年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著述两部。辽宁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1项。2012年获“辽宁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价值观的相关解读

一 价值

二 价值观

三 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诉求

一 “社会主义”词源辨析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自觉

三 社会主义制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制度基础

第三节 价值观的意义

一 个体的人生意义与人的价值追求

二 群体的价值共识与集体行动的基础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的本质特征

一 人民性

二 科学性

第一章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价值观的相关解读

一  价值

二  价值观

三  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诉求

一  “社会主义”词源辨析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自觉

三  社会主义制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制度基础

第三节  价值观的意义

一  个体的人生意义与人的价值追求

二  群体的价值共识与集体行动的基础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的本质特征

一  人民性

二  科学性

三  民族性

四  开放性

第二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本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一  意识形态的本质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一  马克思主义处于指导地位

二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四  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理论保障

五  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动力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所规定的

第三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与近代价值观的启蒙与转型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一  儒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  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近代价值观的启蒙与转型

一  主体意识的萌动与个性解放思潮的勃兴

二  对平等与自由的追求

三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四  从臣民观念到公民观念的转变

五  从专制主义到民主主义的深刻转变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对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一  国家生存的主题:革命与战争的价值观

二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个人牺牲与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  对财富的认识:轻物质重精神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核心价值观的嬗变

一  对价值观的认知:务实的价值观

二  价值观形成的环境:开放的价值观

三  价值观取向的转型

四  价值观结构的变迁:从一元到多样

第三节  建构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  道德的失落与价值观判断的模糊

二  公德意识的缺失与价值判断的混乱

三  多样性价值观并存与价值共识的缺失

四  主流价值观的缺失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第一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

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

二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富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

一  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二  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  要求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

一  民主是人类普遍追求的政治价值

二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三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四节  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一  文明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  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节  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

一  社会文明的核心价值——人与人的和谐

二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现实途径

第一节  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转变:多样并存与一元主导

一  以宽容的心态正视价值观多样并存的事实

二  寻求共识

三  处理多样性价值选择与主导性价值认同的关系

第二节  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实践途径

一  发达的市场经济奠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经济基础

二  社会公正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三  公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

一  文化的发展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显性要素

二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创新

三  对西方文明的借鉴与批判

四  赋予文化产品以丰富的价值观内涵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引领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形成价值共识

三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第五节  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方式的改进

一  借鉴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宣传形式

二  淡化显陸的意识形态的宣传,采取隐性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

三  宣传的话语主体向知识精英转换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展开论述。本书首先分析了有关价值、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以及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意义与作用。作为理论层面的分析是为整本书的阐述奠定基础。其次作为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有交叉和重合,所以,不可回避的是对两者的关系做出阐述。第三个层面是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价值观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封建到民主的转型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转型的任务依然艰巨;最后两部分是从应然的角度提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应该包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几个主要内容。从现实的角度看,构建核心价值观需要实现价值认知的转变,最主要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及教育等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支持系统,同时,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的过程也就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16050
如需购买下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6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论-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