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与清代文化
西学与清代文化封面图

西学与清代文化

黄爱平, 黄兴涛, 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7

定价:9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2006年“西学与清代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中西互视及其研究反思。主要包括清代中国人的西方观和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在对清代历史的研究中,今人应如何认知、把握和处理中西关系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其二,传教士与宗教问题:传教与禁教;其三,西学传播与清代主流学术。涉及到西学在明末至清季中国传播的内容,以及影响清代经学、史地学等主流学术的多种途径、方式及其程度问题;其四,科学、艺术的发展与西学;其五,西学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综而观之,本书各篇论文对“西学与清代文化”相关问题的研讨,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美学、音乐、绘画、陶瓷、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地理等各个方面,堪称一部多元视野下的清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清代中西文化交流互动问题的研究。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编中西互视及其研究反思

清中前期国人对法国的认知

两个法国人三个中国人与18世纪法国两种中国观的形成

西学与清代中国形象的变迁片论

18世纪西人眼中的“康乾盛世”

晚清“中体西用”论的再思考

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坤对立”说辨析兼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

近代观与西学观魏源研究的多元面向与反思

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

从岭南档案(18881952)沉思中美文化相遇

第二编传教士与宗教问题:传教与禁教

方济各会石铎禄神父《初会问答》刍议

清代早期中俄交涉与在华耶稣会教士

刘松龄及新发现史料的价值

康熙“1692年宽容敕令”与浙江

从清代档案看雍正乾隆时期福建地区的传教与禁教

作为他者的“洋教”关于基督教与晚清社会关系的再阐释

西学初传朝鲜在华西方传教士与朝鲜燕行使臣交往的历史考察

西方人对中国开封犹太人的调查始末

从再造到没落开封犹太教会堂在明清两朝的历史(16441860)

第三编西学传播与清代主流学术

十七世纪东亚新知识体系的建立徐光启《海防迂说》及与陆若汉之关系

从新出版的清官档案看乾隆年间的西学东渐

“先入之见”与“自以为是”清前期来华传教士对程朱理学的跨文化诠释

西学与钱大昕的经史之学

从《汉学师承记》看西学对乾嘉考据学的影响

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

西学视角下的戴震义理学以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胡适对戴震义理学的解说为核心

康有为《孟子微》发微兼论以西学补充印证

晚清西方传教士对儒学的认识

清代西方美学观念和知识在华传播考论

谢卫楼与晚清西学输入

以史证教与以史驳教清初天主教传播与史学

多明我会传教士利胜与清初华南地方史

19世纪西方之新疆研究的兴起及其与清代西北史地学的关联

《泰西新史揽要》:“世纪史”的新内容与新形式

《耶稣会在亚洲》(JesulitasnaAsia):档案文献与清史研究

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的价值

第四编科学艺术的发展与西学

欧洲天文学在清代社会中的影响

从清代无穷级数发展的历程看西学的影响

清朝前期西洋钟表的仿制与生产

王徵与丁若镛16至18世纪中韩两位实学家对西洋奇器的研究与制造

西洋铜版画在清宫廷的流传及其影响

十三行贸易与清中期广制艺术品.

西乐与清乐:西学与中国文化关系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晚清“卫生”概念演变探略

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外科学的传人以合信的《西医略论》为例

清末陈垣医学文章叙论

第五编西学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清代以来海外留学的历史及其意义

从明清天主教文献看中国近现代理性思维方式的生成

严复与近代学科

“采西学”:学科次第之论辩及其意义略论晚清对“西学门径”的探讨

理解的困难与表达的偏差晚清中国对美国总统制的解读

近代西方财政理论在清末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西方文化与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文化精英的婚姻观

西学摇篮清季香港双语精英的诞生

澳门土生葡人与中国近代外文报刊

清末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西学渊源上海孙中山故居西文藏书的一项审察

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墙内开花墙外香晚清汉译西书在日本的传播

清末西学与明治日本早期社会主义再考

后记

内容摘要: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在新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之下,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冲突和碰撞、交往与对话同时并存。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是世界各国和谐共存、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各篇论文对“西学与清代文化”相关问题的研讨,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美学、音乐、绘画、陶瓷、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地理等各个方面,堪称一部多元视野下的清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清代中西文化交流互动问题的研究。  从明末清初开始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中西文化交流,至鸦片战争以来欧风美雨挟同坚船利炮的大举入侵,虽然中西交往互动的方式乃至性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即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日益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一部清史,就是一部中西碰撞冲突、交流互动的历史。要研究清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西方的影响或者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一环节,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综而观之,本书对“西学与清代文化”相关问题的研讨,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美学、音乐、绘画、陶瓷、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地理等各个方面,堪称一部多元视野下的清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清代中西文化交流互动问题的研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西学与清代文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1058345
如需购买下载《西学与清代文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西学与清代文化是中华书局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49.03-53 的主题关于 文化交流-文化史-中国、西方国家-清代-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