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与永恒
丰盈与永恒封面图

丰盈与永恒

周至禹,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8.0

书籍简介: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众所周知,现代博物馆是从欧洲最先发展起来的,从牛津大学的阿西莫林博物馆1683年正式开放算起,博物馆在欧洲的历史已经有了320多年。一直到今天欧洲也拥有全世界最多、最好的博物馆,涵盖当代博物馆的全部类型。

书籍目录:

1巴黎的人有福了炫目的卢浮宫博物馆

2印象派辉煌的印象徜徉奥赛博物馆

3暴露阳光下的艺术沉迷在蓬皮杜艺术中心

4艺术是属于全体民众的开放的伦敦国家美术馆

5世界的历史在这里汇集令人神往的大英博物馆

6令人沉醉的美的朝觐在乌菲齐博物馆的徘徊不去

7多纳泰罗的大卫在巴尔杰洛端详巴尔杰洛博物馆

8美丽的花园与宝藏散步在波波里花园和皮蒂宫

9真大卫藏身在艺术学院梭巡在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10在威尼斯的美丽中欣赏绘画集大成的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11从西班牙的美术史穿过普拉多博物馆的岁月见证

12帕加马,我的震惊与崇敬帕加马博物馆里的叹息

13今天的天空不希腊阿尔特博物馆里追忆古远

14巡礼古典绘画柏林绘画艺术馆的精品鉴赏

15包豪斯是学海的灯塔留言在包豪斯档案馆

16却在幽静苍翠中桥社博物馆的寻觅和静赏

17投枪与呐喊的艺术柯勒惠支博物馆里的沉思

18苍凉的基弗与狂热的博伊于斯游汉堡车站现代艺术馆

19从形象的岁月里走过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里的遐想

20生命可以如此辉煌凡.高博物馆里的陶醉与赞美

21艺术史也是历史的记载踱步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

22小的有时意味着精致日内瓦小宫里的小型艺术展

23孤芳自赏的现代艺术寂寞的日内瓦现代艺术中心

24在绘画的长廊里静思皮耶.加纳达基金会博物馆的视觉盛宴

25神人同形的古希腊艺术品味奥林匹亚博物馆的宝藏

后记

前言

每每参观欧洲的艺术博物馆,大饱眼福的同时,总是会引发我内心的震撼,乃至目瞪口呆。人类辉煌的艺术结晶,足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通过这样的收藏陈放在大房子里,时时散发着一种沉郁的历史辉光。于是,我不得不问自己:在艺术类的博物馆里,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艺术,你会抱着怎样的一种态度?博物馆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给你什么样的审美?是佩服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还是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博物馆,是一个富有生命力但折中的公共机构,也是一个被控制的空间,而我们是被空间所控制的观众。有时,博物馆肩负着一种类似现代宗教仪式的作用,犹如教堂,让踏进去的人们心怀崇敬,也启发人们去思考超越性的问题。毕竟,宗教本不能承担所有的东西,在宗教渐渐衰落的同时,艺术就有一定的责任,承担起宗教般的育化作用。于是,学习了解与被了解,用各种开放的胸怀去看这世界就变得重要起来,一个观者的生活也由此被加以改变。

博物馆是根据选择、认可、增加经济价值的原则收藏作品,为作品提供了一个供奉殿堂,或者说是一个“避难所”。但是,总体上讲,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是隐藏的,中立的背景可能就是一堵白墙,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一样。博物馆也塑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积累了其文化底蕴,培养了国民的文化素养,激发着人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参观每一座博物馆,也是进一步了解一个坐落这座博物馆的城市。就总体而言,艺术博物馆肩负着保存、展示、交流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珍宝的使命。记得有一年,中国上海博物馆珍藏品在日内瓦哈特博物馆展出,当我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女教师带着一群小学生进来参观,欢快活泼的小学生们挑选着各自喜欢的展品打开纸板临摹时,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就像许多神圣的场所一样,在博物馆里我会有朝圣的感觉,我会在每一件杰作前流连忘返,不知疲惫与饥渴。所有博物馆的参观都是令人难忘的,而最为美好的一次印象,是在一个冬天的雨晨去卢浮宫。从卢浮宫的地铁口上来,街面依然夜色微暗,行人稀少,没有声响,间或一辆车开过来,溅起一些水花,石块铺成的地面泛着路灯清凉的光芒。端庄稳重的卢浮宫沐浴着细雨,从希里留馆的拱道往里走,就看见门洞口一片晶光闪耀,走上前去,豁然开朗,广场上的三角形玻璃金字塔里面灯火辉煌,金属支撑结构处处反射着金辉,仿佛晶体的奇异折射。地面的水池、地面的积雨,反映着依旧深蓝的天空,映照着迷离的金字塔。玻璃金字塔与卢浮宫的轻盈与厚重、透明与实在、沉着与空灵,在造型、材料、审美上的种种矛盾性冲撞,让我感动到无语。我因此记住了这一个时刻,这一个时刻又永远与卢浮宫的艺术美好地联系起来……

后记

近一些年能够有机会走访欧洲,浏览各地的教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中心。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眼中所见,自然地化为了文字和图画留在纸面上,不过是记录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并没有想到要把它示之于众。写的东西积少成多,但是大都封存在电脑里。后来终于有了一些余暇,静下心来细细研读,过去的印象浮现脑海,也许,印象就成为略为润饰修改的依据,面目在感觉中逐渐清晰,渐渐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也许,这算得上一个已经成熟的果实,正挂在枝头,等待着自然的掉落。

好了,我现在把它摘了下来,摆在了我的眼前。

我自己常说,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走万里路更有实际的收获。这是感触之言。能够有机会见识世界,使得我和广阔的自然有了一种亲密的接触,而我深知见识世界、贴近自然对我的眼界,对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我自身灵魂和思想的丰富都有一种无法想象的意义。观看,并且思考,因观看而快乐,因思考而幸福,这就形成了人生的过程。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个“兰亭”在我,就是一个世界。

现在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有更多的人出国公干、交流、旅游、留居,图文化的欧洲游记因此在书店里随处可见,现在我却要凑一下热闹,岂不是讨嫌?但是,绘画是我的职业,文字是我的爱好,二者的结合很早就成为我记录心情、见闻、采风的一种手段。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兴趣,促使我从新的角度就某个专题进行图像和文字的阐释,并且,图像和文字之间的相互映衬或可带来新的意味。我希望自己观看的图像和文字都在突出表现着“我”,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里,“我”的存在不但合理,而且必要。把“我”存在的不自觉转化为一种高度的自觉,从另一个角度对不同的文化作一番比较与理解,不失为一件有趣味的事。

因此,对于博物馆,对于教堂,对于现代艺术,对于艺术家们,我总是兴趣盎然地阅读它们。我会强调个人的重新阐释和审美观照,无论心情散文、艺术论述、参观笔记,皆是如此。历史与事实的真实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我从来愿意把历史当作戏剧观看。艰涩深奥的理论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对我有意义的是:我怎么看。我关注我观看的真实感受。我希望把这一点鲜明地呈现给读者,我以个体情感的真实、真诚来换取你们的喜欢。因为我知道,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无数次和你们擦肩而过。这一肩之缘,是上天所赐。

得蒙重庆大学出版社的青睐,让这一套书顺利出版。重大出版社的人文气息让我十分倾心,我也想借此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崔祝先生、周晓先生、张菱芷小姐。周晓先生第一次到美院相见,即以那纯真感人的微笑让我难忘;崔祝先生博学多识,笔底有风韵,言语多文采,却依旧保持性情本色,广州相晤,大有一见如故之感;张菱芷小姐冰雪聪明,极富才华,显示了非同寻常的干练与认真,为策划、编辑此书花费大量心血。让我铭感于心。或许,这一切冥冥中的定数,皆是一种缘分,也是上天所赐。

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我的儿子周丹鲤在资料查询和翻译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难以忘怀。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设计师刘钊,是你的设计为此书增添了光彩。

周至禹

2008年3月于北京

内容摘要:

  在艺术类的博物馆里,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艺术,你会抱着怎样的一种态度?博物馆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给你什么样的审美?是佩服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还是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欧洲众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存在着哪些精美绝妙的艺术呢?这其中表达着一些怎样的情感呢?又折射出一个个怎样的时代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踏上这欧洲博物馆艺术之游,去感受其中的美妙吧!  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欧洲博物馆艺术圣经,这是一幅中国艺术家用心灵诠释的欧洲博物馆美学画卷,这是一本立体呈现欧洲文化、历史、艺术的通书。  全书收录了作者参观欧洲博物馆的游记25篇,约八万字左右,插图四百余幅,介绍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各国的博物馆艺术,可以让您身临其境地经历一场艺术瑰宝和人类文明的灿烂之旅。【作者简介】  周至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作品多次参加中外美术展览并获奖、版画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神奈川美术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艺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中央美院陈列馆等收藏入选文化部主编《中国美术六十年》及“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等大型画册。出版教材、散文集作品集三十余部在现代设计基础教育方面有开创性研究,常年游历于欧洲各国,在脚步丈量过的这片艺术圣地上,用艺术家敏锐的眼睛观看荇专业的思维探究着,灵动的文字记录着,将欧洲艺术文化的细节与灵魂用视觉语言诠释给中国读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丰盈与永恒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东思西想集
9787562446354
《丰盈与永恒》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重庆出版单位重庆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丰盈与永恒是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69.5 的主题关于 博物馆-简介-欧洲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