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王朝
昙花王朝封面图

昙花王朝

张程,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8

书籍简介:

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了,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这是一个被宏图大业压垮的王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王朝,是一个名声扫地但留下丰厚遗产的王朝,这也是一出包揽了过多历史责任而轰然倒塌的历史悲剧。

书籍目录:

第一章百年乱世出新朝

普六茹一家

无名政变

权臣之路

庆云罩长安

第二章转瞬而成的统一

隔江犹唱后庭花

建康失险下江南

二士争功

第三章开皇盛世

降服突厥

改革决定高度

独孤皇后

盛世当官难

第四章说不清的家事

表演政治家

深宫病榻

大业开国

第五章王朝的形象工程

皇帝的新衣

杨广出塞

凿通西域

日本来朝

大运河与江南

第六章攘外还是安内

东征高丽

为什么是杨玄感

迟到的捷报

第七章十八路反王

程咬金和他的弟兄们

李密来到瓦岗寨

李渊太原起兵

第八章杨广的穷途末路

又见江都

杨广的好头颅

隋亡唐兴

第九章隋帝国的残余

王朝的弃儿

目标是割据

过把瘾就死

尾声隋朝谢幕,盛唐开场

隋朝大事年表

后记

后记

感谢读者阅读本书。

唐朝诗人张祜某次夜宿金陵渡口的小旅馆里,写下了一首《金陵渡》。全诗是:“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多愁善感的诗人坐在江边小木楼的窗前,看着对岸的星火抒发着淡淡的忧思。全诗包含着一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觉,丰富繁杂,穿透了上千年的岁月蔓延到今天。

在诗人夜宿的小山楼的旁边,京杭大运河静静地流淌着。这条神奇的运河贯穿了南北,也贯穿了一个帝王早期的雄姿英发,中期的潇洒奋斗和晚期的颓废彷徨与无助。这个帝王就是隋炀帝杨广。

张祜写《金陵渡》的时候,隋王朝轰然倒塌的余波依然存在。它留下的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和隋炀帝倾全国之力营造的东亚国际体系都被唐王朝批判地继承了。唐王朝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了隋炀帝未竟的事业,逐步走向了辉煌的顶点。而对于名声不好的隋王朝和草草葬在不远处的杨广,逐渐淡出人们的谈资范畴……

我用“昙花”来比喻隋王朝的短暂与辉煌,也代表了我对这个王朝的评价。

每一个王朝有每一个王朝的历史责任。你不能不承担这些责任,不能少于,但也无须多干。隋王朝就好像是一个短时间内承担了过多的历史责任,大包大揽,结果被重担和“大业”压垮的王朝。对于隋文帝杨坚来说,你吞并了陈朝,结束了延续四百年的乱世,缔造了统一王朝,就足够凭此名垂青史了。你已经完成了你这代人的责任。对于隋炀帝杨广来说,你臣服了突厥铁骑,修缮了长城,巩固了王朝的北方边界,凭此也足够留名后世了。但是杨广继续修运河、通西域、下江南、三征高丽、大兴土木,结果把“盘”做得越来越大。过重的历史负担,过于频繁的政策措施,完全超过了天下百姓承受的能力和心理。最后,崩盘了,天下乱了,王朝覆灭了。

这是一个悲剧。

隋朝原本是有希望成为“盛隋”的,结果成了“乱隋”。

作为后人,我们批评隋王朝,但同时也要牢记它的功绩。《中国通史:隋唐五代时期》第一章高度评价了隋朝:“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书稿杀青了,照例我要将本书的资料来源和引用材料向读者们详细交代。读者们可以从中看出本书的成书过程,有兴趣的话可以查看“原典”做延伸阅读。我以《隋书》的原始记载为主要资料展开写作。因为我所引用的《隋书》是从网上下载的电子版本,借助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可以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完成“关键词搜索”,找到我所需要的材料。而在汗牛充栋的纸质《隋书》中找寻,可能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一两天时间。同时,我对照范文澜和蔡美彪主编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巨著《中国通史》第四册和周一良、邓广铭等编《中国历史通览》(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1月版)的内容,核对史实。其中附录的历史大事表主要依靠《中国历史通览》完成。此外,我还参考了汪高鑫、程仁桃著《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梅毅著《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蔡磊著《隋亡唐兴七十年:家国天下的父子两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惜秋著《隋唐风云人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张宏杰著《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等图书。我参考的文章有从中国知网下载的下列文章:

胡如雷著《隋朝统一新探》,载于《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李建华著《论隋炀帝的诗歌创作》,载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木杉著《隋唐东都洛阳城》,载于《城乡建设》2006年2月;

刘明著《杨素功过辨正》,载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9月;

张宏杰著《杨广本纪》,载于《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刊》2007年1月;

韩隆福著《杨玄感兵变及其评价》,载于《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李方著《东突厥的归附与隋前期的边政》,载于《西域研究》2004年第1期;

沙宪如著《论杨素》,载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张剑平著《苏威政治思想及其晚节辨析》,载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12月;

赵文润、张剑平著《苏威略论》,载于《渭胃南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赵昭著《隋文帝的经济改革及其历史作用》,载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12月;

徐迎花著《论隋文帝的御国临民之术》,载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7月;

赖红卫著《隋文帝性格研究》,载于《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张先昌著《隋文帝死因新探》,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在全书的写作过程中,感谢所有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心血与汗水的人们。没有大家的帮助和辛劳付出,就没有本书的成功出版。我要特别感谢唐琳娜在写作期间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我用李商隐的《隋宫》来结束有关隋朝的思绪: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宫闱重重的大兴城笼罩在层层烟霞之中,隋朝君王还想选取江都建立奢华的别宫。如果玉玺没有落在李家手里,隋炀帝的豪华龙舟应该已经游遍了天涯海角。可如今,腐草丛中已不见当年萤火虫的影子,运河岸边的垂杨柳也只剩下归巢的乌鸦在聒噪不停。如果隋炀帝在阴间遇到陈后主(谥号也是“炀”),这两个才子会不会探讨一下《玉树后庭花》呢?

谢谢大家!

张程

二○○八年五月三日于六合园

内容摘要:

  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转瞬而逝的美丽。这个统一中国不足三十年的短命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粉墨登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出现在唐朝的前面,从某个意义上来说,短暂的隋朝引出了大唐盛世。也许是隋朝实在过于短暂,后人论及隋朝,通常关心的是隋朝灭亡的原因,希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有观点认为“乱隋”亡于朝廷的横征暴敛和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情形与“暴秦”相似;有人认为隋朝的灭亡,多半是由于王朝施政举止失措,政策脱离现实,导致了“崩盘”。有的时候王朝“自加压力”,希望在历史大潮中“奋勇争先”是好事。但自加压力并不一定都能够奋勇向前,反而可能把自己累趴下。隋朝的情形大致就属于后者。《昙花王朝》一书就带着探究隋朝灭亡原因的“问题意识”,将隋帝国从王朝胚胎孕育到天下汹涌、势力星散的全过程娓娓道来,参与到了隋朝灭亡原因的大讨论中来。  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本书中有隋文帝杨坚的奋斗,万邦来朝的盛世欢歌,隋炀帝杨广的雄心,丞相杨素一家的沉浮,唐公李渊的犹豫和程咬金的粉墨登场……【作者简介】  张程,编辑,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学士、外交学硕士,现从事时事政治及历史图书的编辑和写作。曾出版译著《中国人本色》(中国言实出版社),专著《三国大外交》(重庆出版社),《禅让》(线装书局),《夺宫》(九州出版社),《剑锋春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昙花王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历史深处
9787801958143
如需购买下载《昙花王朝》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九州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昙花王朝是九州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41.07 的主题关于 中国-古代史-研究-隋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