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封面图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

姚益龙,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企业信用和企业成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以狭义的企业信用为研究对象,并介绍了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及企业信用风险的量化理论和度量方法等。

作者介绍:

姚益龙 江西九江人,先后在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9月至1990年7月参加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中美经济学一年制研究生班”(福特班),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firiffth大学、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MITSloan of Management)从事访问研究,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近几年主要从事公司金融、投资学、微观经济学教学研究工作,涉列企业信用、中小企业融资、教育经济学等研究领域;主持国家教育“十五”规划课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基金、广东省和东莞市中小企业局等课题14项;在《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学术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现代公司理财》、《行为金融学教程》;兼任广东省经济学会和广‘东省中青年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信用及其种类划分

二、企业信用

三、企业成长性及其量化指标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第四节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企业信用量化理论——信用风险度量与控制

一、基于信用能力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

二、基于信用意愿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

第二节 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二、企业成长因素研究

三、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作用的相关研究

四、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企业成长量化理论

第三章 企业信用风险和信用评级

第一节 企业信用风险形成机制

一、企业外部机制

二、企业内部机制

第二节 信用风险系统的特性

一、信用风险的特点

二、企业信用风险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信用评级

一、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原则

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内容

三、信用评级方法

第四节 信用风险量化分析模型及相互比较

一、KMV模型

二、CreditMetrics模型

三、CreditRisk+模型

四、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CPV模型)

五、信用风险模型之间的比较

第四章 基于累积Logistic回归的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第一节 公司违约风险测度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基于累积Logistic回归的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模型

一、指标选取

二、数据处理——因子分析法

三、模型设定

第三节 模型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选择范围及数据来源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三、实证模型预测准确度检验

第四节 结论与模型的局限

第五章 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公司成长性的考察因素

一、行业结构因素

二、企业因素

第二节 企业成长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范围和数据来源

二、研究指标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上市公司信用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企业成长性研究的思路

第二节 企业信用意愿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二、公司成长性的度量

三、企业成长性归因分析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企业信用能力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二、模型合理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七章 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研究——一个博弈论的角度

第一节 博弈框架下的企业信用作用机制原理

一、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

二、企业信用作用机制模型——KMWR模型

第二节 博弈分析框架下的企业失信原因

一、企业信用博弈分析

二、企业信用不良原因探析

第三节 信用中介机构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一、信息不对称与失信行为

二、信息不对称与信用中介

第四节 我国信用评估机构的主要问题

一、评估主体不独立,信息可信程度低

二、评估方法和标准不统一,评估结果不可比

三、公共数据开放度低,评估机构征信难度大

第八章 解决企业信用问题的博弈论角度——发展行会中介与企业信用

第一节 行业协会及其优势

第二节 发挥行会信息优势的可行性分析

一、前提假设

二、行会-银行间的博弈分析

三、行会一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行会中介博弈分析结论

第九章 企业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企业信用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企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模式

一、美国的市场模式

二、欧洲的公共模式

三、日本的会员制模式

四、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企业信用制度的法律规范

第四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一、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二、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第十章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第一节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政府部门的职责

二、中介机构的职责

第二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完善

一、宏观层面的信用建设与完善

二、微观层面的信用建设与完善

第十一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企业成长归因分析

第二节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性分析

一、信用意愿对企业成长的实证结果

二、信用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实证结果

第三节 信用缺失的博弈分析

第四节 企业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

第五节 政策建议

一、发展信用中介与行会中介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附录1:比率分析法和单变量分析模型的案例研究

附录2:某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方法

附录3:相关数据表格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研究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一个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并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了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随后,通过对目前企业失信原因的分析,从近期和远期两个维度系统探讨了企业失信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近期来看,通过行业协会减少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以解决企业失信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的有效发挥必须依赖信用制度体系的完善,这也是解决企业失信问题的根本所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606629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经济管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是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0.5 的主题关于 企业-信用-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