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与旅游
生态经济与旅游封面图

生态经济与旅游

刘啸,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介绍如何通过发展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区域和范围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研究的思路

第五节研究的方法、技术线路和程序

第二章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区域概况

第一节陕北多沙粗沙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节陕北多沙粗沙区区位优势和劣势分析

第三章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第二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

第三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谋划

第四节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推进的点线面理论

第五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四章水土流失新动向和现有治理措施比较

第一节陕北多沙粗沙区土流失的新动向

第二节现在经常采用的治理措施和模式

第三节现有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比较

第五章根治水土流失要处理好八大关系

第一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第二节国家、地方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第三节粮食自给与退耕还林还草的关系

第四节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

第五节沟道治理和边坡治理的关系

第六节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的关系

第七节工农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结构改善的关系

第八节保护、创新和开发的关系

第六章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目标设定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第一节目标设定的意义

第二节治理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实现目标的基本思路

第七章选择优势植物种群,增加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选择优势植物的理论根据

第二节关于水土保持植物的认识

第三节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现有树种考查记录

第四节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八章改善牧草结构,发展草产业,以草促牧

第一节草原分布和草本植物利用现状

第二节大力发展草产业

第三节高质量适度发展草食性畜牧业

第四节陕北多沙粗沙区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适用模式

第九章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建设庭院生态农业

第一节农村能源状况

第二节沼气的作用和效益

第三节庭院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庭院生态农业建设实例

第十章生态示范户、村、乡、县建设模式的选定

第一节生态户

第二节生态村

第三节生态镇

第四节生态城市

第十一章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保持的耦合关系

第一节传统观念中经济发展和水土流失的关系

第二节陕北多沙粗沙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保持的耦合关系

第四节经济发展带动水土流失治理的实例

第十二章陕北多沙粗沙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的理论评价

第一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地理学评价体系

第二节多沙粗沙区分区经济发展潜力积分和评价

第三节陕北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

第十三章发展立体边坡式滴灌农业,优化种植业结构

第一节陕北多沙粗沙区农业生产的潜在优势

第二节加强农田基建,确保人均良田三亩

第三节区内种植粮食作物收益的差异

第四节优化农产品结构

第五节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第十四章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加速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陕北多沙粗沙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工业发展的潜力

第三节加快发展地方工业的三大战略

第四节六条措施

第十五章合理调整人口密度,减轻农村人口压力

第一节陕北多沙粗沙区人口分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农村聚落特点和人口移动方向

第三节调整人口密度的必要性和思路

第四节人口密度调整措施

第十六章陕北多沙粗沙区经济发展的PRED循环和PAI模式

第一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人口和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第三节陕北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PAI模式

第十七章发展黄土生态旅游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生态旅游的功能

第二节陕北多沙粗沙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第三节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

第四节发展陕北生态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第十八章陕北多沙粗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第一节丰富的人工生态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独特的人文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增加了观赏性

第十九章陕北多沙粗沙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环境评价、原则和建议

第一节陕北多沙粗沙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劣势、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陕北多沙粗沙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第三节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性建议

第二十章生态旅游食、住、游、购、娱解决方案

第一节食

第二节住

第三节游

第四节购

第五节娱

第六节陕北生态旅游解决方案

第二十一章力争建设陕北国家级黄土生态公园

第一节建设大型生态公园的可行性

第二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生态公园建设提供了现实性

第三节生态公园规划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节陕北黄土生态公园

第五节生态旅游分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评述了陕北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剖析了过去的不足,探讨了更加深入研究该区的意义,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了人为侵蚀加剧是该区水土流失的新动向:一是城镇化过程加快,加速了城市水土流失;二是大量窑洞(房)、乡村道路的建设,窑洞和村庄的废弃、塌陷,强化了农村聚落的土壤侵蚀;三是工矿企业的建设等机械性破坏地面及土壤结构,成为人为土壤侵蚀的重要形式。【作者简介】  刘啸,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陕西人,理学博士,副教授,高级经济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旅游系主任。曾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美国地球观测组织的项目和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十一五”规划以及陕西榆林“八五”、“九五”、“十五”规划项目二十多项。著有《榆林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专著一部,参著《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研究和思考》《迈向21世纪的陕西工业》《陕西工业战略结构调整方案》等著作。发表过《关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确定模式的探讨》《旅游动机人类本性的回归》《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居落分布及其用地特征》《榆林水土保持中的PAI模式》等论文三十余篇。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生态经济与旅游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749959
《生态经济与旅游》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320 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生态经济与旅游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590.7 的主题关于 生态经济-关系-旅游业-发展-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