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杜拉拉
我们的杜拉拉封面图

我们的杜拉拉

蔡明菲,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2.0

书籍简介:

2007年9月,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被读者奉为“职场圣经”。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杜拉拉”,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解读“杜拉拉”?在本书中,你可以学习如何将杜拉拉的智慧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

书籍目录:

ABOUT李可

我不愿打扰读者的想象

李可看经济危机

写作是漫长穿越隧道的过程

只是开头难一下

李可应北大就业指导中心之约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

他们眼中的杜拉拉

柳传志迷上“杜拉拉”

徐静蕾青睐杜拉拉,这次要玩真的了

姚晨:我与杜拉拉很像

赵赵看闲书

郎平的采购清单

俞雷:七十年代矛盾的工作与生活

米娅:华年似水:在选择中生存

张辉:润物细无声评杜拉拉升职记

柴志强:一本写给想做外企经理人的书

向杜拉拉学习

启示篇_THEPOWEROFLALA

激励篇_THEINCENTIVEOFLALA

希望篇_IHOPE

感动篇_MOVEDBYLALA

影视全记录

话剧_上海首演的完美谢幕

电影_没有理由不期待

电视剧_谜底尚未揭开

杜拉拉经典语录

杜拉拉大事记

前言

2007年9月,《杜拉拉升职记》出版;

2007年12月,《杜拉拉升职记》销量突破十万册;当当网、卓越网小说类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2008年5月,日本第二大报《产经新闻》专题报道,《参考消息》全文转载;

2008年6月,《杜拉拉升职记》当选当当网终身五星书;

2008年10月,繁体版《杜拉拉升职记》金石堂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2008年12月,《杜拉拉升职记》销量突破60万册;

2009年1月,《杜拉拉2华年似水》出版;

2009年4月,话剧《杜拉拉》上海首演,完美谢幕;

2009年5月,《杜拉拉升职记》销量突破100万册;

……

当我将关于杜拉拉的成绩罗列出来的时候,此刻我几乎有点得意了,哼哼,这么了不起的书居然每本上都印着我的名字,也就是说,我的名字和作者一样,至少被印了一百多万次了。不过,这种得意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我便又有些垂头丧气,我想大部分看这本书的人不会注意后勒口的小小的“蔡明菲”三个字,我还是老老实实低调做人吧。

闲话少说,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本书吧。

《杜拉拉升职记》是2007年9月出版的,做这本书之前就有个美好而忐忑的愿望:希望看这本书的读者能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得到一点启发,本意是分享职场经验。注意哦,我这里用的是“分享”两个字,不是“灌输”。

大部分人是要谋生的,逃脱不了给人打工的命运,不论你的教育出身如何。我本人就是接受了七年的高等教育,本来对自己的学历颇有些没来由的优越感,但进入职场后我发现,学校的课本里并没有教给我更多的谋生的本领。也就是说,我的学历并没有让我有更多的优势,而且通常高学历的人会表现出EQ不太高的特点来。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有缺失的,很多东西,是要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出来的。而职场小说的知识和技巧正是来自实践的总结,这些经验的分享,恰恰是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

杜拉拉系列畅销以后,曾经有很多人问我,这本书为什么能卖得好?不同的人看了这本书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校大学生看了会觉得提前了解了职场是怎么回事,对于他们毕业后选择进入什么行业很有帮助;工作了一两年的职场新手会说,杜拉拉教会他如何处理与同级、上级的关系;工作了三五年的人会说杜拉拉让他开始意识到了职场规划的重要性;中层管理者说,他们跟杜拉拉学习如何培养和激励下属;也有女孩子说,她们被杜拉拉和王伟的爱情感动……

又要重复那句老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杜拉拉。

在这里跟大家透漏一个秘密,我每天都会去网上看一看关于这本书的评论。豆瓣网、当当网、卓越网,一些blog,基本上每一篇评论我都会仔细地看过。一方面呢,是满足我的虚荣心(看看我做的书多么受人欢迎),另一方面,我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收获。在看这些真实的读者评论的时候,我自己也经常会深受启发,“我怎么没想到”这句话用在这里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我想,这也是分享经验的另一种方式。

既然《杜拉拉升职记》的出版初衷就是分享,那么把它延伸开去,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读杜拉拉后的感受、心得、感动,不是可以有第二次的收获吗?这便是做这本书的缘起。所以在这本书中,读者阅读“杜拉拉”后的经验分享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读者中间既包括柳传志、徐静蕾、姚晨,更多的是普通读者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在这里,我可以保证每一篇都真真实实由看过书的读者所写,而且让人读后有新的启发。

除了让喜欢杜拉拉的人能够一起分享感动与收获外,这本书还要与你分享作者李可的独家访谈和李可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而且,读者可以参加“票选电影版杜拉拉活动”,你将有机会参加电影版杜拉拉的开机仪式,与徐静蕾零距离接触,并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探班。精彩还在继续,让我们一起期待杜拉拉3的出版吧。

蔡明菲

2009.5.18

内容摘要:

  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杜拉拉,姿色中上,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一本《杜拉拉升职记》演绎了一个普通人的成功故事,拨动了更多普通人期盼财富自由的共鸣心弦。这是一本关于杜拉拉的书,每一个喜欢杜拉拉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杜拉拉。看每个人心中的杜拉拉,在感动中获得自己的收获。  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杜拉拉,姿色中上,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杜拉拉演绎了一个普通人的成功故事,拨动了更多普通人期盼财富自由的共鸣心弦。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杜拉拉。  “杜拉拉”代表着什么?  执著\上进\高EQ\倔驴\有才\……?  如何向杜拉拉学习?怎样将杜拉拉精神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本书收录了李可独家访谈,柳传志、徐静蕾以及千万读者感动热评,杜拉拉经典语录……【作者简介】  蔡明菲,杜拉拉系列策划编辑,一个与杜拉拉一起成长并在继续成长的金牛女。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我们的杜拉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1347096
《我们的杜拉拉》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56 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我们的杜拉拉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48.4-49 的主题关于 成功心理学-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