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古典经济学原理
后古典经济学原理封面图

后古典经济学原理

徐晋,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从哲学方法论、生产理论、个体理性、企业理论、制度价值论、新应用经济学等角度,对后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整体阐述。其中,离散主义、量化理性、制度价值论等,是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创新。本书认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哲学方法、思想内核与基本体系需要重新审视。本书在继承与批判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

作者介绍:

徐晋,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技研究中心项目主任,曾任哈佛大学亚洲项目研究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后古典经济学的提出

1.1 古典经济学及其批判

1.2 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批判

1.3 后古典经济学的提出

第二章 分布分析、质量判断与离散主义

2.1 经济哲学方法论

2.2 经济学方法论的进展与批判

2.3 分布积分分析方法与逻辑质量判断

2.4 离散数学与离散主义

第三章 精神大生产与新劳动价值论

3.1 物质资料社会化生产

3.2 劳动价值理论

3.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3.4 社会大生产的变革:精神产品与数字化生存

3.5 新劳动价值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第四章 稀缺性变革:社会资源与生命消费

4.1 传统经济学前提:物质资源稀缺

4.2 注意力经济学

4.3 稀缺性批判: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个体生命空间

第五章 量化理性:定义、属性与蚂蚁效应

5.1 个体理性

5.2 理性悖论

5.3 量化理性:定义与特性

第六章 市场结构、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

6.1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6.2 经济离散化:市场与结构

6.3 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

第七章 制度价值论:价值之源与知识产权

7.1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史

7.2 制度价值论与新经济发展模型

7.3 知识产权:制度价值论的直接证据(1)

7.4 理论思考及制度变革

第八章 离散金融:虚拟货币与互联网冲击

8.1 虚拟货币

8.2 互联网金融

第九章 基本范式与应用经济学分支

9.1 离散经济基本范式

9.2 网络经济:解构世界

9.3 数据经济:表达世界

9.4 平台经济:重构世界——-制度价值论的直接证据(2)

第十章 社会异化:精神奴役之路

10.1 异化机理:以大数据平台为例

10.2 行为异化

10.3 私权异化

附录一 定义、命题与推论

附录二 名词索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后古典经济学原理:离散主义、量化理性与制度价值论》系统性地提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做了简要回顾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从哲学方法论、生产理论、个体理性、企业理论、制度价值论、应用经济学、社会异化等角度,对后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整体阐述。后古典经济学(Post-Classical Economics)的提出,奠定了信息经济时代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相对而言,古典经济学根源于农耕经济,并始终没有离开过土地赋税,新古典经济学则诞生于工业经济时代,更多关注于边际革命。离散主义、量化理性、制度价值论等,是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创新。其中,制度价值论为国家与区域的制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
  《后古典经济学原理:离散主义、量化理性与制度价值论》适合经济学工作者、政府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后古典经济学原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0211275
如需购买下载《后古典经济学原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后古典经济学原理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5.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0 的主题关于 经济学-经济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