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
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封面图

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

王广彦, 胡起伟, 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9.0

书籍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介绍了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装备物理状态改变、装备功能劣化、集群装备战斗力丧失等三个层面研究装备战斗损伤模型的层次体系结构,并研究物理状态改变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的机制。介绍基础环境可组合性与运行时间可组合性的分析技术,以及可组合性判定流程。从元模型降低组合模型整体的可理解性、元模型相对于原始模型在实现功能上的不完备性、元模型误差所导致的仿真过程不可重现性等方法。还介绍了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理论的输入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以及基于信息熵的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还介绍基于经验公式的仿真元模型、基于损伤相图的仿真元模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仿真元模型等三种元模型构建方法。还介绍跨装备物理状态改变、装备功能劣化、集群装备战斗力丧失等三个战损层面的装备战斗损伤组合模型构建方法。还介绍装备战斗损伤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以及基于战损仿真技术的装备易损性分析技术和基于战损仿真技术的抢修时间分布规律分析技术。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1.1 装备战场损伤与战斗损伤1.2 装备战斗损伤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现状1.2.1 装备物理状态改变层面的战损模型1.2.2 装备功能劣化层面的战损模型1.2.3 集群装备战斗力丧失层面的战损模型1.3 装备战斗损伤建模与仿真技术面临的问题1.4 仿真元建模技术1.5 基于元模型的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第2章 装备战斗损伤模型的层次体系结构2.1 装备战斗损伤模型的层次划分2.1.1 装备物理状态改变层面的战斗损伤2.1.2 装备功能劣化层面的战斗损伤2.1.3 集群装备战斗力丧失层面的战斗损伤2.1.4 各层面装备战斗损伤模型之间的关系2.2 物理状态改变战损模型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的聚合/解聚机制2.2.1 物理状态改变战损模型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之间的映射2.2.2 面向装备形态的装备功能描述方法2.2.3 物理状态改变战损模型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之间的聚合/解聚方法2.3 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与集群装备战损模型的聚合/解聚机制2.3.1 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与集群装备战损模型之间的映射2.3.2 装备功能损伤与集群装备损伤之间聚合/解聚机制第3章 装备战损组合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可组合性3.1 仿真元模型的可组合性3.2 装备战斗损伤组合模型的层次结构3.3 装备战损组合模型在基础环境方面的可组合性3.3.1 装备战损组合模型的基础环境3.3.2 基础环境可组合性的判定方法3.3.3 基础环境组合度3.3.4 基础环境组合度分析算例3.4 装备战损组合模型在运行时间方面的可组合性3.4.1 组合模型的固有运行时间与实际运行时间3.4.2 组合模型的固有运行时间分析3.4.3 运行时间组合度分析算例3.5 可组合性判定流程第4章 元模型应用中的局限性及改进4.1 元模型对组合模型的可理解性4.1.1 黑箱模型与仿真元模型的关系4.1.2 组合模型的灰度分析方法4.1.3 仿真元模型对组合模型可理解性的影响及改进4.2 元模型在实现功能上的不完备性4.2.1 选用原始模型的基本问题4.2.2 原始模型利用率测算方法4.2.3 原始模型利用率4.3 元模型误差导致的仿真过程不可重现性4.3.1 元模型对于原始模型的可重现性4.3.2 原始模型混沌特性判定4.3.3 混沌动力学元模型构建的控制策略第5章 仿真元模型输入参数筛选方法5.1 输人参数分布规律未知条件下的筛选方法5.1.1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灵敏度分析5.1.2 输入参数筛选试验的正交表规模5.1.3 螺线管制动器电磁损伤模型灵敏度分析5.2 输人参数分布规律已知条件下的筛选方法5.2.1 基于条件熵的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关系5.2.2 模型条件熵的定量描述5.2.3 组合模型的条件熵5.2.4 装备破片战损模型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第6章 典型仿真元模型构建方法6.1 基于经验公式的仿真元模型6.1.1 采用均匀实验方法获取仿真试验数据6.1.2 基于遗传算法的经验公式优化6.1.3 温压弹药对工事热响应特性的经验公式6.2 基于损伤相图的仿真元模型6.2.1 损伤相图基本概念6.2.2 损伤相图构建方法6.2.3 冲击振动损伤相图的构建6.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仿真元模型6.3.1 贝叶斯网络仿真元模型基本原理6.3.2 基于损伤树工作机理的贝叶斯网络仿真元模型6.3.3 基于参数学习的贝叶斯网络仿真元模型6.3.4 基于结构学习的战场损伤相关性贝叶斯网络仿真元模型第7章 基于元模型的装备战损组合模型7.1 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方法论7.2 元模型选择与应用决策方法7.2.1 仿真元模型构建的基本过程7.2.2 面向组合建模的仿真元模型构建决策方法7.3 装备战损组合建模与仿真平台设计7.4 基于元模型的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案例研究7.4.1 典型集群装备战斗损伤组合模型7.4.2 集群装备战斗损伤组合模型的仿真运行第8章 装备战斗损伤仿真技术应用8.1 装备战斗损伤仿真系统8.1.1 系统整体结构8.1.2 威胁建模子系统8.1.3 装备建模子系统8.1.4 装备损伤模拟子系统8.2 基于战损仿真技术的装备易损性分析技术8.2.1 装备易损性关键影响因素分析8.2.2 针对单各因素的试验数据及回归分析8.2.3 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各因素综合分析8.2.4 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8.2.5 距离对装备易损性影响的定量分析8.2.6 各杀伤因素的综合分析8.3 基于战损仿真技术的抢修时间分布规律分析技术8.3.1 装备抢修时间仿真的基本原理8.3.2 战损装备抢修建模8.3.3 战损装备抢修时间仿真软件设计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共分为八章。介绍了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装备物理状态改变、装备功能劣化、集群装备战斗力丧失等三个层面研究装备战斗损伤模型的层次体系结构,并研究物理状态改变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的机制。介绍基础环境可组合性与运行时间可组合性的分析技术,以及可组合性判定流程。从元模型降低组合模型整体的可理解性、元模型相对于原始模型在实现功能上的不完备性、元模型误差所导致的仿真过程不可重现性等方法。还介绍了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理论的输入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以及基于信息熵的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军事装备学系列丛书
9787118093476
如需购买下载《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国防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是国防工业出版社于2014.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237 的主题关于 武器装备-损伤-系统建模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