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精讲
李白精讲封面图

李白精讲

王运熙等,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5.0

书籍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书籍目录: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作品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怎样向汉魏六朝民歌学习

李白怎样向古代诗人学习

重印后记

后记

本书原名《李白研究》,此次重印,收入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名校名师名课”系列,因而改名《李白精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致函复旦大学中文系,希望复旦中文系师生能集体编写一本《李白研究》专著。我当时负责古典文学教研室的工作,并担任本科生的中国中古文学段(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教学任务,中文系领导便把这项编写任务交付给我。一九五九年上半年,配合此项任务,我为中文系一九五六级学生开设“李白研究”专题课。该班学生调干生多,年龄大的多,一部分人古代文学底子较好,他们成立了一个二十来人参加的编写小组担任此项任务。考虑到在编写《李白研究》前,必须先行对李白的为人和作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决定先编注一本《李白诗选》(当时出版界缺少较好的李白诗注本),在此基础上再编写《李白研究》。《李白诗选》的选目和作品历史分期由我拟定,注释由学生与教研组教师吴大逵同志分工写出,再由我统一修改。全稿的写作自一九五九年二月开始,七月完成。一九六一年八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接着该班又从二十来人的编写小组中抽出约七八人继续编写《李白研究》书稿。该书稿由我拟定题目,制订提纲,提出主要论点和诗篇举例,由编写者分头撰写。参加的几位学生十分认真用功,除阐述我提出的观点外,在不少地方有所补充发展。当时“李白研究”专题课已经结束,参与编写的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写作,在当时物质生活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常常挑灯夜战,于一九六○年写出全稿。原稿质量颇高,我通读后修改不多。该书于一九六二年六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编写上述两本书稿过程中,我们较注意尊重事实,避免当时形势下流行的过“左”观点和言论,但毕竟也存在一些烙印。

上述两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的好评,认为能运用新的观点编写’填补了当时李白研究领域的空白。其后《李白诗选》因社会需要量大,经修订后重印多次,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大学生必读丛书”,累计印行达数十万册。《李白研究》此次承复旦大学出版社认可,认为它论述比较全面、清晰,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决定予以重印。我因年老体衰,已无力对它作较大修订,仅在少数地方对一些不妥当的提法与词句,在责任编辑邵丹女士的建议下作了小修改,颇感内疚。希望后起者能在吸取近三十年来的李白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著作)基础上,写出具有高质量的李白研究新著来。

王运熙

二○○八年二月

内容摘要:

  本书是“名校名师名课系列”之一,全书共分6个章节,对李白及其诗歌作了全面与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具体包括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李白怎样向汉魏六朝民歌学习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对李白及其诗歌作了全面与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介绍李白一生各时期的经历和思想概况;第二、三、四篇具体分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第五、六篇探讨李白诗歌对唐前诗歌的继承和创新。过去不少研究者往往片面地认为李白是“诗仙”,是一位超脱尘世的诗人,本书指出:指导李白一生的思想纲领是“功成身退”,即前提是建功立业,功成后方能安心退隐,因而他一生关心国事民生,期望有所作为。书中各篇围绕这一纲领展开论述。【作者简介】  王运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着重研究中国中古时期(汉魏六朝隋唐五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著有《乐府诗述论》、《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文心雕龙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望海楼笔记》等。与顾易生教授合作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曾先后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李白精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9058017
《李白精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51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李白精讲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I207.22 的主题关于 李白(701~762)-人物研究 ,李白(701~762)-唐诗-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