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导论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系统工程导论

陈宏民,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4.1

书籍简介:

本书为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科学专业主干课指定用书。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历经4次年会,在专家反复讨论达成一致的前提下,经教育部认可,最终确定该学科必修的5门核心课程及下属4个二级学科各4门共16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由教育部制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委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该学科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经过几次教指委年会和专业小组会议充分讨论,反复推敲最终定稿,统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陈宏民为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书被教指委定为专业主干课用书,适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研究生作为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序言

1.1 系统工程产生的背景

1.1.1 系统工程的起源

1.1.2 推动系统工程发展的重要理论

1.2 系统工程发展简史

1.3 我国系统工程的发展

1.3.1 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念的自发应用

1.3.2 钱学森对我国系统工程发展的贡献

1.3.3 我国系统工程发展的几个阶段

1.4 系统工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

2.1 系统的概念

2.1.1 关于系统的定义

2.1.2 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2.1.3 系统的基本性质

2.1.4 系统的数学表示

2.1.5 系统的分类

2.1.6 系统研究的内容

2.2 系统工程的概念

2.2.1 关于系统工程的定义

2.2.2 系统工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2.2.3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2.2.4 常见的四类系统工程问题

2.3 系统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系统

2.3.1 遵循因果律

2.3.2 具有多重反馈

2.3.3 存在反直观性

2.3.4 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

2.3.5 存在时滞(延迟)效应

2.3.6 存在大惯性

2.3.7 不适合做直接试验

2.3.8 因果有时在空间上分离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三章 系统工程方法论

3.1 系统工程方法与方法论

3.2 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基本观点

3.2.1 整体观点

3.2.2 综合观点

3.2.3 层次观点

3.2.4 价值观点

3.2.5 发展观点

3.3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

3.3.1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时间维

3.3.2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逻辑维

3.3.3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专业维

3.3.4 霍尔管理矩阵(活动矩阵)

3.4 切克兰德的系统工程方法

3.5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

3.5.1 理解意图

3.5.2 调查分析

3.5.3 形成目标

3.5.4 建立模型

3.5.5 提出建议

3.5.6 实施方案

3.5.7 协调关系

3.6 综合集成系统方法

3.7 螺旋式推进系统方法

3.7.1 宏观旋进的第一环――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3.7.2 宏观旋进的第二环――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

3.7.3 宏观旋进的第三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3.7.4 宏观旋进的第四环――求解模型和系统仿真

3.7.5 宏观旋进的第五环――决策分析

3.8 系统方法

3.8.1 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

3.8.2 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3.8.3 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

3.8.4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

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章 系统建模方法

4.1 系统模型概述

4.1.1 系统模型的定义

4.1.2 系统建模的重要性

4.1.3 系统模型与原型

4.1.4 系统模型与数学模型

4.1.5 系统模型与计算机模型

4.1.6 系统模型的分类

4.2 系统建模技术

4.2.1 系统模型的要求

4.2.2 建模的原则

4.2.3 建模的主要方法

4.2.4 系统建模步骤

4.2.5 建模工作的注意点

4.2.6 建模者的素质

4.3 静态与动态模型

4.3.1 静态系统模型

4.3.2 复杂静态模型举例:投入产出模型

4.3.3 动态系统模型

4.3.4 蛛网模型

4.4 离散和连续模型

4.4.1 升学模型

4.4.2 弱肉强食模型(狼羊模型)

4.5 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建模

4.5.1 问题的提出

4.5.2 系统模型的建立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 系统分析方法

5.1 系统分析的定义、特点与作用

5.1.1 系统分析的由来

5.1.2 系统分析的定义

5.1.3 系统分析的特点

5.1.4 系统分析的作用

5.2 系统分析的内容、步骤与原则

5.2.1 系统分析的内容要点

5.2.2 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5.2.3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5.2.4 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5.3 系统环境分析

5.3.1 系统环境的概念

5.3.2 系统环境的边界

5.3.3 环境分析的内容

5.3.4 环境分析的方法

5.3.5 企业系统环境性质识别和预测

5.4 系统目标分析

5.4.1 系统目标分析内容

5.4.2 目标分析的要求与原则

5.4.3 目标方案的产生方法

5.5 系统结构分析

5.5.1 系统结构的定义

5.5.2 系统结构与功能

5.5.3 系统要素分析

5.5.4 系统相关性与阶层性分析

5.5.5 系统结构整体性分析

5.6 系统分析的定性方法

5.6.1 目标一手段分析法

5.6.2 因果分析法

5.6.3 KJ法

5.6.4 德尔菲(Delphi)法

5.7 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

5.7.1 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

5.7.2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5.7.3 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的常用四类模型方法

5.8 系统分析案例

5.8.1 系统分析案例之一――山江湖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系统分析

5.8.2 系统分析案例之二――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 系统评价方法

6.1 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6.1.1 系统评价的定义

6.1.2 系统评价的特性

6.1.3 系统评价的基本要素

6.1.4 系统评价的步骤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6.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6.2.3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6.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6.2.5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程序

6.3 评价指标数量化的方法

6.3.1 排队打分法

6.3.2 体操计分法

6.3.3 专家评分法

6.3.4 两两比较法

6.4 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

6.4.1 加权平均法

6.4.2 功效系数法

6.4.3 主次兼顾法

6.4.4 效益成本法与罗马尼亚选择法

6.4.5 分层系列法

6.5 可能满意度方法及案例分析

6.5.1 可能度的定义

6.5.2 满意度的定义

6.5.3 可能满意度的定义

6.5.4 常用的多维价值综合方法

6.5.5 可能满意度方法指标的量化方法

6.5.6 应用举例――地区市场秩序评价

6.6 层次分析法及案例分析

6.6.1 层次分析法简介

6.6.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6.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6.6.4 特征根、特征向量的计算

6.6.5 案例分析

6.7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6.7.1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6.7.2 应用举例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 系统仿真

7.1 系统仿真的概念、分类及其方法

7.1.1 系统仿真的概念

7.1.2 系统仿真的分类

7.1.3 系统仿真的方法

7.2 连续系统仿真

7.2.1 连续系统模型描述

7.2.2 连续系统仿真的基本算法

7.2.3 连续系统仿真技术――simulink动态仿真软件

7.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7.3.1 排队系统的基本概念

7.3.2 仿真中的时间表示

7.3.3 离散事件仿真的基本方法

7.3.4 下一个事件推进仿真模型的成分和流程

7.3.5 离散事件的仿真技术

附录1:单队单服务台仿真模型

附录2:Arena问题实例的建模过程

习题与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全书主要以社会经济系统为叙述、分析、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案例、编者的实际研究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涉及的系统问题为题,阐述如何开展系统工程的学习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系统工程的思想、程序和方法。本书在不同章节中吸收了系统工程前辈们有关系统工程实践的体会和经验,它对提高学生系统工程的素养有很大帮助。本书在概念上力求清晰明了,在每种方法讲解中注重系统问题的要素、相互关系、工作程序,注意事项的论述,使读者可以较容易地学习与掌握。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系统工程导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040192780
如需购买下载《系统工程导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4.1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系统工程导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6.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N945 的主题关于 系统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