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传媒与传播
农业传媒与传播封面图

农业传媒与传播

骆浩文, 黄修杰, 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用传播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寻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传播机制、传播模式、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进而形成农业科技传播学的学科规范和学科架构,指导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实践。

作者介绍:

骆浩文,男,1966年2月生,广东吴川人。农学学士,经济学研究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农村科技服务团专家,广东省农业信息兴农工程专家,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期刊协会理事,《广东农业科学》、《广东农村实用技术》常务副主编。长期从事农业科教、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农业媒体与传播等研究工作。在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农业媒体与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攻关子专题、863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及省科技厅等各级研究课题近30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9项,主持完成地方标准1项。出版著作有:《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与评价》、《城乡发展比较》。 黄修杰,男,1980年5月生,广东茂名人。农学学士,农业推广研究生。现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媒传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传媒与传播学科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期刊与声像出版经营等工作。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圈20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一章 农业传媒与传播的内涵

第一节 传媒与农业传媒

第二节 传播与农业传播

第三节 我国农业传媒与传播发展

第二章 农业传媒与传播基本原理

第一节 农业传播主体

第二节 农业传播模式

第三节 农业传播过程

第四节 农业传播趋势

第五节 农业传播要素

第六节 农业传播效果

第二部分 理论篇

第三章 媒介——技术与手段研究

第一节 媒介分类及优势

第二节 不同媒介类型在农业传播中的应用

第三节 媒介选择与使用

第四节 整合传媒优势普及农村媒介教育

第四章 传者——渠道与控制研究

第一节 传播者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内容传播的渠道途径分析

第三节 传播者在农业传播中的控制

第五章 受众——心理与行为研究

第一节 农业传播受众群体特征的社会学释义

第二节 农业传播受众的偏好与选择行为

第三节 农业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第六章 内容——信息与质量研究

第一节 信息内容要求分析

第二节 内容质量问题的产生与控制分析

第七章 效果——评估与优化研究

第一节 农业传播效果的构成与实质

第二节 农业传播效果的实现

第三节 农业传播效果的反馈与评估

第四节 农业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第三部分 实践篇

第八章 基于质量的农业信息内容建设实践

第一节 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内容“把关者”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第二节 信息来源的控制与把握

第三节 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专业化

第九章 基于传播效果的传播运行模式探索和实践

第一节 辐射农业推广模式

第二节 合作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

第三节 农村技术培训模式

第十章 基于媒介技术发展的农业传播实践

第一节 传统传媒技术与新传媒技术在农业上的发展应用实践

第二节 发展网络新媒介

……

第四部分 展望篇

内容摘要:

《中国经济文库·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2):农业传媒与传播》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多年来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经验之总结,以及编撰人员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之升华,并结合传播学和科技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精华而诞生的集体智慧之作。该书既有理论层面的阐述,也有实务层面的讲解。从基础篇人手,对农业传媒与传播基本概念进行阐释;从理论篇扩展,对农业传媒与传播涉及的理论进行剖析;从实践篇深入,对农业传媒与传播实践进行了提炼;从展望篇前瞻,对农业传媒与传播未来的新趋势进行了探索。《中国经济文库·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2):农业传媒与传播》为加快农业科技传播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和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农业传媒与传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617703
如需购买下载《农业传媒与传播》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56 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农业传媒与传播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S-05 的主题关于 农业技术-传播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