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
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封面图

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

聂伟荣, 席占稳, 编著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教材选题于机电系统分析动力学及其应用。全书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一、分析动力学原理与方法;二,电动力学原理与方法;三、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四、微机电系统动力学;五、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第一、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分析动力学与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数学演绎表达方法。第三部分重点强调电磁场的力学分析并建立机电耦联系基于能量的统一分析方法,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给出传感器、测试仪、电机等机电耦联系统的动力学原理,给出典型机电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应用案例。第四部分扩展宏观机电动力学内容到微机电系统,介绍了微纳尺度下的微机电系统的力和特殊效应。第五部分分别针对一般机电耦联系统和微机电系统进行动力学模型分析与应用案例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械学科与电子科学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和深入,如各种探测传感器、电机、机电换能器、机电驱动与传动系统、机器人系统等,以及当今快速发展的微机电系统。这些都是典型的机电能量转换系统。机电系统动力学是研究、设计和制造性能优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掌握机电耦联系统的动态行为等问题,才能更好地将机电系统应用于工业发展以推进国民经济发展。本书在我校主要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目前年用量60本左右。本书还可以作为机械电子工程、电机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及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参考书。本书将提供1万元的出版费资助。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分析动力学原理与方法

第1章 分析动力学变分原理

1.1 变矢量与矢量导数

1.1.1 变矢量及其导数

1.1.2 矢量的绝对导数与相对导数

1.2 线性变换与正交变换

1.2.1 线性变换

1.2.2 正交变换

1.3 变分原理与拉氏乘子法

1.3.1 函数的极值与拉氏乘子法

1.3.2 变量、函数及积分的变分

1.3.3泛 函与变分法的概念与基础

1.3.4 变分法问题分类

1.3.5 泛函极值问题与欧拉方程

1.3.6 其他变分法问题及广义变分问题

第2章 分析力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3章 分析动力学的拉格朗日方程建模

第4章 分析动力学的变分原理

第二部分 电动力学原理与方法

第5章 电动力学的数学基础

第6章 电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第7章 特定情况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第8章 电磁场中的能量关系

第三部分 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

第9章 电磁场的力学分析

第10章 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

第11章 电磁系统的变分原理

第12章 非完整机电系统分析动力学

第13章 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的机电工程应用

第四部分 微机电系统动力学

第14章 微机电系统基础

第15章微机电系统中的力

第16章 作用力的尺度效应和行程效应

第17章 微机电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第五部分 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第18章 机床传动系统机电分析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第19章 微机械谐振陀螺的动力学特性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机电系统分析动力学是机电耦联系统最有效和最基本的建模与分析理论基础之一。本书主要从演绎分析的角度给出机电耦联系统的分析和应用方法,归纳总结并用统一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机电系统的力学、电学行为,建立力学问题与电路、电磁场问题相结合的模型方法,研究机电耦联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应用于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由聂伟荣、席占稳编著的《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普通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一、分析动力学原理与方法;二、电动力学原理与方法;三、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四、微机电系统动力学;五、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微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工艺制作等方面工作的科研人员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2415782
如需购买下载《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机电耦联系统分析动力学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M7 的主题关于 机电系统-分析动力学-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