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封面图

教育的本质

贾馥茗,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年代:2006

定价:19.8

书籍简介:

有关教育的论述,早已非常宏富,但从学术系统的论述看,尚很少见“教育学”的完整系统。作者心目中的“教育学”体系,应该包括形而上学(本质)、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以及方法。其中作为这个体系之基础的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即是想追寻教育的根源,想对教育的“所以然”找出一个“从根本处”可以说得通的理由。《教育的本质》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寻找证据,认为人基于“生而为人”的特征,有“修道”的必要,修道是人“自己”的义务,但须有人导之引之,是为教育之所由生。人所要修的道,称为“人道”。而人道乃由推演“天道”而来,因为天道化生万物,人也是万物之中的一类,也可以说“人是秉天道而生”,只是人特别禀赋了“天道精神”,这是和其他物类的不同之处。这一点差别,使人又有了另一种义务,即是在修己之外,还要"善群",还要“参天地之化育”,以发扬天道,如此便成了“人道通于天道”。于是“修人道以配天道”,便是教育“由本至根”,将人和天地贯通起来的任务。自教育事实出现后,有其效果,而尚未周备,概教育未从其“本质”出发之失。作者倡导之人道教育即从“人道”立场论教育,视人为特别的一类,教育是一个“合理”的历程,教者的责任之一即是必须尊重“生而为人”的学习者,以导引学习者“成人”为务。而“成人‘则是成为合乎天道、发扬人道的人。

书籍目录:

《大学入门丛书》编辑旨意

简体版出版记言

再版序

自序

前言:从现象探讨本质

第一章从人开始

第一节生命历程2

一、生理缺陷待弥补3

二、发展阶段须适应4

(一)幼儿期5

(二)幼童期5

(三)儿童期6

(四)少年期6

(五)青年期7

(六)适应力发展的一贯性7

三、环境的力量8

第二节自我期望的心理11

一、自我期望中之“我”与“他”的作用12

二、自我期望与自我作为13

(一)笃实力行或徒作空想13

(二)自强不息或怨天尤人15

三、与自己比较或与人竞争17

第三节意志力19

一、意志的复杂性20

二、意志的力量22

三、主宰与自制25

第四节追求意义和人生价值28

一、追求自然现象意义的初步30

二、追究道理32

三、人生价值33

第二章人性论点

第一节人性善恶之说38

第二节人性内涵46

一、自然之性47

二、基本情感48

三、欲求和情感并在50

四、官能53

五、心理作用55

(一)认识55

(二)辨别57

(三)决定和实践61

第三节从人的作用着眼64

第三章率性修道

第一节率人性75

一、导发潜能之善77

二、善用可塑性79

三、排除不良习染80

四、确定方向83

第二节修人道88

一、人道命意88

(一)人道在修己89

(二)人道即君子之道91

(三)人道通天彻地93

二、修道准则96

(一)修仁96

(二)行义100

(三)致诚106

第三节修己成人111

一、成己者的条件113

(一)师德113

(二)师范114

二、成人之道118

(一)师的守则119

(二)确定学习方式120

(三)了解学习者:121

(四)善用教学方法122

(五)有本有末124

第四章人道上承天道

第一节天道自然126

一、自然现象127

二、天道概念129

第二节天道作用132

一、生物之机133

二、成物之德138

三、变化莫测141

四、通于圣人144

(一)创造144

(二)垂教147

第三节天道精神150

一、诚至精唯一150

二、仁博济无私155

第四节人道配天道159

一、知与行有不足160

二、知必彻行必果162

三、人道勿违天道164

第五章人道教育要旨

第一节原则167

一、坚持学习的“主动意向”167

二、培养“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168

三、为学习者创造人的价值生命171

四、由本至末172

第二节以发展人性为本174

一、顺人情175

二、重实践179

三、立楷模181

第三节以培养生活能力为基184

一、幼年活动的生活倾向185

(一)玩具效果185

(二)参与成人的活动187

二、生活能力的试探与练习188

(一)能力的试探189

(二)练习191

(三)练习的真谛认识工作与生活192

第四节因材施教195

一、各种能力发展并重197

二、随时纵横相通198

第五节把握教育的适应性与不变性201

前言

从学教育开始,便想找出一个教育之确切不移的定义。待看过若干教育的定义后,才觉得确定不移的定义,须把握教育的根本。何为根本,又经过若干年才知道即是“本质”。

“本质”这个字,英文里用“essence”或“substance”。其他文字自有不同的字和意义。即就“本质”而言,其意义应是最初始、最基本的,就要追究到形而上的方面。而教育是人的活动,人就不是形而上的,如何找出人的活动的形而上根源?为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年,20年前想到从《学庸》或者可以“演义”出一个究竟来。当时尚不敢贸然认为即可称之为“教育的本质”,曾写过一篇以“准则和情怀”为题的短文(原台湾师范大学教研所集刊第十九辑)。时经20年,一再思考,有了确切的认定,以为必须从中国的典籍中寻找论据。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的一句话激发了我写作的动力,遂一口气完成了这本书。其中甚多“演义”之处,不免有误解古人之讥。但以此类论著难得,或者可有抛砖引玉之效。姑不揣粗陋,以待方家指正。

内容摘要:

  何为真正的教育?教育何辜?教育走向何方?人走向何方?本书是著名教育学家贾馥茗女士,据六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经验撰写而成,是十年来两岸最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之一。  “西学东渐”以来,国人在许多切身相关的问题上发生种种所谓的变革,而其实就是不断地被西来的观念所改写或替换。随着民族自信力的增强,国人对如何教育、如何成人的问题重新质疑与反思,一时众说纷纭。本书抛开“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芜杂表象,深入传统文化中探寻“为什么要教”的本质问题,梳理如何教育、如何成人的历代智慧,提出人道教育要旨,认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作者简介:  贾馥茗女士(1929-),河北青县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获美国加州大学教育博士学位。为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名誉教授,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潜心教育学术研究,著作宏富,其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两岸教育学界。代表作《教育的本质》据其六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经验写就,备受学界推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教育的本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大学入门丛书
9787506254762
如需购买下载《教育的本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1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22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教育的本质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0-02 的主题关于 教育哲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