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封面图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

华图教育, 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在深入研究公开遴选考试题型的基础上,全面融合华图教研精华成果,创设了一套全新申论写作体系。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书体系科学合理,考生在掌握全新的申论写作体系的同时,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写作思路。

作者介绍: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把握申论常规题型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1

第一节归纳概括综述 1

一、什么是归纳概括1

二、归纳概括的重要性1

第二节归纳概括题常见题型4

一、概括内容、问题类4

二、概括原因类4

三、概括意义类4

四、概括经验、措施类5

五、情况反映、汇报提纲类5

六、概括词语含义类5

七、其他概括类题型5

第三节归纳概括题作答原则6

一、完全依据材料6

第一部分把握申论常规题型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1

第一节归纳概括综述 1

一、什么是归纳概括1

二、归纳概括的重要性1

第二节归纳概括题常见题型4

一、概括内容、问题类4

二、概括原因类4

三、概括意义类4

四、概括经验、措施类5

五、情况反映、汇报提纲类5

六、概括词语含义类5

七、其他概括类题型5

第三节归纳概括题作答原则6

一、完全依据材料6

二、客观性原则7

三、全面性原则7

四、简洁性原则9

五、条理清楚10

第四节归纳概括题实例评析11

一、解读作答要求11

二、阅读给定资料12

三、归纳概括16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17

第一节综合分析题概述17

一、综合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及作答原则17

二、综合分析题与其他题型的区别18

第二节综合分析题题型分析19

一、概括型综合分析类题目19

二、引申型综合分析类题目20

第三节综合分析题思维方法23

一、供需分析法24

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分析法27

三、三段论分析法30

四、辩证分析法35

五、类比分析法36

第四节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39

一、解读作答要求39

二、研析给定资料39

三、统筹作答42

四、参考答案42

第三章提出对策题43

第一节提出对策题题型分析43

一、单一类对策题型43

二、综合类对策题型44

第二节提出对策题作答原则46

一、针对性——从资料中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46

二、可行性——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6

第三节提出对策能力的思维培养49

一、多角度分析法50

二、因果分析法51

三、矛盾特殊性分析法53

四、利益分析法59

第四节提出对策题解题思路63

一、解读作答要求63

二、阅读给定资料63

三、提出对策69

四、表述对策69

第四章写作论证题72

第一节写作论证题题型综述72

一、给定题目类72

二、给定主题内容类73

第二节写作论证题应试技巧75

一、逻辑严密,标新“立意”75

二、用词精准,拟好标题78

三、紧扣主题,精选素材82

四、综合思考,老练布局83

第三节写作论证题实例评析85

一、材料85

二、问题89

三、答题分析89

四、参考范文90

第二部分熟悉文章写作技巧

第一章材料作文写作91

第一节材料作文写作概述91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写作91

二、材料作文写作与标准申论91

三、写好材料作文的注意事项92

四、关于材料作文文体的问题93

第二节材料作文写作之审题、立意93

一、材料作文写作之审题93

二、材料作文写作之立意96

第三节材料作文写作之谋篇布局97

一、材料作文结构的选择97

二、材料作文标题的拟定101

三、材料作文开头的设计103

四、材料作文主体撰写105

五、文章的结尾107

第四节材料作文写作之美化109

一、文章的外在美109

二、文章的内在美110

第二章公文写作与处理117

第一节公文概述117

一、公文的含义和特点117

二、公文格式117

三、公文语言和结构121

第二节公文写作122

一、命令(令)122

二、议案123

三、决定123

四、意见124

五、公告125

六、通告125

七、通知126

八、通报128

九、报告128

十、请示130

十一、批复131

十二、函132

十三、纪要133

第三节公文处理133

一、公文处理的概念133

二、公文拟制134

三、公文办理134

四、公文管理135

第三章优秀文章选读136

第三部分了解备考热点资料

第一章最新会议速递148

第二章热点事件解读166

热点一同心共筑“中国梦”166

时事点击166

深度解读166

权威声音168

名家观点168

他山之石171

热词诠释172

热点静思172

热点二文物保护172

时事点击172

深度解读173

权威声音174

名家观点175

他山之石176

热词诠释177

热点静思177

热点三儿童权利保护177

时事点击177

深度解读178

权威声音180

名家观点181

他山之石183

热词诠释183

热点静思184

热点四生态文明建设184

时事点击184

深度解读184

权威声音186

名家观点188

他山之石190

热词诠释193

热点静思193

热点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3

时事点击193

深度解读194

权威声音197

名家观点198

他山之石199

热词诠释200

热点静思200

第三章重点时政评点20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

党的作风建设“八项规定”205

总书记习近平广东调研207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7

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9

总书记习近平阜平慰问考察210

2013年反腐败工作部署2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212

2013年全国“两会”21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16

第四章典型事迹储备218

第四部分经典真题实战演练

2013年湖北省遴选选调生和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试题222

参 考 答 案229

2012年春季福建省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231

参 考 答 案236

201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遴选机关工作人员笔试试题239

参 考 答 案243

2011年安徽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考试笔试试题246

参 考 答 案256

内容摘要: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 第一部分把握申论常规题型第一部分把握申论常规题型
  
  
  第一部分把握申论常规题型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
  第一节归纳概括综述 
  一、什么是归纳概括
  申论材料是纷繁复杂、毫无顺序可言的,但是每一则材料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它们都是为了反映某个问题或现象而设置的。而归纳概括则是将这些材料共同反映的问题提炼、归纳出来,并加以简明的叙述。从申论试题来看,培养这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归纳概括的重要性
  归纳概括能力是申论考试中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不仅关系到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作答,还关系到其他类型试题的作答。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时需要概括
  申论给定资料的字数通常为6 000字左右,且材料之间毫无逻辑顺序可言。篇幅长,缺乏逻辑性,很可能使考生读完一则材料就忘了上则材料讲了什么。因此,在阅读时对每一则材料的内容或是重点信息进行简单标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时就需要用到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每段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使考生对材料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了解材料是围绕什么问题而展开论述的,同时,对捋顺材料的逻辑关系也有帮助,可以知道哪几则材料论述的是同一个问题。
  (二)作答归纳概括题需要概括
  在申论考试中,我们通常把要求考生归纳概括材料内容,材料反映的问题或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意义,能够借鉴的经验、教训,等等,带有或明显或浅显归纳概括要求的题型称为归纳概括题。通常在这种题型中都会出现概括、概述、归纳、整理等字样,提示考生此题意在考查归纳概括能力。
  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的老题型,从申论考试刚刚起步的3道题阶段,到现在考试日臻成熟、题型越来越丰富的4道题、5道题阶段,对考生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从未停止过。只是随着考试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归纳概括类题型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从最初要求考生归纳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到现在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整理一份供领导参阅的汇报材料,可以看出对考生归纳概括能力的要求是在不断加强的。
  (三)作答其他类型申论试题也需要概括
  作答归纳概括题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归纳概括能力,作答其他类型申论试题同样需要考生具备这一能力,尤其是分析类试题,与归纳概括的联系非常紧密。通常都是既需要分析,又需要对给定资料进行归纳概括才能得出答案的。下面举例说明:
  2010年湖北省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湖北英模“群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不超过200字。
  这道试题要求分析湖北产生英模“群星现象”的原因,即分析为什么会在湖北出现这种情况,而其他地方没有出现。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先天的原因和后天的原因。先天原因指的是湖北省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后天原因指的是湖北省一直在积极摸索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科学路径,这两个原因使得湖北省产生了英模“群星现象”。至于这两个原因下的具体原因就需要考生到材料中归纳概括了。
  从上面这道题的题干可以看出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但是解答这道试题光凭分析是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而是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概括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以下是与题目作答相关的给定资料,材料后面归纳概括出的材料内容即是先天原因与后天原因下的具体原因。
  【给定资料】(节选)
  6.2009年10月25日,就在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第二天,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就作出批示,要大力宣传表彰这一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2010年初“信义兄弟”事迹见诸媒体后,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迅速作出批示,要求以此为典型在全社会大力颂扬诚实守信美德。2010年7月23日在湖北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上,省委副书记杨松要求深入开展向严大平学习活动。汪金权的事迹被报道后,湖北省委号召各界向汪金权学习。
  多年来,湖北省上下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典型示范推动各项工作,带全局,促发展,精心培育英模成长的“良田沃土”。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社会政治建设的一项常态工作。宣传部门从典型的选择、分级、申报到宣传程序、工作机制、组织领导等均有详细方案,媒体及相关职能部门同步互动,协力助推,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流程和长效机制,使典型宣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心民力的强大武器。
  材料内容概括: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
  7.据2010年6月25日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调研结果:湖北英模“群星现象”是核心价值体系这片“良田沃土”上孕育出的“灿烂百花”,它从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启示。
  湖北注重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精心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示湖北人民的整体形象,大大提高了典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注重从平常生活中寻找感人故事,从平凡人物身上发现可贵精神,以平民的眼光和欣赏习惯来表现先进典型,使广大群众增强了对先进典型的认同感;强调以人为本,力避那种“高大全”式的典型和精神生活无欲、家庭生活无情、物质生活无求的非人性化倾向,做到所选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体现人性特点、反映群众心声、得到群众认同。只有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夯实典型涌现的深厚民意基础,才能使学典型、追典型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湖北的典型宣传工作,力求把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新闻宣传的全过程,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实现树立先进典型与推广先进典型的有机统一。湖北注重整合多种力量,灵活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多管齐下,发动干部群众直接参与,使典型宣传成为舆论热点、社会焦点和群众关注点,引起社会广泛共鸣,进一步增强了典型宣传的渗透力。只有坚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协同作用,壮大典型宣传的积极影响,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广泛唱响。
  材料内容概括:新闻宣传部门强力推进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工作。
  湖北将先进典型的推荐由单纯依靠各级组织层层推荐调整为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媒体发现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现、挖掘先进典型,基本做到典型学习宣传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湖北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关心英雄模范及其亲属;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指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荣誉,与时俱进,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青团代表的选举过程中提供一定比例,对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予以提拔重用,进一步拓展了典型发挥作用的层面和空间。只有坚持不断创新典型选树的长效机制,健全典型培育的良好制度体系,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不断推进中得到贯彻落实。
  材料内容概括:各行各业自觉谋划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
  9.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是一块无比神奇的土地。荆州城外的凤凰图腾、青山绵延的神农架,彰显着荆楚文化的美丽与传奇;辛亥革命的激荡神州、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张扬着荆楚儿女敢为人先的昂扬气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湖北省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武汉、黄石、十堰、襄樊等大中城市,文明创建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在全省广大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四进家”、“一村一品”、“文明湾落”、“文明新村”等思想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在传统美德厚重的精神沃土之上,湖北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深得民心,先进典型人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材料内容概括:湖北有着英模辈出的丰厚精神沃土。
  在千里大别山,在坦荡江汉平原,在鄂西北崇山峻岭,在蜿蜒清江两岸,革命先辈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气壮山河;荆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长江葛洲坝、三峡水利工程、武汉钢铁厂、第二汽车制造厂,一个个国人引为骄傲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湖北人民手中次第建成,描画着神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华中粮仓湖北广大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我国特大城市武汉交通、流通改革先行起步,从来不甘人后的楚地率先展开中部崛起探索与实践,全省上下开拓奋进,蔚成风气。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程表明:自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湖北,有着敏锐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的不懈追求,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积极引领时代新风,争做时代进步的强者,奋力奏响时代前行的强音。
  材料内容概括:湖北有着敏锐把握时代潮流的自觉追求。
  今天,当人们来到革命老区红安,仍能感受到当年这里千百万人民心向英雄的满腔热情;在荆江大堤,巍然屹立的纪念碑留下英模名录共928人,供人们世代景仰;在社会加速转型、思想激烈碰撞的改革开放30年间,这种崇尚英雄、尊重先进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全省高举着积极向上的旗帜,张扬着公平正义的理想。年年岁岁,春夏秋冬,先进典型始终被社会厚待一分,被人们高看一眼。
  材料内容概括:湖北有着崇尚英雄、尊重先进的社会氛围。
  湖北深入挖掘这些体现民族精神的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积极传承具有湖北特色的近现代革命文化,着力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当代先进文化,使它们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只有坚持大力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才能营造典型成长的浓厚氛围,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资源更加丰富。
  湖北有着时代赋予的令人称羡的一系列特殊发展机遇:先是中央希望,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再是国家批准,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继是国家宣布,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时地利人相催,湖北人民又一次有了大展身手、奉献聪明才智的历史机缘。可以展望: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不负时代期许的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将如春花般竞相开放。
  材料内容概括:湖北有着与时俱进造就先进典型的崭新舞台。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概括,我们便可以轻松得出这道试题的答案:
  一是因为湖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湖北有着英模辈出的丰厚精神沃土。
  (2)湖北有着敏锐把握时代潮流的自觉追求。
  (3)湖北有着崇尚英雄、尊重先进的社会氛围。
  (4)湖北有着与时俱进造就先进典型的崭新舞台。
  二是因为湖北积极摸索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科学路径: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
  (2)新闻宣传部门强力推进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
  (3)各行各业自觉谋划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
  第二节归纳概括题常见题型
  随着考试的不断完善,归纳概括题也经历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考试之初的归纳概括题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如今则是题型丰富,种类多样。下面为考生介绍一下归纳概括题几种常见的考试题型。
  一、概括内容、问题类
  这类题通常要求考生归纳概括全部或部分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和资料中所反映的种种问题。
  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市地以下)第二题:
  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类)第一题:
  请概括“给定资料6~9”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概括原因类
  这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概括材料所反映问题产生的原因。如: 
  2012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总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级以上)第一大题第2小题:
  “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三、概括意义类
  这类试题通常要求考生概括实施某一计划、制定某一法律法规、采取某种措施等的作用和意义。如:
  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春季)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6”,概括动物福利立法有哪些现实意义。(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200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秋季)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述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四、概括经验、措施类
  这类试题通常要求考生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中概括出应对某一问题的措施,或是从成功做法中学习经验,获得启示,从失败的做法中吸取教训。如:
  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级以上)第二题:
  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
  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其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成功经验。(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00字。
  五、情况反映、汇报提纲类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类题型也属于归纳概括给定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题型,只是在问法上比较新颖。作答这类概括题除了要概括出材料反映的问题外,还要注意语言风格,即突出这是呈送给领导或上级部门审阅的。如:
  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秋季)第一题:
  假定给定资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20分)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不超过400字。
  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根据“给定材料1~18”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给上级领导整理一份情况反映。(20分)
  要求:内容全面,主旨突出,表达简洁。
  200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类)第一题:
  昆明市“4?22”风波发生后,相关部门要将此情况向上级机关进行汇报,请你根据给定资料为其整理一份汇报提纲。(30分)
  要求:简明扼要,不超过500字。 
  六、概括词语含义类
  这类试题通常从材料中摘取一个或几个词语,要求考生依据给定材料对词语含义进行解释。要求依据给定资料作答,反映了材料已经对该词语作出了解释,考生需要做的是从材料反映的具体事件中将词语的含义抽象出来,这也就是归纳概括的过程。如:
  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市地以下)第一大题第1小题:
  根据“给定资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七、其他概括类题型
  除了以上六种常见的题型外,归纳概括题也会考查考生对比较具体或比较抽象的问题的概括能力。比如,概括争议、观点、中心思想、表现形态、现状、特点、优势,甚至概括品质特征,不管是考生能够想到的,还是想不到的,都有可能成为归纳概括题的考点。如:
  2013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赞成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主要依据。(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类)第二题:
  简要概括“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几种不同观点。(10分)
  要求:条理清楚,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2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
  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1”,“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
  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请根据材料1~3,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出我国现阶段职业病发病的特点。(3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这类试题在近年的考试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和题目难度逐渐加大是密切相关的。一些要求概括具体内容的题目还比较容易作答,要求概括抽象内容的试题则比较难,很多考生读完题干后甚至不知道命题者要求自己概括的是什么,更不用说解答试题了。
  第三节归纳概括题作答原则
  归纳概括题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无论是要求归纳概括主要内容、问题,还是原因、意义,都需要遵循归纳概括题的基本作答原则。只有保证按照以下一些作答原则作答,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归纳概括。
  一、完全依据材料
  给定资料是作答所有申论试题的根本,作答任何类型的申论试题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申论材料。综合分析、提出对策需要依据给定资料,写作论证也需要从材料中寻找灵感和论证角度,对归纳概括题来说就更是如此,更需要依据给定资料了。给定资料对于归纳概括题和写作论证题的意义是不同的,作答写作论证题只需要参考给定资料即可,在参考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而归纳概括题则不然,作答的全部要点必须都来源于给定资料内容,不能有脱离给定资料的内容出现。
  有些考生平时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对社会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当在考试中遇到自己非常熟悉的问题时往往成竹在胸,马上按照以往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写出答案。但是,并不是对问题的了解越深刻,就越能得到高分。下面举例说明:
  200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一题: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出造成“豆腐渣工程”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200字内。
  有些考生在归纳原因时提到了“法律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轻,‘高回报低风险’促使承建者偷工减料”。抛开给定资料来看这一原因会觉得非常合理,这确实是造成“豆腐渣工程”的一个原因。但是看过给定资料后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处罚力度轻”的材料,这就脱离了给定资料,不能称之为概括了。
  社会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现象、原因、作用、意义多种多样,受材料篇幅以及命题者对问题认识深度的影响,材料选取的事例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有限的、不全面的,因此,即使是考生曾经复习过这一社会问题,看过关于这一问题现象、原因、对策的相关材料,也很难与命题者选择的材料不谋而合。就拿上面的这道试题来说,命题者要求考生概括的造成“豆腐渣工程”的主要原因都必须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原因,当然,材料中反映的原因不一定是全部的原因,但这不是考生需要考虑的问题,考生只需要把材料中涉及原因的内容总结概括出来。不仅是这道试题需要这样作答,其他归纳概括类试题同样需要这样作答。
  在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完全依据给定资料作答并不等同于照搬照抄给定资料的内容,而是要求所概括出来的内容能够在材料中找到依据。照搬照抄材料只是对材料反映的表面问题的摘录,并没有经过总结和概括,因此也不能称之为归纳概括。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即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归纳概括而言,就是将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一是一、二是二地总结复述出来,不要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态度、观点反映到归纳概括中。这就决定了归纳概括的语言形式一定是中性的,不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编辑推荐: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是集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技巧、热点、真题于一体的教材,具有三重功效,且该书不仅重点突出,技巧讲解更是精辟、实用,于考生备考具有事半功倍之绝佳效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0183794
如需购买下载《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8 × 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申论与写作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0.3 的主题关于 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