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
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封面图

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

陈芳烈, 主编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套学生版的科普读物,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全书涵盖了计算机、通信、天文、航天、环境、能源、医学等众多热门的科学领域。本书为丛书之一,详细而生动地介绍通信科学知识。

作者介绍:

陈芳烈,1938年生,浙江路桥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同年入人民邮电出版社,历任助编、编辑、《电信技术》主编、《电信科学》主编、副总编辑、总编辑。在职期间,先后受聘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学院、邮电管理干部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1998年退休后,被聘为中国电信网站总编辑和《中国数据通信》总编辑历8年。1990年被授予“有突出成绩的科普作家”荣誉证书;1991年被评为编审;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荣誉称号以及第二届“高士其科普基金奖”;1999年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至今。著译有《电信革命》、《现代电信剪影》、《现代电信百科》等专业类和科普类图书20余种,发表短篇科普作品、论文约300余篇。2007年因策划和主编《e时代N个为什么》丛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书籍目录:

从电报到电话

莫尔斯与电报

电话的发明与发展

百年疑案:谁发明了电话

我国最早的电话

少条“辫子”的无绳电话

我国第一台电脑电话机

电话机的“足迹”

电话是怎样传声的

电话交换机的变迁

数字程控电话“俏”在哪里

“热线”的来历

殡仪馆老板的一大发明

电话号码的位数

电话普及率

电话号码趣谈

电话一线多路的秘密

公用电话的今与昔

从磁卡电话机到IC卡电话机

电话亭里的世界

光卡和光卡电话机

“小灵通”为何风光不再

电报退出历史舞台

无线电的春天

是谁敲开了电磁波的大门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法拉第

无线电报发明人--波波夫和马可尼

无线电广播的开始

让流星为我们“捎信”

“泰坦尼克”号邮轮与soS

SOS的来历

SOS为何“退役”

移动时代

似影随形的移动通信

早期的“移动电话”

从1G到3G

划时代的发明--蜂窝移动电话网

手机之父

移动电话的网号为什么不一样

大毒枭命丧“蜂窝网”

移动电话武装到了牙齿

移动中的潇洒--“漫游”

“漫游”拯救生命

双频手机和双模手机

漫天“飞舞”的短信息

能发短信的智能药片

固定电话也能发短信

穿“彩衣”、能“说话”的短信

“彩信”有温情

拇指文化

危急关头显身手

由盛而衰的无线寻呼

无线寻呼简史

超前太多的格罗斯

居家办公

移动办公室

走近无现金时代

忘了带钱的启示

电子钱袋

手机银行

蓝牙技术

“蓝牙”的来历

奇妙的数字笔

数字化浪潮

无处不在的数字化

“模拟”与“数字”

名人说“数字”

令人鼓舞的预测

人与计算机的通信

“邮寄”语音

数字电影开创电影新时代

电影轶事

未来的影星

能同时打电话和上网的

“一线通”

ADsL拓宽你“门”前的“路”

能上网的家用电器

绿色家电

个性化家电

让家电“联网通信”

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e-book

电子书与传统书的比较

先进的智能大厦

数字地球

数字城市

“数字地球”宣言

地理信息系统

没有硝烟的战争--信息战

电子炸弹

电子对抗兵

无垠的“疆土”

省钱的IP电话

什么是IP

网址与域名

风靡全球的“伊妹儿”

世界上第一个“伊妹儿”

@的来历

从衣服里发出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炸弹

因特网与移动电话的“联姻”

用因特网寻找外星人

给外星人的问候信

期待与外星人握手

发给外星人的网络短信

星际电报

引人入胜的网络游戏

便捷的电子商务

潇洒买一回

无声无息的战争--网络战

网络战的“预演”

神秘的“网军”

用物联网感知世界

射频识别技术

物联网与智能生活

异彩纷呈的多媒体

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

图像通信

历史上的遥望通信

传真机之祖

电子黑板

闻声见影的电视电话

电视电话与可视电话

相聚在屏幕内外--电视会议

相隔千里的“握手”

会议电视的会外“功夫”

数字电视的魅力

由数字电视引发的“官司”

高清晰度电视

未来电视的主流--有线电视

交互式电视

视频点播服务

网络电视破茧化蝶

电影的第二次革命--3D电影

4D影院

3D,精彩的不只是电影

全息电视

家庭电视新宠--壁挂电视

值得期待的“三网合一”

天外“月老”

通信卫星造就“地球村”

人造卫星的预言者克拉克

聆听太空对话

卫星电视直播系统

电视转播是怎样进行的

电视转播的旧闻轶事

卫星天线到影院

“此曲只应天上有”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由来

GPS是怎样工作的

杜达耶夫之死

“多面手”GPS

人脑也有“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什么是个人通信

中低轨道卫星通信

铱星传奇

新世纪之“光”

古老而又年轻的光通信

古代光通信的见证--烽火台

贝尔的光电话

纤径通衢--光纤

“光纤之父”高锟

光纤的用途

光纤到户

电信网“宽带化”的魅力

什么是宽带

新“摩尔定律”

信息高速公路

隔山隔水的医疗会诊

遥控外科手术

没有“围墙”的学校

“非典”时期的“空中课堂”

现代“土行孙”--隐形传态,

给信息“加密”

《水浒传》里的“密码”诗

破译不了的土语密码

指纹识别

窃密终结者--量子密码通信

不能伪造的货币

量子密码通信并不遥远

心灵运输

隐形的杀手

隐形的杀手--电磁污染

是谁赶走了麻雀

两难的选择

太阳风暴对地球通信的影响

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

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课题

内容摘要:

如果你有机会翱翔于太空,用你那双慧眼俯视人类的家园——地球,你能否想象到,我们这个星球已经被一张张有形或无形的网所覆盖。这些网有星罗棋布的交通网,有四通八达的通信网,还有正在不断延伸、把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和每个家庭的互联网。通信网和互联网都在向“无缝覆盖”的方向发展,不论你走到哪里,或天涯,或海角,都离不开这两张网。它们为你传递信息,为你打开通向广阔世界的门户,为你奉献上便捷而周到的服务……
《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通信》是“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系列之一。
在《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通信》里,陈芳烈通过对有关通信技术的介绍以及对上述这两张网的星星点点的描述,来反映一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尽管这只是一孔之见,但它或许会对我们了解这个时代有少许帮助。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1-14岁

“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丛书列入中国科协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十几位中国知名科普作家、科学家倾心创作;最新鲜的科学信息、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让你做一个科学达人;3000多幅彩色图片穿越时空,向你展示科学之美!
通信是一个高科技产业,而且瞬息万变,要对它进行通俗、全面的描述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期待着读者在看了陈芳烈编著的《通信》这本书之后,能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对它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4269509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杭州出版单位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5装帧平装
页数 197 印数 15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12.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Z228.1 ,TN91-49 的主题关于 科学知识-少儿读物 ,通信-少儿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