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人社会学
信息人社会学封面图

信息人社会学

李德昌,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社会信息化使人类从生物人、社会人嬗变为信息人,本书深入探讨了信息人社会的逻辑结构、和谐机制、作用机制、控制机制、成长机制和创新机制。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第一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分离的背景和导致的困惑

第二节物质作用与信息作用

第三节作用与对称性

第四节物质世界的局域化和人文社会的局域化

第五节社会的量子化

第六节社会群及群表示

第二章信息人社会人类本性的嬗变从三维生存到六维生存

第一节从物质人、生物人、社会人到信息人

第二节信息人的六维信息生存

第三节信息人概念的科学基础

第四节信息人的时代特征

第五节信息时空与信息力学

第三章信息人社会的生存风险机制社会的量子化与不确定性

第一节信息人的确定性

第二节信息人的外在不确定性

第三节信息人的内在不确定性

第四节信息人社会不确定性的力学本质

第五节信息人社会的量子化

第四章信息人社会的生存竞争机制数学结构的社会群

第一节“群”的数学概念

第二节物质群与生态群

第三节社会群

第四节群表示

第五节日本经济与社会群

第六节社会群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信息人社会的生存和谐机制民主平等充满活力

第一节社会不和谐的内在根源

第二节宇宙的和谐机制与“物质群”和“生物群”

第三节社会的和谐基础与社会群

第四节建构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信息人社会的生存控制机制对称化管理

第一节物理.伦理.管理

第二节管理和人性中的“二律背反”与对称化管理

第三节局域对称化管理

第四节社会群与对称化管理

第五节管理的挑战与未来

第七章信息人社会的生存学习机制生态化教育

第一节个性化与生态化

第二节素质与序秩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教育学原理探析

第三节走出传统教育,突破素质守恒

第四节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五节一般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六节提高教育素质,呼唤教师素质

第七节教育的风险和误导

第八章信息人社会的生存创新机制势科学

第一节传统文化中的势说

第二节科学意义上的势论

第三节造势与成群

第四节艺术势

第五节文学势

第六节管理势

第七节管理造势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第八节线性造势与对称化管理

第九节非线性造势与局域对称化管理

第十节管理造势,组织成群

第十一节教育势

第十二节教育造势,素质成群

第十三节教育造势中的跨越式发展

第十四节势科学的普适性与科学性

内容摘要:

  信息人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信息人基本的生存方式,不能创新或创新慢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生存就会遇到危险。世界的发展是由势推动的,势等于差别除以距离或差别乘以联系。势的运行规则是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本书深入探讨了信息人社会的逻辑结构、生存风险机制、竞争机制、和谐机制、控制机制、成长机制和创新机制,在首次提出势科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第六维生存创新生存。  社会信息化使人类从生物人、社会人嬗变为信息人,本书深入探讨了信息人社会的逻辑结构、生存风险机制、竞争机制、和谐机制、控制机制、成长机制和创新机制,在首次提出势科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第六维生存创新生存。  本书适于交叉科学工作者,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工作者,相关专业大学师生及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本书也适合作为大学相关专业教材和高中新课改参考教材使用。【作者简介】  李德昌男,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编委。主要从事信息人和势科学视野中的管理学、教育学和交叉科学研究。提出“社会的量子化”、“对称化管理”、“信息力学”、“数学结构的社会群及社会群表示”、“生态化教育”、“势科学”和”势管理”等概念和理论,主要内容刊登在《西安交大学报》(社科版),《理论界》,《系统科学学报》等杂志,有关理论用于西安交大开设的“新经济与创新素质”及“科学与艺术”等课程,并应邀在西安新东方学校和北京、西安等高校多次演讲。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信息人社会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201072
如需购买下载《信息人社会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信息人社会学是科学出版社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01 的主题关于 信息社会-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