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
新媒体传播封面图

新媒体传播

田智辉,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9.0

书籍简介:

本书以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态——用户制作内容为主轴,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态的变化动因、变化形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传统媒体的应变策略等理论和现实问题。阐述博客、播客、DV、SNS等新的媒介手段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的新的功能和作用,剖析国内外主要媒体如BBC、CNN、中国都市报纸等应用新媒体手段的大量案例,揭示和展望21世纪媒体发展的趋势和不断演化的特征。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用户制作内容的影响日益增强

第二节用户制作内容概述

第三节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第四节本书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用户制作内容的产生动因

第一节民主政治的逐步开放用户制作内容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社会多元结构推动传播话语多元化

第三节用户制作内容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

第四节用户制作内容媒介互动性个性化的体现

第五节随需而变媒体接纳用户制作内容

第三章用户制作内容传播的变革

第一节传播者从“把关人”到“人人皆报道者”

第二节传播对象从被动的“受众”到积极的“用户”

第三节传播功能构筑社会安全阀

第四节在国际传播中彰显独特作用

第四章媒体应对用户制作内容的策略

第一节用户制作内容已全面渗入到各种媒体

第二节博客媒体报道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止住下滑趋势报纸多渠道吸引用户

第四节求变保持电视优势

第五节采用播客广播的复苏

第五章用户制作内容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英国报纸网站使用用户制作内容的状况

第二节我国都市报网站吸引用户参与的状况

第六章用户制作内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用户制作内容公信力亟待提高

第二节解决用户制作内容问题的策略

第七章未来媒体发展没有结局的争论

第一节Google与21世纪媒体

第二节报业与新的媒体模式

第三节用户制作内容的发展方向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书研究的来源及国内外对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现状,表明研究目标、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第二章主要分析用户制作内容产生的动因,重点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传媒技术、用户行为、传统媒体应对媒体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用户制作内容产生、发展的原因。第三章从传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功能等角度分析用户制作内容发展的传播学意义。针对用户制作内容的影响日渐广泛,第四章主要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考察分析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如何采用用户制作内容,主要以大型媒体公司的策略为案例进行剖析。第五章主要以中国和英国的主要报纸网站为案例,重点剖析、调查、分析中英两国的报纸网站实施用户制作内容的状况。第六章主要从道德、法律及媒介素养方面进行探讨。第七章是对未来媒体发展的一种展望和探讨。本书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人员、师生、媒介管理部门人员、媒介爱好者阅读使用。  以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态用户制作内容为主轴,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态的变化动因、变化形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传统媒体的应变策略等理论和现实问题。阐述博客、播客、DV、SNS等新的媒介手段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的新的功能和作用,剖析国内外主要媒体如BBC、CNN、中国都市报纸等应用新媒体手段的大量案例。揭示和展望21世纪媒体发展的趋势和不断演化的特征。  适读对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人员、师生、媒介管理部门人员、媒介爱好者。【作者简介】  田智辉,女,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曾任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从事访问学者一年。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新媒体、网络传播等方向。近年来,在《现代传播》、《传媒》等期刊发表关于新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等文章10余篇,其中三篇分别被《新华文摘》、《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媒体传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
9787811272178
《新媒体传播》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20 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新媒体传播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06.2 的主题关于 传播媒介-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