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封面图

人工智能

(美) 亨德生,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这套经过了修订和扩展的《发明和发现的里程碑》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科学技术不是孤立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外,而是人们渴望去了解的一个整体,运用这些知识,人们能够更好地改造世界。每一册图书都集中于至少十个个体人物的传记与成就,他们都是在科技的某个领域有革命性的贡献。虽然也适当地提及了早期的先驱者们,图书的重点主要是20世纪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那些今天仍然在工作的人们。读者将会被他们的故事打动,为他们的故事所吸引。

书籍目录:

前言

鸣谢

简介

1.超越计算

人工智能的诞生与图灵的故事

早期的求学道路

机器可以计算吗

由符号到编码

征服“谜题”

设计电子计算机

向人工智能进军

“图灵测试”

人工智能的难题

争论焦点:图灵测试行得通吗

最后的谜题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2.在盒子里思考

艾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探索人类推理与决策奥妙

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聪明头脑

寻找有趣的研究课题

模拟组织

思想者的会面

西蒙确定了他的研究方向

西蒙和纽厄尔的开放性棋局

亲历者说: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台富有逻辑的机器

通用问题求解机

相关发明:国际象棋和数学证明

亲历者说:人工智能的诞生

扩展人工智能的研究

思维的通用理论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丰富的遗赠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3.我和我的表处理语言

约翰.麦肯锡为人工智能研究开发出了得力的工具

开拓的源泉

一台可能的机器

达特茅斯和人工智能的诞生

表处理语言

制定合适的问题

相关链接:SHRDLU与“模块世界”

成果和荣誉

麦肯锡对于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看法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4.虚拟的大脑

马文.明斯基从神经网络通往复合思维的科学之旅

在哈佛的科学历程

攻克SNARC

知觉和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研究的开端

向人工智能进军

其他科学家:西蒙.派珀特

用来组织知识的框架

各种各样的思维

变得更加强大

科学成果:改进还是复制大脑

情绪机器

争论焦点:明斯基的人工智能研究和意识的本质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5.驾驭知识

爱德华.费根堡姆和他的专家系统

一种“实用”的生涯

接触“会思考的机器”

从演绎到归纳

一位全自动的化学家

知识优先级

构建专家系统

“专家公司”

相关链接:Prolog,一种逻辑程序设计语言

争论焦点:“人工智能的寒冬”

下一个轮到谁

相关发明:日本的“第五代”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6.具有常识的计算机

道格拉斯.里南和大百科全书计划

被科学解放

一种常识性的方法

全自动的数学家

对知识的需求

Cyc:机器中的大百科全书

构建Cyc

使用Cyc

成就和质疑

相关链接:Cyc的更多用途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7.为您效劳

派蒂.梅森和新型的人工智能代理商

一种新型的程序

科学成果:代理商软件是怎样工作的

商业用途

未来的经纪人

让“经纪人”打点一切

“它们会怎么想呢?”

其他科学家:史黛西.马塞拉,大卫.派纳达斯和心理模拟器

梦想家和“网络女神”

社会效应:代理商软件会产生危害吗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8.能够回答的伊莉莎

约瑟夫.魏泽堡和人工智能的社会职责

与计算机一起工作

向伊莉莎提问

亲历者说:接受图灵测试的挑战

成为人工智能程序的反对者

社会评论家

未来趋势:聊天软件

抵制让人压抑的技术

接下来的岁月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9.一个哲学家提出的挑战

休伯特.德莱弗斯和他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

哲学家和机器人的故事

反对“炼金术”

人工智能界的回应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相关链接:“其他”的人工智能项目怎么样

转战互联网

争论焦点:对于计算机和人类的不同观点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10.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雷.库兹韦尔和技术奇点

“我有一个秘密”

了解人工智能

阅读机器

通用的设备

亲历者说:旧型引擎的诡计

未来趋势:库兹韦尔对于2009年的预测

从企业家到梦想家

“技术奇点”

其他作家:大卫.布林

“从长寿到长生不老”

争论焦点:库兹韦尔和对于人工智能的指责

生平年表

扩展阅读

学科发展年表

译者感言

前言

现代科学与发明的关键性进展建立在一些看似简单却具真知灼见的想法之上,那就是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它们也正是我们探寻这个世界的秘密、重新塑造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在一百多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开始将石块制成工具,这样他们便可与周围的食肉动物竞争。大约从3.5万年之前开始,人类开始在岩洞的石壁上绘制精美的壁画与其他手工艺品,这些都表明技术已与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与人们所操的语言交融在一起,一种崭新的躁动难安的艺术世界的帷幕渐次拉开。人类不仅仅在塑造着他们所处的世界,还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它,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思考世界的本真及其含义。

技术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许多地方的神话传说中都有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他轻而易举地摧毁了既定的顺序,而代之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饱含颠覆性的可能。在许多神话里,都可提炼出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叛逆者,例如一只来自美国的山狗或是乌鸦,从上帝那儿偷来了火种,并将它交到人类手上。所有的技术工具,无论是火、电还是锁在原子与基因中的能量,都如同一把双刃剑,仿佛从那个叛逆者手中接过来似的,它们发出的能量既可以治愈人类的创伤,又可以给人类致命的一击。

一个技术的发明者常常会从科学发现中寻找灵感。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当今的科学远比技术要年轻,回溯历史,便可发现它起源于大约500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在那个时期,艺术家与思想家们开始系统地探寻自然的秘密;而第一个现代科学家,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与加利莱.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在一些器具的帮助下,通过做实验,拓展了人们对于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的认识。紧接着,一场革命性的解放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以下几位天才:在机械制作与数学方面有着卓越贡献的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发现生物进化规律的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18091882);在相对论与量子物理方面有着开创性贡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以及现代基因学的鼻祖詹姆斯.D.沃森(JaInesD.Watson,1928)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19162004)。当今科技领域新出现的基因工程、微缩工艺以及人工智能等各领域都有着能够独当一面的主导者。

像牛顿、达尔文以及爱因斯坦这些鼎鼎大名的名字都能够紧密地与那些科技革命联系在一起,这些革命代表了现代科技中作为个体的人的重要性。这一系列的每本书都遴选了10余位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先锋者,并将目光集中在他们的人生与成就上。每一本书都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海洋科学、现代遗传学、现代天文学、法医学与数学模型。尽管最早的开拓者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这套书所论述的重点则是20世纪以来甚至是当今的研究者们。

每一卷的传记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顺序反映了作为个体的研究者们的重大成就的变化过程,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常常是枝蔓缠绕,不那么容易一下子看清的。每个人的具体成就都离不开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也离不开他们工作中的协作者以及给他们的研究提供帮助的外界力量。

牛顿有一句名言:“倘若说我能(比其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每一位科学家或发明家的成就都不是无源之水,而他们甚至要经过一个跟前人暗暗较劲的过程才能超越他们。作为个体的科学家与发明家也与他们的实验室的其他同事乃至别的地方的人发生着种种联系,有时还得益于广泛的集体的努力,例如20世纪末启动的政府赞助与私人赞助,它们为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细微的帮助。科学家与发明家们不但影响着经济、政治与社会力量,反过来也受着它们的影响。在本书所属的这个系列中,科学和技术活动与社会制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传记之外,本书还备有扩展材料,提供了另外一些特定的研究对象。每一章后面都附了一份年谱以及扩展阅读的建议。除此之外,在每本书的末尾还附有学科发展年表。在书中还插入了以下一些工具条,以便给我们提供一种更好的视角,从而更快地进入到那个由科学家与发明家共同构建的世界中去:相关链接:描写一些具有个性特征的工作与科技发展的联系亲历者说:为发现与发明提供第一手资料争论焦点:对由发现与发明所引起的科学或伦理问题的探讨其他科学家:描述的是一些在这项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相关发明:展示了一些与之类似的或相关的发明社会效应:提供了有关发明创造对我们所在的社会或个人生活的影响的相关讯息科学成果:解释了一名科学家或发明者如何应付一项具体的技术上的难题或者说挑战未来趋势:描述了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技术所发生的进展,相关的一些数据也在此处被公布在这套书中,我们讲述的是人类不断寻求真理、勇于探索、不懈创新的故事,我们也希望亲爱的读者能够被这些故事所吸引、鼓舞,得到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希望能够给读者铸造一座桥梁,一起走进科学与发现、发明的世界,并且能够尽情游弋于这个广阔的世界中,在其中找到内心更深刻的共鸣。

后记

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伴随着人工智能专家雷.库兹韦尔豪情满怀的预言,我的人工智能之旅也告一段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我与人工智能一同成长,感受着它初生的喜悦,体味着它进入低潮的苦涩与重蓄待发,并激动于它重又焕发出的蓬勃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科的发展史更像是浓缩版的人类发展史,同样经历着诞生,发展,繁盛,迷惘,重生等等过程。同时,书中提到的许多伟大科学家所经历的,也不尽是繁花似锦的坦途。诚然,他们通常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往往在青少年时代便展现出惊人的智慧的创造力,但同时,他们也承受着旁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非议,只是靠着对人工智能的热爱和坚定信念才最终攀越到顶峰。《人工智能》的编写初衷是为广大的青少年及科学爱好者提供一本通俗易懂而且信息量丰富的科普读物。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也许其中的一部分将它作为课余闲暇时的调味小菜,而另一些人则将它作为了解人工智能的一扇门,也许还有一些人,从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并获得动力,指导自己昂扬地面对人生……我衷心地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从书中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

侯然2007年10月于北京大学

内容摘要:

  “发现与发明的里程碑”系列丛书的8部分册都贯穿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思想科学技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世界和彼此了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结合人物传记、科学原理和历史,每本书都通过影响社会和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的创新将科技思想的进程娓娓道来。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回顾了11位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人物,引人人胜。每一章包括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个人性格、遇到的专业困难以及最有价值的贡献,正文后附生平年表及扩展阅读等参考文献。  本书以人工智能发展过程和该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学家为线索,向人们介绍了该学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它既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不失为一部饶有趣味的科学普及书籍。【作者简介】  哈里.亨德森是一位撰写科技、计算机技术、数学、传记和历史图书的作家、编辑。他曾在FactsOnFile出版公司出版过《在计算机与电子太空中的就业机会》、《信息时代的私密空间》、《现代数学》(被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1997年最佳“青少年图书”)。《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被《选择》杂志重点推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人工智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发现与发明的里程碑
9787543934498
《人工智能》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人工智能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08.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16.16 的主题关于 人工智能-科学家-传记-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