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一个人封面图

一个人

(美) 兰德,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寓言的方式倡导客观主义、利己主义和理性主义,反对利他主义、集体主义和神秘主义。作者虚构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其中没有个人,只有集体;没有自主,只有奴役。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以口号家数字来区别,我被我们代替。主人公“平等7-2521”与众不同,虽然人身自由完全被剥夺,依旧追求那个社会深恶痛绝的知识和理性。最终无法被社会所容,只能无奈的逃入原始森林,在那里重建家园。

作者介绍:

安·兰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安·兰德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精神,是理性利已主义的倡导者,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伦理学形成最为尖锐的对抗。   在美国,她的作品的销量仅次于《圣经》。   有人说不了解安·兰德就无法理解美国精

书籍目录:

译者序作者自序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第七部第八部第九部第十部第十一部第十二部附录

内容摘要:

同乔治·奧维尔的《动物庄园》,理查德·亚当斯的《沃特西普荒原》以及弗拉基莫夫的《忠心耿耿的鲁斯兰》一样,安·兰德的这部《一个人》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则寓言。  用寓言的手法写历史、政治的严肃体裁是个聪明的做法,简化了复杂的现实,回避丁过分的严肃,更要紧的是,能引发悠长的余想。苏东坡诗说:“名高有余想,事去无留观。”历史、政治体裁小说最怕的,就是用激扬的词汇一味地堆砌史事,满心想着要再现过去的真貌,然而现实千头万绪,实难把握;真相影影绰绰,也难琢磨,于是语繁意复,洋洋洒洒,以为留观,却无余想。而寓言却可以拟人、夸张、比喻的小径上缓缓前行,恍惚间就穿越了迷宮般的错综现实,解开了斯芬克斯掷下的难解的谜语。  安·兰德酌《一个人》就是这样的一则寓言,可是,和一般的寓言不同,兰德并没有把人类的故事安入动物的世界,她只是把自的所见所闻放大、简化,蹋开虚伪的修饰,用最极端,最直白的形式告诉我们她眼中的真相。 故事其实简单,兰德虚构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府,这个府没有个人,只有集体,没有自主,只有奴役,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以一个口号加一串数字来区别这个和那个,人甚至不知道“我”这个字眼,但凡要表示“我”的概念,都用复数的“我们”来代替。主人公“平等7-2521”与众不同,虽然自出生起就被灌输集体主义的思想,人身自由完全被剥夺,也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研究机构,反而被判定做终身的清洁工,但他依旧凭生命本初无限向上的光明的力,以及与生俱来的天赋,追求着那个社会深恶痛绝的知识和理性。矛盾本来隐而不显,聪明的主人公瞒天过海,在谁也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发明了电灯,要知道,在兰德笔下的那个社会里,连蜡烛都是一项了不得齣发明呢,更何况是电灯。平等7—2521一厢情愿地以为,凭这个了不起的发明,他能说服那些学者,得到他们的同意和同情,为自己进入向往已久的研究机构大开方便之门。没曾想,那些专家学者们“欣赏了”他发明的电灯后,胡乱给他扣上一顶罪孽的帽子,想要置他于死地。愤怒无奈的平等7—2521只能落荒而逃,逃入“原始”森林,等待被野兽吞噬的命运……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美国版《动物庄园》的惊世骇俗的算我寓言。   《一个人》是对“自我”的探索和追寻。逃入森林后的主人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它的探索和追寻却并未停止,一直要到找到那个缺失的字眼——“我”,他才能心安理得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我”是理性的立足点,没有找到这个神圣字眼,一切就都悬而未决,生活的安定也不能弥补这种悬而未决带来的痛苦和因着痛苦而产生的迷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一个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安·兰德文集
9787508041643
《一个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华夏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一个人是华夏出版社于2007.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2-53 的主题关于 伦理学-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