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自我修养
演员自我修养封面图

演员自我修养

(苏)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14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性著作。作者采用“半小说”形式,虚构了一群热心戏剧探索的师生,通过他们的练习实例与对话,传达出作者的戏剧主张。本书由新知书店于1943年7月在重庆初版,此后又印行了上海版、大连版等。此次出版,即以1948 年3月大连版为底本。译者署名为郑君里和章泯。

作者介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Stanislavski,1863—1938),苏俄国著名导演、演员、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名言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斯氏体系”号召前进,号召作不断的自我修养,不屈不挠的进步。《演员自我修养》的读者必须好好记住他的话:“我在自己书中所写的东西不是关于个别的时代与该时代的人们的,而是关于一切有艺术倾向者,一切民族与一切时代的有机自然的。”   郑君里(1911—1969),曾用名郑重,千里,上海人。自幼家境贫寒,酷爱表演艺术,早年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学习。1929年涉足南国社《卡门》等剧演出。1931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1930年代曾出演多部电影、话剧中的重要角色。1940年后转向导演,代表作有《乌鸦与麻雀》。1949年后导演了《林则徐》、《聂耳》等多部电影。主要著述有《角色的诞生》、《画外音》,译作有《演讲六技》(杰希·波里斯拉夫斯基著)等。   章泯(1906—1975),原名谢兴,四川乐山人。1918年入成都第一中学堂。早年参与青柳剧社的演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开始从事戏剧导演工作。1931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曾导演了《娜拉》、《钦差大臣》等作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初次检验

第二章 演技的艺术观

第三章 动作

第四章 想象

第五章 注意的集中

第六章 筋肉松弛

第七章 单位与目的

第八章 信念与真实感

第九章 情绪记忆

第十章 交流

第十一章 适应

第十二章 内在的动力

第十三章 不断的线

第十四章 内心的创造状态

第十五章 最高目的

第十六章 下意识的起点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莫斯科艺术剧场的演剧

工作年表

译后记

术语中英对照表

内容摘要:

郑君里、章泯等合译的《演员自我修养》,最初完稿于1942年,译文一二章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大公报》连载,题为“一个演员的手记”。这是国内第一次介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其表演理论体系——斯氏体系。这本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作了三十多年,并穷其一生不断修改完善。
  《中学图书馆文库:演员自我修养》采用“半小说”形式,虚构了一群热心戏剧探索、喜爱表演的师生,通过他们日常的上课、交流和排演,传达出作者的戏剧主张,要求演员进行真实的、深刻的、最完全的现实主义创作,“一个演员不仅在舞台上要注意观察,同时在实际人生中也得注意。他应该把整个身心都集中于任何吸引他注意力的事物。他不能像一个漠不关心的路人一样注视一个对象,而应用深入的眼光去观察。否则,他的全部创作方法会显得不相称,而与人生脱节。”

编辑推荐:

斯氏体系是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科学演剧方法论,对现代中国戏剧、电影表演艺术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得到大力推行,随后遭遇了荒谬、不公正的批判。粉碎“四人帮”后,在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中,我们以“必须正确认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态度重新评价了斯氏体系。新时期以来,为加强对影视剧演技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表演艺术水平,仍有必要重温斯氏体系以资借鉴。
  在美国,美国表演学派——“方法派”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延续和发展。该派主要成员在美国影剧坛享有盛誉,并在多年间决定了美国电影表演的主要面貌。斯氏体系为演员们达到在舞台和银幕上的真实表演提供了坚实的框架。
  《演员自我修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20世纪初俄罗斯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继承了西欧和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戏剧艺术传统、积累了他本人的表演和导演经验,并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创作实践基础上创立的现实主义演剧体系,也是世界上表演艺术理论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体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演员自我修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学图书馆文库
9787108049964
如需购买下载《演员自我修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演员自我修养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14.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812.1 的主题关于 演员-修养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