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封面图

货币政策

(德) 博芬格,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于Bofinger教授一直是德国央行理事会成员,熟悉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他在这本书中具体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体制、策略和工具。同时,作为经济学家,他又站在理论的高度剖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框架各自的优缺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了这本书的可读性。 2、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不仅介绍德国联邦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还介绍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西方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特点。 3、介绍了国际上货币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如关于“规则”和“相机抉择”(“rules” versus “discretion”)的讨论;用“时间不一致理论”(Time Inconsistency,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的主要贡献之一)解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简单加总货币量的缺陷和Divisia货币指数等。4、介绍了Bofinger教授本人的一些学术贡献,如 “A Price-theoretic Model of the Money Supply”;当宏观经济遇到不同的冲击(shocks)时,央行应该如何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intermediate targets)和操作指标(operating targets)等。

作者介绍:

彼得·博芬格,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货币与国际经济学教授。他作为经济学家在德意志联邦银行(德国中央银行)和德国经济专家协会工作,同时也兼任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顾问。

书籍目录:

第1篇 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1章 什么是货币

1.1 导言

1.2 定义货币的微观方法

1.3 从货币的职能角度定义货币

1.4 基于统计特性的货币定义

1.5 正确定义货币的重要性

附录1.1 欧元区、美国、日本和英国对货币的定义

附录1.2 (净)金融资产的概念(资金流动性分析)

第2章 货币需求

2.1 导言

2.2 货币数量论和剑桥方程式

2.3 利率: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

2.4 卡甘的货币需求函数

2.5 财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

第1篇 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1章 什么是货币

1.1 导言

1.2 定义货币的微观方法

1.3 从货币的职能角度定义货币

1.4 基于统计特性的货币定义

1.5 正确定义货币的重要性

附录1.1 欧元区、美国、日本和英国对货币的定义

附录1.2 (净)金融资产的概念(资金流动性分析)

第2章 货币需求

2.1 导言

2.2 货币数量论和剑桥方程式

2.3 利率: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

2.4 卡甘的货币需求函数

2.5 财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

2.6 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

附录2.1 协整分析

第3章 货币供给过程:传导过程的起点

3.1 导言

3.2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创造和控制

3.3 银行体系的综合资产负债表以及货币存量的供给

3.4 货币创造过程

3.5 货币供给的价格理论模型

附录3.1 针对冲击的“普勒分析”

第4章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4.1 导言

4.2 人们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有限认识

4.3 数量论渠道

4.4 利率渠道

4.5 预期渠道(菲利普斯曲线)

4.6 总结

附录4.1 最初的普勒模型

附录4.2 “价格缺口”概念

第2篇 货币政策的国内部分

第5章 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

5.1 导言

5.2 长期观点:只有价格稳定最重要

5.3 短期的通货膨胀和产出增长

5.4 “稳定导向型货币政策”的操作问题

5.5 总结

附录5.1 名义GDP目标制的不同情形

附录5.2 持有次优货币的福利损失计算

第6章 货币政策的制度框架Ⅰ:“(遵循)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6.1 概述

6.2 货币政策应遵循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6.3 限制中央银行相机抉择的主要理由

6.4 中央银行受到的外部规则限制

6.5 传统争论概述

6.6 “时间不一致”:支持规则的新理由?

附录6.1 银行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争论

第7章 货币政策的制度框架Ⅱ:中央银行法规的设计

7.1 概述

7.2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7.3 中央银行的问责制

7.4 不称职中央银行行长的问责

附录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支付体系中的技术

第8章 稳定导向的货币政策策略(“单一规则”)

8.1 单一规则的功能

8.2 “单一规则”、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的指示器

8.3 货币供应量目标制

8.4 通货膨胀目标制

8.5 泰勒规则:适用于操作目标的规则

8.6 名义GDP规则

附录8.1 作为货币政策态势指示器的收益结构

第9章 世界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框架

9.1 世界主要中央银行的绩效比较

9.2 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9.3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9.4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施框架

9.5 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框架

9.6 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第10章 货币政策工具

10.1 货币政策工具的一般要求

10.2 基础货币目标制还是利率目标制

10.3 货币政策各个工具的重要性

10.4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市场管理

10.5 美联储的货币市场管理

10.6 英格兰银行的货币市场管理

10.7 日本银行的货币市场管理

10.8 新政治经济学和货币政策工具

第11章 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

11.1 导言

11.2 货币性铸币税和财政性铸币税

11.3 宏观经济稳定和铸币税融资

11.4 最优铸币税

第3篇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

第12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12.1 导言

12.2 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之一

12.3 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之一

12.4 开放经济条件下价格水平的控制

第1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策略

13.1 导言

13.2 大货币区

13.3 实行汇率目标制的开放型小国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内容摘要:

《经济科学译库·货币政策:目标、机构、策略和工具》以货币政策为中心,介绍了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制度框架、世界主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策略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国际环境等,其特色是注重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货币政策理论层面上,《经济科学译库·货币政策:目标、机构、策略和工具》阐述了货币供给过程的传统理论,以及分析世界主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流程所必需的价格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出发点考察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渠道:货币数量论、利率渠道以及预期渠道。在货币政策实践层面上,《经济科学译库·货币政策:目标、机构、策略和工具》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制度框架(如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责和处罚机制等),剖析了世界主要中央银行,如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策略和工具。本书最后还分析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国际环境,以一个开放经济视角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融合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既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如套补的利率平价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等,又讨论了大小货币区中央银行的政策选择等。本书对于了解掌握货币政策“坚实稳固的科学核心”和成功的中央银行“一系列不可或缺的技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价值。

编辑推荐:


  《经济科学译库·货币政策:目标、机构、策略和工具》以货币政策为中心,介绍了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制度框架、世界主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策略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国际环境等,其特色是注重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货币政策理论层面上,《经济科学译库·货币政策:目标、机构、策略和工具》阐述了货币供给过程的传统理论,以及分析世界主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流程所必需的价格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出发点考察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渠道:货币数量论、利率渠道以及预期渠道。在货币政策实践层面上,《经济科学译库·货币政策:目标、机构、策略和工具》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制度框架(如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责和处罚机制等),剖析了世界主要中央银行,如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策略和工具。本书最后还分析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国际环境,以一个开放经济视角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融合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既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如套补的利率平价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等,又讨论了大小货币区中央银行的政策选择等。本书对于了解掌握货币政策“坚实稳固的科学核心”和成功的中央银行“一系列不可或缺的技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货币政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经济科学译库
9787300171661
如需购买下载《货币政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21.0 的主题关于 货币政策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