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比较修辞论
中西比较修辞论封面图

中西比较修辞论

温科学,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中国修辞学已经完成了对古典修辞学的改造,创建了现代修辞学,但它的发展仍不尽人意。因此,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修辞学复兴的经验,引进西方修辞学的理论成果,加强中西修辞学的交流与对话,打破地域、学科、流派的局限,形成跨学科、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无疑将给中国修辞学的改革创新打开一扇大门,带来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希望乃至新的局面。基于以上想法,我们对西方修辞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中西修辞学对接融合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把这些讨论成果编辑成书。

作者介绍:

温科学,广西大学教授。广西玉林市人。1977-1981年先后就读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厦门大学。1989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8-1999年留学美国洪堡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纽约市大学研究生院语言学博士班。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获文学博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现代修辞学回顾 第一节 中西现代修辞学的演进 第二节 中西现代修辞学的改革  一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创立与西方修辞学的复兴  二 现代修辞学的发展态势第二章 现代修辞思想探源 第一节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 第二节 中西现代修辞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一 修辞学rhetoric?  二 各显神通的修辞(学)定义  三 中西各异的修辞原则  四 修辞劝说的认识误差  五 修辞学的两分法第三章 现代修辞学的构想

绪论第一章 现代修辞学回顾 第一节 中西现代修辞学的演进 第二节 中西现代修辞学的改革  一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创立与西方修辞学的复兴  二 现代修辞学的发展态势第二章 现代修辞思想探源 第一节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 第二节 中西现代修辞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一 修辞学rhetoric?  二 各显神通的修辞(学)定义  三 中西各异的修辞原则  四 修辞劝说的认识误差  五 修辞学的两分法第三章 现代修辞学的构想 第一节 现代修辞学的渊源 第二节 中国现代修辞学构想 第三节 西方现代修辞学构想 第四节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修辞学  一 中国修辞学是哲学  二 中国修辞学是“文” 第五节 狭义修辞学与广义修辞学第四章 现代修辞学的结构体系 第一节 西方修辞学结构体系——现代修辞学的蓝本  一 西方修辞学的结构体系  二 西方修辞学结构体系的变迁 第二节 中西现代修辞学体系的对接  一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结构体系  二 中西现代修辞学体系的对接  三 修辞构思的流失 第三节 现代修辞学的基础结构  一 劝说机制——修辞研究的核心  二 受众反应——修辞成功的关键  三 题旨情境——修辞运用的基础第五章 现代修辞学领域的拓展 第一节 多元化与边缘性——修辞学拓展的内因  一 现代修辞学的多学科性  二 伯克对现代西方修辞学的开拓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中国修辞学的转型附录一 美国当代修辞教育考察附录二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是顺理成章的又一正果。贯穿这两本著作之中的哲学视野,尤其使我欣慰。《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中“修辞学与哲学”、“理查兹的修辞哲学”,本书中的“中国修辞学是哲学”以及“哲学对修辞学的影响”,尤其是不冠哲学之名只行哲学之实的全篇哲学精神(请注意此书的绪论),使本书的整个结构稳定,思辨雄健。 本书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对中西修辞学加以对接融合。这是个重大的行动。没有扎实的中西贯通根底,没有理论勇气,作者是不会使自己挑起如此重担的。我不怀疑他的这一理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西方修辞学的功夫、深沉的思考习惯、平和的心境与不辍的运笔,是他完成这一任务的保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西比较修辞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83021
如需购买下载《中西比较修辞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西比较修辞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05 的主题关于 修辞学-对比研究-中国、西方国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