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少女
迷失的少女封面图

迷失的少女

(英) 劳伦斯, 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8

书籍简介:

20岁的爱尔维娜已经出落成一位优雅淑女,却一直没有过真正的恋爱,直到遇见流动剧团男演员西西欧;他拒绝了一位医生的求爱,下决心远嫁意大利深山……

书籍目录:

第1章曼彻斯特宅第的衰落

第2章爱尔维娜.赫夫顿的成长

第3章产科护士

第4章两个女人去世了

第5章情人

第6章赫夫顿的最后一搏

第7章纳沙一基一塔瓦拉剧团

第8章西西欧

第9章爱尔维娜变成了爱丽

第10章曼彻斯特宅第的崩溃

第11章体面的婚约

第12章爱丽也订了婚

第13章婚后的妻子

第14章旅途

第15章称作卡利法诺的地方

第16章悬而未决

前言

迷失的少女,迷失的两性关系

郑达华

D.H.劳伦斯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整个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哲学探索的过程。他的作品反映了作家对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宇宙关系的深沉思考。这使得劳伦斯的创作风格显得沉重、严肃。

《迷失的少女》是劳伦斯继《儿子与与情人》、《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之后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爱尔维娜几次离家“出游”,最后摆脱种种束缚,跟随着代表自然人的西西欧离开英国,来到意大利的过程。小说反映了社会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探讨了人如何与精神桎梏进行抗争,恢复活力的主题。应该说,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劳伦斯前几部小说、甚至之后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有相同之处,但表现的手法却迥然相异。

小说的女主人公爱尔维娜从小生活在曼切斯特宅第里。这是一幢死气沉沉的宅子,里面生活的人物因“笃信高雅的基督教”,而造成精神和肉体的严重失衡。宅子的女主人赫夫顿太太整天只想灵魂的事,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后来,她的肉体变得越来越虚弱,都快成了一个“纯精神性的存在”。另外一位受到劳伦斯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是爱尔维娜的家庭教师费罗斯特小姐。作家描绘了费罗斯特小姐那可悲的一生:她在这里住了二十年,刚来时,她“浑身充满活力”,可后来她的肉体却不断萎缩。她至死未婚,从未经历过完整的人生。只是到了生命快结束时,她才认识到自己这一生的缺憾。然而,这时一切都正如她自己说的“太晚了”。人生与她开了一场玩笑。

爱尔维娜自幼受到费罗斯特小姐的严格管教。这位家庭教师从来到这个家庭的那天起就想把女主人公引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要把她培养成一个修女般的娴静淑女。爱尔维娜从小就跟着费罗斯特小姐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到了23岁还没有与任何男性有过接触。如果她继续在这个家里呆下去,如果她继续接受费罗斯特小姐的那令人窒息的管束,那她也会未老先衰,失去活力,早早地告别人生。为了不“被活埋”在这幢宅子里,爱尔维娜决定离开家乡,独自去闯一条生路。但是,她所受到的对她自然本性的压制过于强大,她只有采取非常的,甚至“荒唐的”手段来进行反抗。

劳伦斯以调侃却怀着怜悯的笔触描写了爱尔维娜离家后的一系列行为。她来到了伊斯林顿,在一家医院当起了护士。到了这个新的天地,她不再受到各种礼教的约束,能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本性:她与那些粗俗的护士打成一片,像她们那样“扭动起大腿,眨巴起眼睛来了”。她随便让那些年轻的医生搂抱,她的身段已格外丰满,颇具女性的魅力。那些男医生搂着她就要吻她的脸蛋,她会因此“哈哈大笑,一边还扭动着身子,她越这样,他们的手臂下就越感受到她的温情和柔软。”她内心喜欢他们把她“拉腰抱住”,也喜欢他们吻她时的那种亲昵举动。她甚至还会采取主动态度,在医院里把一个名叫杨格的医生像小男孩一样地“抱在怀里抚摸”。不过,这些看似有失体统的行为却在爱尔维娜身上产生了有益的变化。几个月后,她就由一个脸色憔悴苍白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脸色红润、体格强壮、充满“活力”的姑娘。这可以说是爱尔维娜第一次出游带来的结果。但后来,她为了照顾她那行将就木的母亲又回到了死气沉沉的曼彻斯特宅第,于是,她“逐渐倒退回旧日的模样,人瘦了,脸色也重新变得苍白。

在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后,爱尔维娜又开始了第二次“出游”。这次的行动比第一次更不可思议,她居然跟着一个由一些外国山民组成的流动剧团出走了。她居然爱上了剧团里一个来自意大利深山老林的演员,整天与他形影不离。这惹得外人议论纷纷,最后连警察也插手调查。于是,爱尔维娜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跟着她的情人去了意大利的山区,彻底脱离了一直约束她的曼彻斯特宅第,彻底脱离了那个“长长的、浅灰色的棺材般的”英国。劳伦斯通过轻松活泼的描写突出了小说的社会意义。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女主人公试图改变受到压抑的本性而做出的种种行为,正与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在劳伦斯看来,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在“纯洁与高尚”的面纱之后,隐藏着“不可忍受的暴虐”。作家同情妇女的遭际,关注妇女的反抗。在此意义上,《迷失的少女》和《虹》及《恋爱中的女人》一样,也是一部反映妇女问题的现实主义作品。

更有意味的是,在劳伦斯的笔下,粗俗但是健康的举止战胜了虚伪的文明。劳伦斯认为,人有两个自我,精神的自我和肉体的自我,这两者须保持平衡。如果精神自我过于强大,使得肉体的自我受到压制,那么,人就会失去生命力。爱尔维娜的粗俗与荒唐是她本性的自然流露,是她身上的那个肉体自我对压制人的“高雅”和“规范”进行的反抗。只有通过这些超乎常规的行为,她那个肉体的自我才能活跃起来,她失衡的自我才能逐渐取得平衡。

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充分表达了他对两性关系的哲理思考。小说中的费罗斯特小姐一直过着崇尚精神、约束肉体的生活。虽然她得到了“最崇高的敬意和钦佩”,可她的生命却渐渐失去活力,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爱尔维娜违反了大家闺秀的种种“规矩”,可她走的这条荒唐的道路反而给她带来了新的生活。这两个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产生了迥然相异的结果,这种违反“常理”的反差真切地反映了劳伦斯的一个基本观点:一个人只有在自身的肉体和精神之间得到平衡,以及男女之间的精神和肉体实现平衡,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只有这样,人就不仅能完善自我,且有可能与“活的”宇宙建立联系。劳伦斯对爱尔维娜的几次“出游”,尤其是对她最后跟着情人逃离那个压制人性的曼彻斯特宅第和英国的描绘实际上表现了劳伦斯对人生的思考。

劳伦斯几乎所有作品在他生前一直毁誉参半,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被英国当局查禁数十年,却在坊间流传甚广;《迷失的少女》则是一个“异类”中的“异类”:它于1920年获得了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文学奖苏格兰最有声望的、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奖项。这也是这位一代文豪当时唯一一部获得正统文学界肯定的作品。事实上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思想并没有发生剧变,恐怕是由于《迷失的少女》具有的独特人性魅力之原因吧。

内容摘要:

  矜持、迷惘、放逐、妥协;求得,迷失……义无反顾的爱情寻觅者们,最可能经历的生命轨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经典爱情四部曲之外,天才作家D.H.劳伦斯的又一部惊世名作,唯一一部让这位文豪获奖的小说。20世纪英国最特立独行、最有争议的作家,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三百年内无人能理解我的作品。”降生后,她若小镇教堂廊下的玫瑰,安静美丽,期待长成;20岁后,她若待价的上好印花丝绸,妖冶冰冷,坚守爱情;30岁后,她遇到了他,佩斯科卡拉奇来的男子。从此冷漠化为挚爱,高贵转身卑怯,她以为得到真爱即找到自我,可当她把所有禁锢都抛入英吉利海峡,离开故土奔赴婚姻目的地后,却陷入更深的、彻底的迷失。  20岁的爱尔维娜已经出落成一位优雅淑女,但在这个小镇里,像父亲店里精美的伦敦布找不到销路一样,她从没有过真正的恋爱。爱尔维娜害怕成为老处女,害怕在曼彻斯特宅第终老一生,但尽管经历过几次大胆尝试,不肯低就的性格,还是让她的独身生活一直持续到30岁,直到她邂逅流动剧团男演员、小她五岁的意大利男子西西欧,她拒绝了一位医生的求爱,下决心离开了原本安全的世界,下嫁遥远而荒凉的意大利佩斯科卡拉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迷失的少女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226616
《迷失的少女》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华侨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迷失的少女是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英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