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世界
我自己的世界封面图

我自己的世界

(英) 格林 (Greene,G.) ,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以日记体写成的小说,带有回忆录的性质。

书籍目录:

导读:与格林同梦(恺蒂)

前言(伊芙.克罗伊塔)

自序

一幸福

二我所认识的几位著名作家

三特务工作

四政治家和政客

五战争

六危险和恐惧的时刻

七一点宗教

八与皇室的简短交往

九写作的工作

十舞台和屏幕

十一旅游

十二阅读

十三科学

十四爱情?

十五一次小报复

十六我的犯罪生涯

十七令人不愉快的经历

十八会说话的动物

十九疾病和死亡

附录:

格林主要作品目录

遭遇格林(余斌)

入戏的观众(唐诺)

前言

有时,知道有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这种想法很让人觉得宽慰。这个世界中的一切经验,旅行,危险,幸福,都不用与人分享,没有见证人,没有诽谤罪。我所遇到的人物没有与我会面的记忆,没有记者或自许的传记作家们来核对我所说的一切,政府无法因那些间谍活动绳我于《国家机密法》。我曾在一次晚宴上与赫鲁晓夫谈话,我曾奉特工部之令去刺杀戈培尔。我没有撒谎那些与我共享此景的证人们,没人能够依据他们的个人经验证明我所说的不是事实。

我的日记从1965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共有八百多页,我从其中选择出了《我自己的世界》中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的自传,以“幸福”始以“死亡”终,是一个怪人过去三十余年的生活(此书中所写到的战争是60年代的,而不是40年代的)。但是,其他传记作家们无法使用这些材料。有时,为了让我自己满意,我也会记下一些特殊事件和特殊会面所发生的年月日。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原先想把1988年春天与亨利.詹姆斯在玻利维亚一艘船上的会面作为全书的开篇。但是,后来我改变了主意。因为1989年1月,在我开始记录这个私人世界二十多年来,我第一次经历了幸福。在我自己的世界中,伟人多如牛毛,真正毫无意义而且无法解释的幸福这却是我唯一的一次记录。

人们常说鸦片可以帮助打开或是关闭通向这个世界的门,但是我没有这方面的证据。50年代我在越南和马来西亚时常抽鸦片,当时我忙于记录的日记大都是有关普通世界中的种种暴力,我记得在我自己的世界中,也只有过一次“非凡”的经历,它的“非凡”在于时间的回溯我回到了公元1世纪。

那时我住得离伯利恒不远,我决定步行到那个小镇上去造访我所熟悉的一家妓院,我带着一枚金币,用来付给我所选中的女孩。快到城里时我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一群穿着东方服饰的男人们在鞠躬朝拜并奉献礼物,对象是谁?原来是一堵墙。没有人接受他们的礼物或与他们打招呼。我站在那里看了许久,然后不知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我把那枚金币也投向那堵墙,然后我转身离去。

我自己的世界中的时间可以过得很慢,也可以过得很快。在这个例子中许多个世纪转瞬而过,我发现自己躺在床上阅读《新约全书》,里面有个故事是关于一群东方的君王们前去朝拜伯利恒的一个马厩,正是我所见的情景。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到伯利恒去,原本是要把金币送给一个女人。看来,虽说我所见的只是一堵墙,但这金币果然是给了一个女人。”

这是自己的世界富有想象力的一面,与普通世界很不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化身博士》这一奇怪例子时说:“有一段时期我非常拮据,我觉得我得做些什么。我苦思冥想,想找一个可写的主题。夜里我梦到这个故事,它仿佛是~件特殊的礼物,更奇怪的是我常常梦到故事,不久以前我曾经梦到另一个故事《奥拉拉》,所以,现在我手头有两个我梦到的可写的故事。”

在史蒂文森所写的故事中,《奥拉拉》常被人忽视,其实,它与《化身博士》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这个故事肯定是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属于故事的发生地西班牙。就如同《变形医生》中的伦敦更像是爱丁堡的街头,或是史蒂文森自己的世界中的一个城市。

奇怪的是普通世界中的史蒂文森,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常常像是个陌生人,他自我的故事让他本人迷惘不解。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奥拉拉》的毛病是它听上去很不真实,但是问题是,什么才算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马克汉姆》是真实的,《奥拉拉》是虚假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化身博士》这个例子中,他甚至过分到把初稿扔进火里去。我有几部短篇小说就使用了我自己的世界中的材料。在《梦见陌生之地》中,我记录了我在那个世界中是一个麻风病患者,在瑞典接受治疗。小说发表时,唯一增加的内容是最后那一声枪响。另一个故事《罪恶之源》,发生在19世纪的德国,醒来之后我带着一丝愉快的微笑,没有做任何改动,故事就从我自己的世界进入了普通世界。

我们称之为梦的东西有着另一面,邓恩在《时间的实验))中做过有趣的披露:它们包含着未来以及过去的碎片。我曾经写到过,我七岁时,一天夜里,我梦到一起沉船事件,那夜正是泰坦尼克号遇难之时。九年以后,在爱尔兰海我也见证了另一起沉船事件。回顾我长长的记录梦境的历史,不止一次,我所梦到的事件几天后果真会在普通世界里发生。他们大都很琐碎,不值在此一记,但是我确信邓恩是正确的。

我与亨利.詹姆斯在我自己的世界中的会面完全出乎意料,而且非常奇怪,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二章里,题为《我所认识的几位作家》。与一般传记作家不同,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年份和时间上亦步亦趋,所以,我早年与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一家旅馆卧室里的会面没有我最近与詹姆斯的会面那么重要。(我知道那天如果我弄醒约翰.保罗二世的话,对他对我都没有好处,我们天生就不喜欢对方。)

这本书中没有我生活中情色的一面,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但是我不希望牵连那些我曾经在自己的世界中爱过的人,虽然我没有力量阻止传记作家们或是记者们在普通世界中写到她们。这本书中另一所缺是噩梦。这里记录了战争和危险,但是它们不像我童年时常常出没在婴儿室外走廊里的那个女巫,直到最终我转身面对她,她才消失。在我自己的世界中,我在海地和越南常常感到恐惧,但是从来没有极度的恐怖和噩梦。也许因为无论在我自己的世界还是在普通世界中,我的恐惧中总有着一些冒险和愉快的成分。

内容摘要:

  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格雷厄姆.格林,特别重视自己的隐私,排斥采访,因此,我们对他几乎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或许他知道作为读者的我们对他兴趣不减,所以,撒手归去之前,他替我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本书。本书完完全全记录了他的的隐私,以餮读者对他的了解。本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在英国当代作家中,大概再没有谁比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格雷厄姆.格林来得传奇了。
他曾从事新闻、编辑、外交工作,足迹遍及五大洲;一生泉涌不竭的创作力,25部重要作品,半数被改编成电影,不但写小说、剧本、评论、传记,甚至也写诗、写儿童文学。誉满全球的他,书迷满天下,然而由于他对于隐私的重视,对于采访的排斥(有一阵子,他甚至不愿在他的书中附上作者照片),因此,直到他过世之前,人们都无法对这位在风风雨雨中生活了86年的老人有一个清晰的形象。
1991年他撒手归去,似乎知道读者对他的兴趣不减,「盛情难却」之下,他预先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一本完完全全关于他最隐密自我的书:《梦之日记》(AWorldofMyOwn:ADreamDiary)。这本小书是葛林生前最后几个月亲自编成,临终时嘱咐伴随他最后三十年生活的伊维安.克莱特担任编辑,再交付给他在英国的多年老友兼出版商麦克斯.瑞那德出版。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小说家、曾从事新闻、编辑、外交工作,足迹遍及南美、东欧、业洲、非洲。著作等身,包含小说、剧本、评论、传记、诗集、儿童文学等。一生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达二十一次之多,然终未获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我自己的世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格林作品集
9787544706292
《我自己的世界》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我自己的世界是译林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45 的主题关于 自传体小说-英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