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气象
汉唐气象封面图

汉唐气象

周伟洲,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6.0

书籍简介:

本书稿共收录作者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发表的有关西安及其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的学术论文,主要内容即是通过这些珍贵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西安作为中国古代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和与东西方文化交往中心的风貌,再现古长安汉唐文明的气象。

作者介绍:

周伟洲,男,1940年2月生,广东开平人。汉族。1958—1962年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62—1965年该民族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年分配至陕西省博物馆工作。1973年调到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从事中国民族史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6年破格提升为教授。1992年至1998年曾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并兼西北历史研究室主任。2001年7月调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仍兼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名誉会长(原任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原任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学术委员(原任副会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出版主要著作有:《敕勒与柔然》、《吐谷浑史》、《汉赵国史》、《唐代党项》、《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西北民族史研究》、《陕西通史·民族卷》、《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 (主编)、《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长安与南海诸国》、《早期党项史研究》、《丝绸之路大辞典》(主编)、《唐代吐蕃与近代西藏史论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史》(主编)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新发现的秦封泥与秦代郡县制

西汉皇后玉玺和甘露二年铜方炉的发现

陕西出土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古代印玺杂考

陕西北周墓葬与民族问题

陕西北周墓葬主死葬地考

新出土的四方北朝韦氏墓志考释

唐代关中民族的分布及融合

唐蕃长庆会盟地与立碑考

西安近年来出土的唐代银铤、银板和银饼的初步研究

陕西蓝田出土的唐末广明元年银铤

西安等地出土唐代银铤、银饼和银板研究

陕西长安县和耀县发现的波斯萨珊朝银币

西汉长安与南海诸国的交通及往来

唐朝与南海诸国通贡关系研究

唐代昆仑奴与僧祗奴

唐“都管七个国”六瓣银盒考

万国来朝岁,五服远朝王

西安地区部分出土文物中所见的唐代乐舞形象

从郑仁泰墓出土的乐舞俑谈唐代音乐和礼仪制度

唐梨园新考

扶南乐与骠国乐

长安发现唐智该法师碑

长安温国寺考

隋唐长安与南海诸国的佛教文化交流

长安子午谷金可记摩崖碑研究

附录

明《黄河图说》碑试解

陕西发现的两通有关明末农民战争的碑石

一幅珍贵的清代新疆军事舆图

内容摘要:

《汉唐气象(长安遗珍与汉唐文明)》收录作者周伟洲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表的有关西安及其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的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作者通过这些珍贵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西安作为中国古代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和与东西方文化交往中心的风貌,再现古长安汉唐文明的气象。全书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一)从出土的秦汉封泥、印玺等,探讨秦汉时期制度与民族关系;(二)
从出土的墓志、碑铭,探索南北朝和隋唐时关中地区的民族分布、民族关系及相互融合的情况;(三)从出土的唐代银铤、银板、银饼及波斯萨珊朝银币,讨论唐代赋税、国库及与西亚波斯萨珊王朝的关系;(四)从文献及出土唐代金银器,研究汉唐京师长安与西南民族及南海诸国的交通、朝贡等关系;(五)从文献及出土文物,探究唐代乐舞及梨园;
(六)从文献及碑铭,讨论古长安的佛教,道教及与南海诸国佛教文化交流。此外,在附录中,《汉唐气象(长安遗珍与汉唐文明)》还收录了在西安发现的明清时期的碑石和地图的论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汉唐气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西北民族研究丛书
9787516122983
如需购买下载《汉唐气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汉唐气象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72.411 ,K242.03 ,K234.03 的主题关于 文化史-研究-中国-唐代 ,文化史-研究-中国-汉代 ,出土文物-研究-西安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