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实践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批判与实践

童世骏,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68.0

书籍简介:

本书带着中国问题研究西方理论,并基于文本诠释寻找问题解答。全书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讨论始于“批判”与“实践”这两个基本概念,终于“内在”与“超越”这两个基本向度,并且在此框架内讨论“概念分析”和“学派沟通”的研究方法,关于“真理”和“规则”的商谈理论,讨论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的问题,也讨论一些在中国和西方都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如实践和真理、事实与价值、民主与科学、价值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等问题。本书涉及哈贝马斯关注的所有重要话题,是一种难得的对话式的研究,而不只是对于哈贝马斯思想的仰望式的注释。童世骏的细致探究和深入阐释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哈贝马斯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童世骏长期致力于新法兰克福学派和新实用主义的追踪研究,尤以对哈贝马斯思想的诠释和阐发见长,他的论著被公认为汉语学界同类研究中的最高水平。

作者介绍: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以富布莱特学者身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一年,出版《现代化的辩证法》(2000年,英文)、《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2010年)等著作多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2003年)等译作多部,以及“美诺悖论的认识论分析”(1985年)、“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2008年)和“普遍主义之种种”(2009,英文)等中英文论文100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批判:哈贝马斯与批判理性主义

第一节 波普尔的合理性观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合理性观的核心:主体间交往活动的合理结构

第三节 哈贝马斯合理性观的方法论涵义:诠释者和被诠释者的交往关系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合理性观的自我辩护:理性主义的基础问题

第二章 实践:哈贝马斯与美国实用主义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与美国实用主义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不同层次上“实践”的“批判”意义

第四节 余论:哈贝马斯为什么几乎从来不提詹姆斯

第二篇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概念区分:以“行动”与“行为”的概念区分为例

第一节 “行动”和“行为”之间的概念区分

第二节 概念区分对于哲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反对概念区分也离不开概念区分

第四节 结论:大问题和小细节 之间的反思平衡

第四章 学派沟通:从“粗糙原料”到“融贯整体”

第一节 普遍主义的预设

第二节 双重结构的范式

第三节 三个向度的旨趣

第四节 结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宏大叙事

第三篇 理论问题

第五章 真理论:真理的认可问题与真理的意义问题和标准问题

第一节 从金岳霖谈起:真理论是否仅仅讨论真的意义问题和真的标准问题

第二节 对实践标准的分析:有必要进一步提出真理的认可问题

第三节 对真理的认可问题的回答:哲学史上的共识论(和约定论)

第四节 “基于理由的共识”:共识论如何同其他真理观并行不悖

第五节 结论:从作为技术活动的实践到作为交往活动的实践

第六章 规则论: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

第一节 “遵守规则”的含义

第二节 “规则意识”产生的条件

第三节 规则正当性的根据

第四节 规则问题与批判理论

第四篇 从商谈理论到政治哲学

第七章 “事实”与“规范”

第一节 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几种类型

第三节 法律的“有效性”与“事实性”

第四节 法律的“正当性”来自“合法律性”何以可能

第五节 商谈的民主理论:法治和民主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六节 程序主义法律范式:“人权”和“人民主权”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七节 哈贝马斯政治和法的理论的特殊语境和普遍主张

第八章 科学与民主

第一节 杜威的科学观和民主观

第二节 杜威论科学和民主的关系

第三节 哈贝马斯论如何协调科学与民主

第四节 结论:低调的哲学观和高调的哲学家观

第九章 政治与文化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是做成的,而不是现成的”

第二节 “做成”现代集体认同的关键:政治文化

第三节 两种政治文化观:“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和“与政治物相关的文化”

第四节 把政治文化理解为“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的重要性

第五节 培育“自由的政治文化”的几个因素

第十章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第一节 交往理性观念:公私划界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

第二节 女性主义参与公共讨论现实地解构了传统的公私界限

第三节 从文学公共领域到现代大学:培养公共讨论之理性主体的公共领域

第十一章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一个共同盲区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社会建制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理念

第四节 结论:社会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积极扬弃

第五篇 从政治哲学到历史哲学

第十二章 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

第一节 康德与普遍主义:“绝对命令”与“商谈原则”

第二节 罗尔斯与正义原则:“理性选择”与“合理交往”

第三节 泰勒与“承认斗争”:文化整合与政治整合

第四节 施密特与国际政治:“人民”与“人类”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批判与全球正义建构

第一节 普遍主义:对话的还是独白的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的还是民族主义的

第三节 对话普遍主义:实际的还是虚拟的

第四节 意识形态批判:认知的还是规范的

第十四章 历史与道德

第一节 康德:对进步的乐观信念是一种道德义务

第二节 波普尔: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康德主义

第三节 哈贝马斯:语用学转向以后的康德主义

第四节 结论:后形而上学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中人的历史责任

第十五章 内在与超越

第一节 中国文化传统:“超越性”的内在化

第二节 杜威:“宗教性”概念的自然主义理解

第三节 哈贝马斯:“在自然主义和宗教之间”

第四节 结论:内在于实践的批判

附录 “学习”与“批判”——为哈贝马斯八十寿辰而写

主题词索引

内容摘要:

《批判与实践》从“批判”与“实践”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并在此框架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讨论了一些在中国和西方都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既揭露了西方哲学的意蕴,又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编辑推荐:

《批判与实践》带着中国问题研究西方理论,并基于文本诠释寻找问题解答。全书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讨论始于“批判”与“实践”这两个基本概念,终于“内在”与“超越”这两个基本向度,并且在此框架内讨论“概念分析”和“学派沟通”的研究方法、关于“真理”和“规则”的商谈理论,讨论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的诸多问题,也讨论一些在中国和西方都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如实践和真理、事实与价值、民主与科学、价值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等等关系问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批判与实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智慧的探索丛书
9787549565184
如需购买下载《批判与实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精装
页数 316 印数 1200

书籍信息归属:

批判与实践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516.59 的主题关于 哈贝马斯,J.-哲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