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课
死亡课封面图

死亡课

(美) 麦克劳夫,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9.0

书籍简介: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生活中的死亡奇迹般地消失。我们虽然不可以完全抹去死亡的悲伤和其他与此相关的痛苦,但是,我们可以交流、分享对死亡认知和态度,相互学习,并努力在一起更有效地应对死亡、临终的痛苦和丧亲之痛。面对死亡,一些建设性的互动互助,可以帮助我们通往有益的生活方式。在这本书已经出版第6版其间,新的死亡时有发生,新的问题已经突出,新的见解和态度已经出现,其中有许多是观点演变为具有成熟的、永久的价值观念。我们致力于在这个新的版本汇总这些与死亡有关的新理念。

作者介绍:

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博士自1975年开始便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死亡与临终、儿童与死亡等课程。1978年,他成为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成员,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及姑息治疗组织成员。科尔博士还是死亡、临终和悲痛事务国际工作组前主席和常任理事。   目前,他还是佛罗里达阳光海岸安养协会的董事会成员。这个协会是美国国家安养与照护组织中儿童安养照护服务的首席咨询机构,同时还是国家捐献者家庭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他的著作包括36本书和手册,例如《帮助儿童应对死亡:指导和资料》、《儿童与死亡》、《青少年与死亡》、《青少年的死亡与悲痛手册》等。   科尔博士的工作得到了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的认可,并被授予杰出个人贡献奖(1988);国际儿童安养组织授予他世界儿童安养工作杰出贡献奖(1989);之后他还获得了创立查尔斯·科尔基金的终身成就奖(1995)等等。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博士自1976年开始在南伊利诺伊大学讲授死亡教育课程。他是一位牧师,曾经在几个教区任职。他的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宗   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博士自1975年开始便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死亡与临终、儿童与死亡等课程。1978年,他成为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成员,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及姑息治疗组织成员。科尔博士还是死亡、临终和悲痛事务国际工作组前主席和常任理事。   目前,他还是佛罗里达阳光海岸安养协会的董事会成员。这个协会是美国国家安养与照护组织中儿童安养照护服务的首席咨询机构,同时还是国家捐献者家庭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他的著作包括36本书和手册,例如《帮助儿童应对死亡:指导和资料》、《儿童与死亡》、《青少年与死亡》、《青少年的死亡与悲痛手册》等。   科尔博士的工作得到了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的认可,并被授予杰出个人贡献奖(1988);国际儿童安养组织授予他世界儿童安养工作杰出贡献奖(1989);之后他还获得了创立查尔斯·科尔基金的终身成就奖(1995)等等。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博士自1976年开始在南伊利诺伊大学讲授死亡教育课程。他是一位牧师,曾经在几个教区任职。他的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宗教哲学和比较宗教学等领域。   多娜·科尔(Donna M.Corr)是一位肾脏移植科、肿瘤科和安养部门的护士。17年来,她在圣路易斯社区大学教授护理学,还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讲师。她的著作包括与查尔斯·科尔合著的5本专著:《安养护理工作原则和操作》(1983)、《儿童安养护理》(1985)、《老年人护理服务》(1990)、《婴儿猝死:谁能够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儿童死亡和悲痛手册》以及多篇论文。多娜·科尔和查尔斯·科尔合著的书籍5次获得了美国护理期刊年度专著的荣誉。 显示全部信息

书籍目录:

引言 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第一章 死亡教育

第一部分 死亡

第二章 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变化

第三章 人们对死亡事件的处理方式

第四章 文化差异与死亡

第二部分 临终

第五章 应对临终阶段

第六章 应对临终:个人如何给予帮助

第七章 应对临终:社会如何给予帮助

第三部分 丧亲之痛

第八章 应对丧亲之痛

第九章 应对悲痛:个人如何给予帮助

第十章 应对悲痛:葬礼的意义及社会的帮助

第四部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死亡问题

引言  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第一章 死亡教育

第一部分 死亡

第二章  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变化

第三章  人们对死亡事件的处理方式

第四章  文化差异与死亡

第二部分 临终

第五章  应对临终阶段

第六章  应对临终:个人如何给予帮助

第七章  应对临终:社会如何给予帮助

第三部分  丧亲之痛

第八章  应对丧亲之痛

第九章  应对悲痛:个人如何给予帮助

第十章  应对悲痛:葬礼的意义及社会的帮助

第四部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死亡问题

第十一章 儿童

第十二章 青少年

第十三章  中青年人

第十四章  老年人

第五部分 法律、理念和伦量

第十五章  法律问题

第十六章  关于自杀

第十七章  协助自杀和安乐死

第十八章  死亡在生命中的意义和地位

第七部分   一种特殊疾病的事例

第十九章  用实例展现本书的主题

内容摘要:

死亡之所以让人们无比地恐惧和排斥,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敞开心结去认识它,导致死亡带上了阴沉浓重的黑色面纱。《死亡课》是一本让我们亲近、拥抱死亡的书,它没有长篇累牍的哲学纠问,没有学究式的论证,它凝聚的是几位作者第一线的工作实践与研究的思考,以告诉世人:

  如何认识死亡,包括儿童、青少年、中青年和老人们如何认识死亡。
  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包括我们自己如何从容而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如何给予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一些帮助,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最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

  如何面对丧亲之痛,包括我们自己如何从丧亲之痛中解脱出来,如何帮助我们的邻居、朋友、孩子和老人面对亲人的“失去”。
  如何引导社会团体与家庭,帮助个体进行有效的助人和自助,引导人们实施正确和积极的临终关怀。
 

编辑推荐:

一本平易近人而又系统、深刻的“死亡教育”书。
  告诉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从容应对自身、亲友乃至陌生人的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启示社会团体与组织,采用何种措施来帮助单个家庭与个体克服“死亡”带来的痛苦和阴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死亡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0135991
如需购买下载《死亡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死亡课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45.9 的主题关于 死亡-教育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