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的初战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中国工业化的初战

马泉山,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58.0

书籍简介:

1953~1957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工业化和现代化梦想的大幕,奠定了国家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技术的最初基础。在原有工业基础十分落后而又面临严峻外部环境的情况下,“一五”计划选择了重工业超常发展战略。经济现象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现在的经济与“一五”计划有着一定的联系。研究“一五”计划具有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发展曾领先世界

第二节 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

第三节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史前时期”的总结

第四节 历史新页: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第一章 必要社会政治条件的塑造

第一节 构筑独特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

第二节 完成祖国大陆的空前统一和实现民族的大团结

第三节 剿匪打黑,安定社会

第四节 涤荡污泥浊水,树立新风

第五节 发动“三反”“五反”斗争,整饬吏治

第二章 技术资金的筹划

第一节 新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发动因素的观点

第二节 打开引进性技术创新新渠道

第三节 社会变革性的制度创新

第三章 率先启动的先行部门和地区

第一节 农业和交通运输先行

第二节 东北的先行建设与鞍钢的恢复发展

第三节 156项先行开工项目建设

第四章 工业化范式选择及目标任务

第一节 世界工业化经验与中国的可能选择

第二节 以速度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第四节 环绕主要指标的经济关系安排

第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的三年

第一节 大规模建设的开局

第二节 建设规模的收缩与“紧张平衡”思想

第三节 五年计划出台以及前三年的实绩

第四节 症结在于重工业高强度发展与农业发展滞后

第六章 “主体”矛盾传导下“两翼”的提前

第一节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经验的总结

第二节 合作化速度之争与社会主义群众运动高潮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第四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第五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改革设想

第一节 形成原因简析

第二节 基本特征及内涵

第三节 弊病的显露与初步改革设想

第八章 探索加快发展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第一节 加快发展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加快发展的两重含义

第三节 独辟蹊径的探索

第四节 向科学进军的两大举措

第九章 跃进预演的曲折

第一节 安排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的苦衷

第二节 从农村开始的生产建设高潮

第三节 由“打招呼”到一线领导反冒进

第四节 “慢一点”思想的提出

第五节 年度计划执行结果

第十章 经济收缩及国内政治

第一节 波匈事件的讨论与经济问题决策

第二节 被称为政治思想战线决胜负的一仗

第三节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第四节 国民经济成功的主动调节

第十一章 1956和1957两年实践的认识价值

第一节 周恩来的新认识:1956年“跃进的发展”

第二节 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节 互补的两种经济思想

第十二章 辉煌的156项重点工程建设

第一节 156项工程的立项

第二节 156项工程的建设

第三节 156项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意义

第四节 并非多余的分析

第十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巡礼

结语

附录一 156个重点项目中民用项目建设情况

附录二 156个重点项目中军工项目建设情况

参引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工业化的初战: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57)》是中国工业史第一本著作,以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为一个阶段。《中国工业化的初战: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57)》描写了1953-1957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1953-1957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工业化和现代化梦想的大幕,奠定了国家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技术的最初基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工业化的初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58777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工业化的初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工业化的初战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24 的主题关于 工业化-研究-中国-1949~1957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