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封面图

中国现代性

王纯菲, 等编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是辽宁大学“社会转型与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种,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重点项目。本书论述了中国现代性的艰难历程,其发展历程表明,单凭某一层面的现代化改造,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百年来中国文化思想场域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与现代性问题构成了极其复杂的关联。中国现代性的文学书写,表征着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与裂变,守望着未竟的现代性事业。

作者介绍:

王纯菲,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女性文学,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叙述话语的艺术运筹》、《诗——生存体验的世界》、《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现代卷》等。《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获中国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还曾获中国妇联颁发的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辽宁省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现正主持国家项目“比较视域下的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教育部项目“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宋伟,笔名宋一苇,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市优秀专家,长期从事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学报文摘》等转载;著有《后理论时代的来临》、《审美视界》等学术专著。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多个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编 现代性的理论视域

第一章 现代性的多副面孔

第一节 现代性的谱系

第二节 现代性的反思

第三节 现代性的危机

第二章 现代性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 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性分裂中的审美拯救

第三节 西方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

第四节 东西方冲突中的价值重构

第三章 现代性的反思批判

第一节 现代性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的继承与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意义

第二编 现代性的文艺学建构

第四章 文艺学的现代性

第一节 文艺学现代性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文艺学现代性的中国问题

第三节 中国现代性的文艺学要点

第五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文艺学整合

第一节 科际整合的现代性意蕴

第二节 文艺学整合的本体论追问

第三节 文艺学整合的生存论考量

第六章 中国现代性与女性文学批评的出场

第一节 性别的解放:女性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语境

第二节 意识的觉醒:女性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出场

第三节 时代的共名:女性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表现

第四节 在场与缺席:女性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

第三编 文学现代性的曲折展开

第七章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与兴起

第一节 疆域的长城:封闭的中央帝国版图

第二节 崩溃的边界:异质的殖民空间侵入

第三节 跨语际实践:想象西方的异域表象

第八章 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战争现代性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二节 种族救亡与民族共同体的型塑

第三节 文学宏大叙事与国家空间隐喻

第四节 公共领域与大众传播的政治化

第九章 审美现代性的曲折展开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审美现代性

第二节 鲁迅审美现代性思想与伦理本位规范

……

第四编 文学现代性与现代生活景观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性的艰难历程已经表明,单凭某一层面的现代化改造,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百年来中国文化思想场域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与现代性问题构成了极其复杂的关联。在这里,有渴望,也有悲观;有艳羡,也有怨恨;有追求,也有拒斥;有建议,也有破坏;有保守,也有激进。所有的一切混杂、交织、冲撞在一起,造成历史的错乱与断裂。中国现代性的文学书写,表征着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与裂变,守望着未竟的现代性事业。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现代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社会转型与文学研究丛书
9787503954399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现代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文化艺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现代性是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12.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6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