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封面图

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

冷梅, 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实现了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颠覆。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对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书籍目录:

导言

一、马克思哲学与当今之时代

二、马克思生产概念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三、马克思生产概念的研究意义

四、本书结构与写作安排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与国民经济学的“生产性”原则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生产性”原则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的“生产性”原则

第二章 马克思生产概念存在论境域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博士论文》之哲学意义分析

第二节 费尔巴哈哲学的贡献及其缺陷

第三节 对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劳动的批判

第四节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第五节 生产作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第三章 作为历史本质基础的生产

第一节 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即生产

第二节 生产:历史之基础

第三节 生产:意识的存在论根基

第四节 生产与交往形式

第五节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公开阐明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终结和共产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统一

第二节 对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存在论批判

第三节 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第四节 资本关系的实质

第五节 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及其自身界限

第六节 共产主义的生成与异化劳动的终结

一、粗陋的共产主义

二、政治性质和经济性质的共产主义

第五章 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视阈

第一节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解读

第二节 鲍德里亚的“生产之镜”

第三节 哈贝马斯的“劳动和相互作用”

第四节 对马克思哲学误读之原因及其一个存在论上的比较

结语唯物史观与生产现代性批判——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马克思超越近代理性形而上学和政治经济学视域,实现了对生产概念的生存论存在论的变革。在政治经济学只看到财富生产的地方,马克思看到了生命的生产、直接生活的生产;在黑格尔把生产理解为自我意识的外化及其扬弃时,马克思以生产实现了意识内在性的揭穿,提示出生产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存在论基础,把历史的本质基础归于生产,从生产中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我们领会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变革及其当代意义的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以马克思哲学发展为线索,深入探讨了马克思存在论视域中的生产概念。生产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它不仅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同时也生产人的感性生活,生产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关系。马克思生产概念关乎世界之改变,生产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都体现于此。

编辑推荐:

《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从存在论上探讨马克思生产及其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一方面予以澄清马克思生产并非如海德格尔等人所认为的那样还是形而上学概念,而是突破近代形而上学视阈实现了对生产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的变革,从而清除对马克思生产的错误解读;另一方面指出马克思生产也是他建构自己真正的历史科学的基础,而这两者是同一个方面。只有马克思从不同于近代形而上学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出发,马克思才能真正展开对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才能看到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到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因此,本书跟寻着马克思哲学发展的线索,以马克思文本为据,系统阐述马克思生产所开创的生存论存在论境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0981895
如需购买下载《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8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阐释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2.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A811.66 的主题关于 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