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形态学
城市居住形态学封面图

城市居住形态学

于一凡,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系统的观点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用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考察研究的对象,指出应当全面、系统地把握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与整体思维,从而将必要的外力干预从简单的功能满足转化为灵活的机制影响。

作者介绍:

199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建筑与景观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法国巴黎建筑、城市与社会研究院(1PRAUS)研究员,法国翌德国际设计机构(ETE)董事。兼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欧美同学会(SORSA)留法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08055)主持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2008ZX07316—04)课题负责人,2006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06PJ14093),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25)。 在国内各地主持完成近百项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嘉奖约30项,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两部。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城市居住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1.2 城市居住形态相关研究综述

1.2.1 西方研究视野

1.2.2 当代中国城市居住问题研究

1.3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结构

1.3.1 研究意义

1.3.2 内容结构

2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理论体系

2.1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认识论基础

2.1.1 从还原论、体验论到整体论

2.1.2 形态学和系统学是城市居住形态学的两大支柱

2.1.3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研究特色

2.2 居住形态的系统规定性

2.2.1 居住形态系统的内部规定性

2.2.2 居住形态系统的外部规定性

2.3 居住形态的系统演化

2.3.1 主体-实践-客体

2.3.2 居住形态系统的演化动力

2.3.3 居住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

3 居住形态的主体

3.1 居住形态的主体

3.1.1 人是居住形态的主体

3.1.2 人的主体性

3.2 居住形态的主体类型

3.2.1 个人

3.2.2 家庭

3.2.3 社区

3.3 居住形态的主体活动

3.3.1 需要

3.3.2 价值

3.3.3 生产

3.3.4 交往

3.4 日常生活世界

3.4.1 日常生活批判

3.4.2 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3.5 满意度和幸福感

3.5.1 居住生活的质量

3.5.2 上海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 居住空间形态

4.1 城市居住空间形态

4.1.1 居住空间形态理论的演进

4.1.2 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发展轨迹

4.1.3 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化的要素

4.2 住宅区空间形态

4.2.1 住宅区规划设计思想的演变

4.2.2 住宅区空间形态的演变

4.2.3 空间形态演变的结构性要素

4.3 住宅空间形态

4.3.1 住宅设计标准的发展

4.3.2 住宅户型的变迁

4.3.3 功能空间的演化

5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结构

5.1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空间结构

5.1.1 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5.1.2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

5.1.3 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构特征

5.2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组织结构

5.2.1 社区

5.2.2 当代城市社区的转型

5.2.3 社区发展规划

5.3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阶层结构

5.3.1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城市居住形态的分异

5.3.2 外生分异与内生分异

5.3.3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整合

6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经济过程

6.1 住房是特殊的消费品

6.1.1 住房的商品属性

6.1.2 住房市场的非均衡性

6.2 居住空间形态的经济学解释

6.2.1 区位发展理论

6.2.2 价格与区位

6.3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经济过程

6.3.1 住房的开发和消费

6.3.2 住房的需求和供给

6.4 住房市场的主体博弈与宏观调控

6.4.1 住房市场的主体博弈

6.4.2 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

7 从居住文化到居住文明

7.1 居住文化

7.1.1 文化

7.1.2 居住文化

7.2 居住文化的形态结构

7.2.1 精神文化形态

7.2.2 物质文化形态

7.2.3 制度文化形态

7.3 从居住文化到居住文明

7.3.1 文化适应与选择

7.3.2 消费社会的文化危机

7.3.3 走向居住文明

8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

8.1 城市居住形态的自组织演化基础

8.1.1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

8.1.2 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基础

8.2 城市居住形态的自组织演化图景

8.2.1 日常生活中的自组织现象

8.2.2 城市居住形态自组织演化的图景

8.3 城市居住形态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8.3.1 城市居住形态自组织演化的机制

8.3.2 城市居住形态自组织演化的启示

9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与整体思维

9.1 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

9.2 居住形态演化的整体思维

9.3 后生态时代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城市居住形态学》从居住的主体(人)与客体(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究与之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形态、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全书以系统的观点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用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考察研究的对象,指出应当全面、系统地把握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与整体思维,从而将必要的外力干预从简单的功能性满足转化为灵活的机制性响应。
  《城市居住形态学》适合从事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建筑设计及住房问题研究的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高校、研究机构的师生、研究人员学习。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对国际居住问题的比较研究,通过与学生们一起访谈踏勘,通过数以百计的规划设计实践,整理出了几百份调查报告和访谈记录,它们分别代表着专家学者、城市管理者、房地产开发者、物业管理者,以及普通居民的感受和观点,这些成果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作者尝试以系统的观点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用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考察研究的对象,指出应当全面、系统地把握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与整体思维,从而将必要的外力干预从简单的功能性满足转化为灵活的机制性响应。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城市居住形态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120849
《城市居住形态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东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城市居住形态学是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69.3 的主题关于 城市-居住模式-社会形态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