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漫画
漫话漫画封面图

漫话漫画

江有生,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江有生,我国老一代漫画家。1942年参加新四军并开始漫画创作。其作品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的创作精华,尤其是新四军时期保留下来的部分漫画作品,同时又收录了部分散文、杂文,新颖而珍贵。为本套丛书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艺术内容。

书籍目录:

无心插柳(代序)

烽火年代

往事回忆

半个世纪前的一封公开信

《苏中画报》

战地服务团二三事

看美国空军吃“三炸”

刀刻出来的漫画

1947年

土电影

刻给蒋军看的传单

雕虫之技

怎样画对比的漫画

严、虚、傻

来龙去脉

外轮廓线

声东击西

广博才能高

借疯子说事

假痴不癫

意料外倍动人

读点旧体诗

拟人法

设计误会

赶新鲜

侧面描写

指桑骂槐

多字漫画

童言无忌

“七分想,三分画”,对不对?

结束语

漫画时事

元旦两栖演习

年底结账

剧院的最后一幕戏

洋相

谈谈岸信介的心

伤痕和歌德

华宴何时休?

借荒唐来说正经张光宇漫记西游

好事难做

美盲

街上玩什么?

禁而不绝

游客心态

沉渣泛起

油水抽去成豆腐渣

中国面临地下水荒!

担忧一例

啤酒瓶仍在爆炸

话说“方便”

李白下来杨贵妃高力士上

老虎不傻

不是魔术

不知何故

“自由”和文明

有钱可买“院士”帽

灾区尝鲜

采访新闻又出新闻

巨额钱款从哪里来?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夕阳不红

孟姜女喊冤

重读《万象更新图》

断桥相会

魁星下凡被拒

何时出厂闹不清

人民币进得了上海吗?

重读五十年前的上海老漫画

警惕出游有陷阱

谁说狗咬人不是新闻

他山之石

寓哲理于幽默之中

简练中见深刻

关键在于想象

横山隆一的幽默

似是而非(之一)-

似是而非(之二)

再谈似是而非

用黑白造幽默

“动作延伸法”可出幽默(之一)--

“动作延伸法”可出幽默(之二)一

借鸟趣而寻善

旧雨情深

雪中送炭

《吴耘美术作品选》序

走出象牙之塔

徐克美术作品选《江淮之波》片

米谷轶事

情眷故土的陈依范

辛勤的耕耘者

老张,您慢慢地走

悼张谔同志

送别蓝建安同志

怀念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

让骨灰漂向祖国

想得好,画得好

纪念米谷逝世二十周年

自说自画

漫画是短命的艺术吗?

《漫画》杂志史料

中山又一“特产”

童趣出漫画

效颦扩大化

为什么要媚笑?

素质

动乱前后

“四人帮”覆灭前后的日子

“老九”和漫画重新见报

一花自述

“申辩”与“备忘”

浩劫的预兆

故事漫编

公文旅行

月老祠三易其主

“八男二女”和“八女二男”

灶君这次也报“忧”

上帝是什么?

戏说嫦娥隐真事

静候新闻出现

同行不容

老残新游

厕所故事

天上掉下来什么?

狗的日记

春天到了美国

点滴

友谊之旅

访朝散记

板门店遭遇

雨泪交流

世界和平首先从漫画家友好俱乐部开始

访日散记

后记

前言

我三姨比我妈小很多,所以我小时候喜欢跟着她玩。她心灵手巧,会绣花,会弹琴,在学校演戏时还散着长发扮演女神。我记得她曾用照相的胶卷轴给我做了一辆小汽车。她没事时常常画些有趣的小画逗我乐。像一笔就勾画出一个小兔子、写一个“化”字化出一个小耗子、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一个戴礼帽的人头,还有手拿着笔,嘴里念:“丁字没个钩,两边挂绣球,三叔不吃饭,四叔不饮酒,一变变个猴子头”,一个猴头就画出来了。

后来,她从广州远嫁到上海,在寄给我妈的信中还附了一套她画给我看的滑稽画,题目是《缩头洗脚水》,内容是有一位小姐嫌自己脚大不雅观,便到药房买了一瓶缩脚灵药水回来洗脚,洗后大脚果然变得小巧玲珑,小姐一面高兴一面便把洗脚水从楼上泼到楼下,碰巧一个过路和尚敲着木鱼走过来,正好淋个满头。那药水真灵,和尚头立刻缩成像馒头那么大小,引起一群路人大惊小怪地围着看,和尚自己也惊慌得抱头便跑,路人追看不舍,和尚无处可躲,远看一家人家墙壁上有一个小洞便把头拱进去,谁料墙壁那边那家的姑娘正在绣花,绣呀绣呀绣得有点累,正想休息一会儿,一看墙壁上冒出一个光溜溜像针线包的圆东西,姑娘顺手便把绣花针往和尚头扎进去……滑稽画到此结束。我妈和我看后笑得不亦乐乎,我那时还没有意识到我三姨的画对我有多大程度的影响。

不久抗战爆发,日军快打到广州,我随学校迁到香港后到澳门,我妈从广州撤退到安南(今越南),我在澳门勉强读完初中便到上海找我三姨,她想方设法让我进入一个药厂当练习生学习化学制药,将来可以有一技谋生。我在那里干了两年一多,可是我对那些枯燥的化学公式没有兴趣,也记不住,一心只想画画当个画家。后来终于离开药厂投奔新四军画画去了。我不知道我三姨当时会有什么想法,她有意希望我成为一个制药师,没想到她无意给我画的连环漫画却促成了我的志向,正是应了那两句老话: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这样,自1942年参军后到现在,除掉“动乱”十年,一画就画了五十五年,至今还未搁笔。若问这个过程有何困难,就是开始时苦于既无漫画学校,又无漫画学习班指导,只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到现在,柳树是否成荫有多少成绩不好说,关于技法方面的经验是有些,有时也写写记下来,只是没有多少理论根据也无系统,东一枪、西一枪的。今把历年来有关漫画的文字材料并附漫画整理成集交给出版社,如果对初学漫画的青年读者有一点点参考作用,我就感到十分荣幸了。

江有生

2007年

后记

在把这本集子的图文稿整理完毕后,想起了一件事,有《文艺报》包君立民积八年之辛劳,收集文艺家自画像二百四十三幅,配文出版书名《百美图》,不知怎的把我也纳入卷内充一个数。包君文内介绍初见我于一次“抗日漫画展”的座谈会,并从华君武口中得知此人是从新四军画漫画出来的,是现在仅存的一个人。我自己倒没有想过我已是这样的一个身份,不过这一句话却也提醒了我,新四军确是有一支知名和不知名数量也不少的漫画队伍。岁月变更,星斗转移,如今这些漫友安在?他们当年的作品又在哪里?

话从这里说起,抗战开始,新四军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敌后、大后方和海外侨胞中的进步青年和爱国人氏纷纷来参加新四军,其中就有画漫画和喜爱漫画的,不过严格地说这些同志那时还不能算是一个专业漫画队伍,因为当时一切为战争服务,需要什么便画什么,所以画漫画的也画宣传画、连环画,也刻木刻,而原来画别的画种的,必要时也画漫画。

新四军重视美术宣传工作,军部和各师各地区都出版油印或石印画报。记得军部有《抗敌画报》,一师有《苏中画报》,苏中区有《漫画与木刻集》,淮南区有《淮南大众画报》,苏北区有《苏北画报》、《盐阜画报》,四师有《拂晓画报》,五师有《七七画报》,六师十八旅有《前哨画报》,七师有《武装画报》,后来又有华中军区的《江淮画报》和华东军区的《华东画报》,这些画报都发表过大量的漫画作品。常见的漫画作者有胡考、芦芒、吕蒙、涂克、洪藏、丁达明、沈柔坚、黎冰鸿、王流秋、王德成、史白、吴耘、江有生、费星、林国璋、李邦佑等和数量不少的青年作者。

建国后几十年,一些同志改画了别的画种,一些同志致力于行政领导工作无暇执笔,一些同志别离人世,到头来还在画漫画的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所引为遗憾的是新四军的漫画队伍不算小,两次革命战争中创作了巨量的作品,鼓舞了人民和军队的斗志,但是由于是在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环境,军队爬山涉水风来雨去,枪林弹雨之下更要轻装转战,许多同志散失了自己的作品,即使是印刷品现在也难于找到了,至使十几年问在极为艰苦的战火中产生的大批作品也在战火中消失,在漫画史上只剩下寥寥几幅。

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早一点悟到自己是仅剩下来的一个,没有趁还未太老时像包立民君那样,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奔走四方去把各战友的漫画收集起来,到如今已是年迈走不动,无法补救也无法编印出一本能够反映当时全貌的新四军漫画集了。看包君编印的《百美图》,灯下寻思,总感到是有负当年。

江有生

2007年

内容摘要:

  “我的人间喜剧”丛书收录了我国老一代漫画家的部分随笔散文、杂文及漫画代表作品,如华君武《漫画记事》、方成《方成讲幽默》等。本书是《我的人间喜剧》系列之一《漫话漫画》、收录了江有生先生一生的经典漫画。  本书是《我的人间喜剧》系列之一《漫话漫画》,收录了江有生先生一生的经典漫画,内中具体收录了:《半个世纪前的一封公开信》、《意料外倍动人》、《“七分想,三分画”,对不对?》、《借荒唐来说正经张光宇漫记西游》、《采访新闻又出新闻》等作品。【作者简介】  江有生,1921年生于日本横滨,原籍广东中山。漫画家。1942年参加新四军,抗大九分校毕业。编辑创作了《识字课本》及大量抗战字画、宣传单等,成为抗战时期漫画创作的重要研究资料。解放后的作品曾获中国首届漫画大赛“金猴奖”、“金猴荣誉奖”,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赛“优秀奖”和“佳作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有《江有生漫画集》、《江有生漫画作品选》;连环画集《战斗英雄魏来国》、《秧歌大王李秀英》;图文集《画中有话》;艺术理论《怎样画对比漫画》、《“七分想,三分画”,对不对?》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漫话漫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我的人间喜剧
9787020064465
如需购买下载《漫话漫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漫话漫画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7.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228.2 ,I267 的主题关于 漫画-作品集-中国-现代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杂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