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封面图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

王少枋, 李贤,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5.0

书籍简介:

中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由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路径,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减排等重大行动为内容,为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构建了清晰的路线图。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西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且从立法、税收政策等发面开始渗透循环经济的理念。在此影响下,许多国家的企业已经将循环经济的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创建了具有特色的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并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9年,我国将循环经济引入国内,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循环经济,从宣传、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国务院2005年7月发布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循环经济工作又起步阶段进入全面试点阶段,而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持续推进,更是迎来了循环经济理论和实务的全面发展。

书籍目录:

目录第一章理论基础 / 第一节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内涵一、循环经济的定义二、循环经济的内涵三、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第二节循环经济的特征与原则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二、循环经济的原则第三节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第四节其他新经济一、后工业经济二、集约经济三、绿色经济四、生态经济五、知识经济六、信息经济第二章循环经济的起源、本质和规律 / 第一节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二、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三、循环经济理念的演变过程四、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第二节循环经济的本质第三节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律一、大系统分析的原则二、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原则三、资源循环的3R原则四、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原则五、尽可能利用高科技的原则六、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七、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原则八、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第四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一、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组织层面二、发展循环经济的三条技术路径目录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第三章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 第一节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及战略对策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第二节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第三节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一、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二、国外一些国家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第四章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资源的分类一、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二、可回收的耗竭性资源与不可回收的耗竭性资源三、稀缺资源第二节循环经济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一、生态经济的提出二、生态经济的内涵三、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第三节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一、循环经济唯一属性的辨识二、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三、物质代谢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科学规律第四节循环经济的系统论理论基础一、系统的定义二、系统的基本特征三、循环经济系统控制论四、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第五节循环经济的哲学理论基础一、循环经济哲学基础的基本含义二、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第六节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二、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三、循环经济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第五章循环经济的经济逻辑 / 第一节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一、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分析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第二节循环经济的价值运动分析一、循环经济的价值形成二、循环经济价值链运行的成本障碍分析三、循环经济价值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四、循环经济再生产品市场实现机制构成第三节循环经济的市场化与规律化一、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问题二、应采取的措施第六章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 / 第一节循环经济系统的含义一、循环经济:一种协同的经济二、循环经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三、循环经济理论的系统思考四、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第二节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一、循环经济的活动层次二、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式第三节循环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建立动力机制二、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含义三、循环经济主体的职能 四、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五、促进循环经济动力机制建设的对策第七章循环经济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循环型企业一、循环型企业的定义二、循环型企业的特点第二节循环型产业链一、循环型产业链概述二、价值链概述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基础第三节循环型产业网络一、循环型产业网络的定义二、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相关概念三、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组成四、循环型产业网络形成的动因五、 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生态经济效应六、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治理策略第八章循环经济的评估方法 / 第一节因子分析法一、因子分析法概述二、因子分析法的步骤三、因子分析法的优缺点第二节层次分析法一、层次分析法概述二、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第三节能值理论分析法一、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产生二、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三、能值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四、对能值分析法的评价五、能值理论分析法应用述评第四节模糊综合分析法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特点第五节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概念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步骤三、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优缺点第六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与功能一、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原则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三、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探讨第九章循环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 / 第一节政府职能的内涵及演进一、政府职能的概念二、政府职能的属性三、政府职能的作用四、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五、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的演进与效益分析六、西方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演进第二节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定位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三、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四、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五、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六、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七、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途径八、政府经济职能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突出表现第三节循环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创新一、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二、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三、加强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四、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第十章云南磷化工现状分析 / 第一节云南磷矿资源状况一、云南磷矿资源分布情况二、云南磷矿石的特性三、云南磷矿资源套改的具体情况四、玉溪市磷矿资源状况五、会泽县磷矿资源状况第二节云南磷化工产业概况一、云南磷化工行业现状二、产品种类三、云南磷化工重点企业、基地现状四、发展磷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五、发展磷化工产业的制约因素第三节云南磷化工产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一、资源开采加工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第四节云南矿电磷一体化现状一、矿电磷一体化的原理二、云南实施矿电磷一体化的必要性三、云煤能源与滇能集团的电磷一体化尝试四、云南省华宁县矿电磷一体化的实践五、云南省澄江县矿电一体化的实践六、宣威磷电一体化项目七、云天化集团的矿电磷一体化第五节云南磷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技术一、云南磷化工污染物类型二、云南磷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三、磷化工产业的环保及综合利用第十一章磷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 / 第一节从云南磷化工产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分析其潜力一、资源开采加工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第二节从矿电磷一体化分析云南潜力一、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矿电磷一体化二、从电力资源分析云南潜力三、从矿产资源分析云南潜力四、从精细化工分析云南潜力五、从集团重组分析云南潜力第三节从云南磷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分析其潜力一、云南磷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二、磷化工产业环保及综合利用第四节从其他因素分析其潜力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建设经验二、区位优势带来的潜力三、国外资本退出带来的发展潜力第十二章云南煤化工产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云南煤矿资源状况一、云南煤炭资源分布情况二、云南煤炭的特性三、云南煤炭资源储量情况第二节云南煤化工产业概况一、云南煤化工产业现状二、产品种类三、云南煤化工重点企业、基地现状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五、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制约因素第三节云南煤化工产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一、资源开采加工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第四节云南煤电铝一体化现状一、概况二、煤电铝一体化战略的模式分析三、云南煤电铝一体化尝试第五节云南煤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一、云南煤化工污染物类型二、云南煤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三、煤化工产业环保及综合利用第十三章煤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 / 第一节从云南煤化工产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分析其潜力一、资源开采加工二、产品及副产品生产第二节从煤电铝一体化分析其潜力一、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煤电铝一体化二、从电力资源分析云南潜力三、从水资源状况分析云南潜力第三节从云南煤化工污染物类型与废弃物处理分析其潜力一、从工业循环水的排污水再循环利用分析其潜力二、从废渣处理分析其潜力三、煤化工产业环保及综合利用第四节从重点企业、基地现状分析其潜力一、资源整合与在建/改扩建项目二、煤炭建设的配套项目三、规划项目第五节从其他因素分析其潜力一、从行业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其潜力二、从区位优势分析其潜力第十四章云南化工行业规划现状分析 / 第一节云南“十二五”规划对化工行业发展的指导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二、产业规模合理增长三、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第二节云南化工产业规划现状分析一、发展壮大磷化工产业二、突出发展以能源转化型、替代型为主的煤化工产业三、发展氯碱工业、乙炔化工及无机盐化工产业四、培育发展生物化工产业五、引进发展橡胶加工业六、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产业第三节云南化工行业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一、强化循环经济的认识二、积极推进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三、依靠技术进步四、加强企业管理,把循环经济工作落到实处五、突出循环经济重点第四节云南化工工业园规划现状一、晋安海生态工业园区二、开远生态工业园区三、曲靖花山煤化工工业园区四、宣威市化工园区五、寻甸县化工园区第五节云南生态化工园区典型研究一、工业园区背景二、规划目标三、生态化工园区框架与流程四、园区产业链第十五章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与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一、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带来的发展潜力二、云南化工集团重组带来的潜力三、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推动第二节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一、电力瓶颈困扰云南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二、对循环经济理念认识不足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善四、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五、政策环境及科学评价体系尚不配套参考文献 / 索引 /

内容摘要: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西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和大力支持,从立法、税收政策等发面开始渗透了循环经济的理念。中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1999年,中国将循环经济引入国内,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从宣传、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必要性。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理论界的发展却显得不够同步,循环经济理论如何对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常常使许多人感到迷惑。近年来,作者通过建设学生实习基地,和云南磷化工、云南煤化工开展循环经济实践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积累了不少可贵的实践资料,这些均可与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作为揭示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帮助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的重要参考。本书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和规律出发,详尽介绍了循环经济的经济逻辑、组织结构和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等相关理论,并以云南磷化工和煤化工为循环经济典型案例,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基于云南磷化工和煤化工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云南磷化工和煤化工开展循环经济实践的潜力。全书将云南磷化工、煤化工的循环经济实践和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揭示了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关系,是学习和了解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的重要参考。【作者简介】王少枋,云南大学经济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1991—1992年曾赴美国西卡罗来纳大学访问研究,主持“云南省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研究”等大量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经济学、企业理论等。 李贤,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委员,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泰国蓝康恒大学客座教授。目前主持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曾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先后六次被泰国蓝康恒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邀请访问讲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629560
如需购买下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7 × 24装帧平装
页数 350 印数 1500

书籍信息归属: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务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4.5 的主题关于 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